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侏罗纪公园(克莱顿经典纪念版)
内容
编辑推荐

“科技惊悚小说之父”的惊世之作!

他的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广泛发行!

全球总销量已超过1亿册!

《人物》杂志将他评为全球50位最高雅人士之一!

2002年一种新发现的恐龙以他的名字命名——“步氏克氏龙”!

本书为《克莱顿经典纪念版》系列之一的《侏罗纪公园》:约翰·哈蒙德博士在进行恐龙研究过程中发现一只吸了恐龙血,藏在树脂化石中的蚊子。他从恐龙血中提出DNA,复制出恐龙,并建成一个恐龙“侏罗纪公园”……

内容推荐

约翰·哈蒙德博士在进行恐龙研究过程中发现一只吸了恐龙血,藏在树脂化石中的蚊子。他从恐龙血中提出DNA,复制出恐龙,并建成一个恐龙“侏罗纪公园”。没想到的是,公园发生意外事故后又遭人破坏,造成灾难性局面。科学家艾伦和埃莉及来到公园的其他幸存者终于逃出险恶的侏罗纪公园……

试读章节

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其他所有的事情。

越野车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颠簸着,周围泥浆四溅。坐在他身旁的爱伦问:“迈克,你确定这条路没错吗?我们已经有几小时没见到一个人影了。”

“15分钟之前还看到另一辆车哩,”迈克提醒妻子,“记得吗?那辆蓝色的车。”

“走另一条路的……”

“亲爱的,你想去一个没有人迹的海滩吗,”迈克说,“那就是你想去的地方。”

爱伦半信半疑地摇摇头。“但愿你没走错路。”

“是啊,爸爸,我希望你没走错路。”坐在后排的天娜说。她今年8岁。

“相信我,我是对的。”他一声不吭地开了一会儿。“景色迷人,对不对?瞧那边,美极了。”

“嗯,不错。”天娜应道。

爱伦掏出连镜小粉盒,对着镜子照着,按了按眼睛的下方。她叹了口气,又把粉盒收起来。

道路开始向下倾斜,迈克全神贯注地开着车。突然,一团小小的黑影猛然越过路面,天娜尖声叫了起来:“你们看!你们看!”黑影马上消失了,跑进丛林中。

“那是什么?”爱伦问,“是猴子吗?”

“也许是鼠猴。”迈克回答说。

“我能把它写上去吗?”天娜掏出铅笔问。她把旅途所见的各种动物列成一张表,这是一项课外作业。

“我不知道。”迈克不敢肯定。

天娜看着旅游指南上的照片。“我认为这不是鼠猴,”她说,“我觉得这是另一种吼猴。”他们在旅途中已见过几只吼猴。

“嗨,”天娜更加来劲了,“根据这本书上说的:‘卡沃布兰科的海滩上常常有多种野生动物逗留,包括吼猴、白脸猴、三趾树獭,还有长鼻浣熊。’你认为我们会见到三趾树獭吗,爸爸?”

“我想我们一定能见到。”

“真的吗?”

“看着前面,别乱动。”

“真好玩,爸爸。”

道路向下延伸,穿过丛林,奔向大海。

当他们终于到达海边时,迈克觉得自己真是个英雄。那是一片两英里长的白色沙滩,呈新月形,四周看不到任何人迹。他把越野车停在沙滩旁边的棕榈树树阴下,然后取出野餐盒。爱伦换上了泳装,她说:“说真的,我不知道怎样才能减肥。”

“你看起来身材好得很,亲爱的。”事实上,他觉得妻子太瘦了,不过他已学会对此避而不谈。

天娜已经跑下海滩。

“别忘了涂防晒油。”爱伦喊道。

“待会涂。”天娜回头大声说着。“我去看看有没有三趾树獭。”

爱伦看看海滩四周,还有那些树。“你想她没事吧?”

“亲爱的,这里方圆几英里都没有人烟,别担心她会给拐跑啦。”迈克回答说。

“有蛇怎么办?”

“哦,看在老天的分上,”迈克说,“海滩上没有蛇的。”

“唔,也许会有……”  “亲爱的,”迈克断然说,“蛇是冷血动物,是爬行类,无法控制体内的温度。这里是华氏90度的沙滩,要是有蛇出洞,准会被烤死。相信我,海滩上不会有蛇的。”他看着女儿蹦蹦跳跳地走下海滩,最后在白色的沙滩上只见到一个黑点:“随她去吧,让她玩个痛快。”

他用手搂着妻子的腰。

天娜跑着跑着,觉得精疲力竭了,便扑倒在沙滩上,兴致勃勃地打着滚来到水边。海水暖洋洋的,几乎一平如镜。她在那里坐了一会儿,稍微喘口气后,便回过头来朝向父母和那辆汽车,看看自己到底跑了多远。

母亲正向她招手,示意她回来。天娜也兴高采烈地挥着手,假装不明白她的意思。天娜不想擦防晒油,也不想回到母亲身旁听她唠叨减肥的事。她只想待在这里,也许能见到三趾树獭。

两天前,天娜在圣荷西的动物园里见过树獭,它看起来就像一个傀儡,似乎不会伤人。不管怎样,它的行动缓慢;她一定可以轻易地追上它。

母亲又在大声叫唤她了,天娜决定不再晒太阳,便离开水面到棕榈树树阴下。在海滩的这一段,高大的棕榈树下长着盘根错节、枝桠交叉的红杉树,使任何人都无法穿过树丛进入内陆。天娜坐在沙上,用脚踢着红杉树的枯叶。她发现沙上有许多鸟的足迹。哥斯达黎加以鸟类繁多而闻名。旅游指南上说,此地鸟的数量是美国和加拿大总和的3倍。

沙滩上有一些三趾鸟的足迹又小又浅,几乎难以发现。另外还有一些足迹很大,而且在沙中留下深深的痕迹,天娜懒洋洋地瞧着这些足迹,突然听到吱吱的叫声,接着从红杉树丛中又传来一阵沙沙声。

是不是树獭发出的叫声?天娜觉得不是,但她也不能确定。那是一种海鸟的叫声吧。她一动不动地静静等待着,听到那沙沙声又重新响起,最后她终于找到发出声响的地方。在几码远的地方,从红杉树的根部冒出一条蜥蜴,正直愣愣地望着她。

天娜屏住了呼吸,又是种可以列在她的表格上的新动物!那蜥蜴用两条后腿站起来,靠粗大的尾巴保持平衡,眼睛牢牢地盯着她。蜥蜴站起时,几乎有一英尺高,皮肤呈深绿色,背部有一条条棕色的花纹。它的前腿很细,长着小小的爪子,在空中不断地摆动。当它凝视天娜时,头部还歪向一边。

天娜觉得这蜥蜴很可爱,有点像神话中的火怪。她也举起手来朝它挥动。

蜥蜴并没被吓倒,还用两条后腿向她走来。它不比一只鸡大,而且像鸡一样,走路的时候头部往前点着,天娜觉得它可以给喂养成很好的宠物。

天娜发现,这蜥蜴留下的三趾足迹看起来和小鸟的足迹一模一样。它向天娜靠近,她还是一动不动地待在那里,不想惊吓这只小动物。它竟会靠得这么近,实在令她惊愕不已,但她想起来这里是国家公园。公园里所有的动物都知道它们的生命是受到保护的。这条蜥蜴也许很温顺,它希望天娜给它一些食物吧。很遗憾,她一点食物也没带。天娜慢慢地伸出手来,掌心摊开,让它看清楚并没有食物在手。

蜥蜴停了下来,歪着头,发出叫声。

“抱歉,”天娜说,“我确实什么也没有。”

就在这时候,蜥蜴没有发出任何警告,便跳起来扑向那只伸出的手,她可以感觉到它的小爪子在抓她掌上的皮肤,那动物出奇地沉重,把她的手臂压了下来。

接着,蜥蜴顺着她的手臂向脸部爬去。

“我真想现在就看到她。”爱伦说,她在阳光下眯起双眼。“没事,只想看看她。”

“我相信她没事。”迈克回答说,一边在旅馆准备的餐盒中挑来挑去。盒子里只有令人倒胃口的烤小鸡,还有一种包了肉馅的糕点。这种食品爱伦根本不会尝一口。  “你认为她不会离开海滩吗?”爱伦问。

“不会,亲爱的。我认为不会。”

“我觉得这里真是荒凉。”爱伦说。

“我还以为你就是喜欢这种地方呢。”迈克回答说。P14-17

序言

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是我和老友刘兵教授都非常喜欢的作家,我们在《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的对谈专栏中刚刚谈了一期他的小说,谁知迈克尔·克莱顿本人竟于11月4日去世,终年仅66岁。我们的对谈发表时(今年8月),应该正是他缠绵病榻之日,这一巧合似乎也可以解释为“冥冥中自有天意”?

迈克尔·克莱顿1942年10月23日生于芝加哥,最初在哈佛读文学系,后来转入考古人类学系,最后却于1969年在哈佛医学院取得医学博士。然而他似乎并不想以“克莱顿医生”名世,而是很快成为一位畅销书作家。他迄今已经出版了15部畅销小说,最著名的当数《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刚果惊魂》(Congo)、《神秘之球》(Sphere)等,其中13部已被拍成了电影,还没拍电影的那两部,大约是最新的《猎物》(Prey)和《喀迈拉的世界》(Next)——但从内容看,拍电影或许也只是时间问题。他本人甚至还组建了Film Track电影软件公司。

科幻中向来有所谓“硬科幻”与“软科幻”之分,“极硬”的那种,比如前不久刚去世的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游》四部曲之类,其中想象的未来科学技术细节,以今天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发展趋势来看,非常符合某种“逻辑上的可能性”。而“极软”的那种,则可以基本上忽略科学技术的细节,也不必考虑“逻辑上的可能性”。

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克莱顿的小说至多只能算“中等偏硬”,但每一部情形也有不同,比如《猎物》中所想象的“纳米集群”这种东西,就比较硬,而《神秘之球》就比较软,新近的作品《喀迈拉的世界》也不算硬。

许多优秀的科幻作家都是“紧跟”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即使是为了批判和反思,也需要有足够“硬”的准备,才可以服人。克莱顿对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一直是相当关注的,当然他也有基本上不涉及科学的作品,比如小说《刚果惊魂》(1980年),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很有名,但其中的科幻色彩却是相当淡的。

迈克尔·克莱顿一直将小说创作和电影结合起来,让它们相得益彰。他很早就开始担任电影编剧,后来自己拍摄影片,甚至担任导演。下面是迄今为止所有与克莱顿有关的影视作品编年一览表(总共22部,其中2部剧集,2部重拍片;一半以上我都看过):

《人间大浩劫》(The Andromeda Strain,即《天外细菌》,1971),编剧

《交易》(Dealing:Or the Berkeley-tO-Boston Forty—BrickLost—Bag Blues,即《毒品交易》,1972),编剧

《未来世界》(Westworld,即《西方世界》,1973),导演、编剧

《终端人》(The Terminal Man,1974),编剧

《昏迷》(Coma,1978),导演、编剧

《火车大劫案》(The First Great Train Robbery,1979),导演、编剧

《神秘美人局》(Looker,即《旁观者》,1981),导演、编剧

《电子陷阱》(Runaway,’即《奔逃》,1984),导演、编剧

《旭日追凶》(Rising Sun,即《升起的太阳》,1993),编剧

《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1993),编剧

《急诊室的故事》(ER,1994),编剧

《叛逆性骚扰》(Disclosure,即《大暴光》,1994),编剧

《刚果惊魂》(Congo,1995),编剧

《龙卷风》(Twister,1996),编剧

《失落的世界:(侏罗纪公园)续集》(The Lost World:JurassicPark,1997),编剧

《深海圆疑》(Sphere,即《神秘之球》,1998),编剧  《终极奇兵》(The 13th Warrior,即《第十三个勇士》,1999),导演、编剧

《侏罗纪公园3》(Jurassic Park 3,2001),编剧

《时间线》(Timeline,即《重返中世纪》,2003),编剧

《人间大浩劫》(The Andromeda Strain,即《天外细菌》,2008),编剧

《侏罗纪公园4》(Jurassic Park4,2008),编剧

《未来世界》(Westworld,即《西方世界》,2009),编剧

名单中最后两部的编剧工作,不知克莱顿在病中是否来得及完成,但他看不到它们上映是肯定的了。

如果在中国,很难想象一个获得了医学学位的人,竟会在影视方面有如此建树。看看这张一览表,再看看迈克尔·克莱顿受教育的履历,对于美国的教育和就业,我们会不会有一个新的感觉和认识?克莱顿本人所受的科学教育中,主要偏重生物医学方面,而物理学等较“精密”的科学成分相对少些,所以写《侏罗纪公园》、《猎物》等对他来说更为驾轻就熟。但他也不是不敢涉及时空旅行之类的物理学主题,比如《时间线》(Timeline,即《重返中世纪》)。他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商业小说和影片的成功道路,所以他的小说也可以归入“商业通俗小说”类中。

不过,克莱顿成功的小说中并不缺乏深刻思想的价值。

在《侏罗纪公园》和《失落的世界》中,对于人类试图扮演上帝的角色,干预自然,最后却又失控的讽喻和告诫,在此前的幻想作品如《异形》(Alien)等当中还能找到先声,但克莱顿将故事安排成在公园中再造恐龙,还是别出心裁的。就是为了娱乐,人类滥用生物工程之类的技术也是危险的。

而到了小说《猎物》中,警世意义则更为明显。在《猎物》中,年轻美貌、聪明能干、野心勃勃的朱丽亚,就是一个玩火者,她玩的“火”是一种叫做“纳米集群”的东西,最终这种东西夺走了好几位科学家的生命,也要了朱丽亚的命。如果不是正直的电脑专家杰克(小说中的“我”,朱丽亚的丈夫)出生入死扑灭了失控的“纳米集群”,它们就可能毁灭人类。

在《猎物》想象的未来世界中,“政府”已经退隐到无足轻重的位置:而“公司”则已经强大得几乎取代了政府,经常成为与个人对立的一方。这种现象其实在大量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中都普遍存在。克莱顿借助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纳米集群”进入朱丽亚体内控制了她,使她时而明艳如花,时而狰狞如鬼,以此来象征公司这一方的邪恶,以及对金钱的贪欲——最终害人害己。

优秀的科幻作品,可以借助精彩的故事,来帮助我们思考某些平日不去思考的问题,《神秘之球》就是如此。小说涉及了一个颇为玄远的主题——今天,我们人类,能不能“消受”某些超自然的能力?小说设想发现了一艘300年前坠落在太平洋深处的外星宇宙飞船,考察队进入之后,怪事迭出,最后发现是飞船中一个神秘的球,能够让进入球中的人获得一种超自然的能力——梦想成真!但是克莱顿用他构想的故事,让考察队幸存的队员们认识到,自己实际上无法驾驭这种超能力,人类更是没有准备好面对这类能力(或技术)。其实《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和《猎物》等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人类既然目前还无福消受“梦想成真”之类的能力或再造恐龙、“纳米集群”之类的技术,因为我们还未准备好,那么对于其他将要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科技奇迹,我们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呢?如果对于是否准备好这一点还没有把握,为什么还要整天急煎煎忙着追求那些奇迹呢?为什么不先停下来,思考一下呢?

这也许正是迈克尔·克莱顿那些作品留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启示。  2008年11月11日

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

书评(媒体评论)

他有种极其了不起的能力,就是把科学和戏剧概念融合一体,只有他才能让恐龙重新得到生命。迈克尔把自己华丽光彩的一面写进了小说,没有任何人能够取代他的地位。

——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一部让人恐惧得汗毛直竖、“狰狞”而又魅力十足的科技惊悚小说。

——《出版家周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侏罗纪公园(克莱顿经典纪念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迈克尔·克莱顿
译者 钟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07619
开本 16开
页数 4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7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32.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25
154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10-2004-174号
版权提供者 Jankkow & Nesbit Associates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