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狼
内容
编辑推荐

《海狼》是杰克·伦敦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它以浩瀚的大海为背景,依据海上的冒险体验和航海行为,通过对人与人、人与自然斗争的描绘记录,反映了人类的生存意识,传播了海洋文化,颂扬了海洋精神。读者在《海狼》里可见许多令人荡气回肠的经历,作者通过作品带领读者进入豪放粗犷的荒野,体验蛮荒生活的冷酷无情,感受人生凶残的黑暗面和原始生命的光辉。

内容推荐

杰克·伦敦所著的《海狼》的故事由其主人公之一美国作家凡·伟登自述的口吻展开,叙述了他在一艘名为“幽灵号”的帆船上九死一生逃出险境的故事。他在一次海难时被捕猎海豹船的“幽灵号”救起,随后被粗暴、专横、独断、自私的船长“海狼”莱森逼迫随船出海捕猎,并从事各种苦役。在《海狼》中没有出现书名中所谓的狼,但处处都在写狼的故事。船长莱森奉行“弱肉强食”与“强权便是硬道理”的原则,他蔑视生命,认为一个人被另一个人吃掉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这个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弱小的生命就应该被强者吃掉,这样强者才能更加强壮。在他的身上,如凶猛动物般的残暴、自私、野蛮的本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海狼》中的船员虽各有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野蛮人。无论是贪婪、狡诈的厨子,还是沆瀣一气地抛弃莱森的其他船员,他们的“文明性”在“幽灵号”上已经被磨灭了,他们也默认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最终也以这个法则来支配自己的行动。

试读章节

真不知道该从何处说起。我原想去拜访一位朋友,他住在加利福尼亚海湾的那一端。于是,在一月的一个早晨,我乘坐渡船从旧金山港出发了。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我乘坐的“玛第内姿”号很安全。这已经是她沿着加利福尼亚海岸从萨莎利托到旧金山的第四次或第五次航行了。但是那天浓雾弥漫于海湾,航行很危险。我对海上航行不是很了解,所以对浓雾也没有什么顾虑。相反,我记得当时在浓雾中,甲板上几乎只有我一个人,海风吹过,那种感觉真叫人心旷神怡。虽然浓雾中看不到驾驶员和船长,但我知道,他们就在不远处。

我记得当时我还在想渡船到海湾那边去拜访朋友,不用去研究雾啊、风啊,或潮啊的是多令人愉快啊。船长和驾驶员所掌握的航海知识,足够让我们这些不懂得航海的人放心地乘船了。我也有自己爱好的专业,虽所学不多,但对诸如艾德格·爱伦·坡在美国文学上的价值之类的知识颇为了解。我曾在《大西洋》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文章。上船时,我恰巧看见一个人正在读那期杂志。

一个红脸汉子从船舱里走出来,他看了看浓雾,穿过甲板,站在我旁边。他一副怡然自得,很陶醉的样子。我猜想他这辈子都是在海上度过的,而事实证明我猜对了。

“这种鬼天气把船长磨老了。”他说道。

“不会吧,没有那么严重。”我答道,“就像ABC一样,很简单。他们可以用各种仪器来测知方向、距离和速度。航船就跟数学公式一样,有定式,很程序化的。”“没问题?”他大叫道:“像ABC那么简单?像数学定式一样?你能看见从金门冲过来的海浪吗?你知道它有多快吗?你听,听到钟声了吗?这是在警告我们不远处有礁石。船长他们正在改变航向,你感觉到了吗?

浓雾外面传来一阵低沉的铃声,而我看见机轮在迅速转动。那铃声刚才好像还在头顶上盘旋,但现在又在我们身旁萦绕。我们的汽笛低声长鸣着,还有其他船上的汽笛声穿过浓雾从远处传来。

“那是一艘渡轮。”这个红脸汉子指着右边说道。“他们可得小心了!他们现在要尽量避免撞到别的船!”

一阵汽笛声从我们正前方传来,而且离我们很近。“玛第内姿”号上的其他铃声响起来了。我们行进得更慢了,然后又加速了。另一艘船的汽笛声穿过浓雾,由远及近,传到我们身边,然后声音越来越小。我看了看身边的红脸汉子,想听听他怎么解释。

“就是一艘小游艇。”他说:“我巴不得我们的船把它撞沉了!那些小游艇就会惹麻烦。它们简直一无是处,根本不知道怎么航行,就会不停地鸣笛让别的船躲开它们。”

看到他那么气愤,我不禁觉得好笑。他在甲板上愤怒地走来走去,我却在想那浓雾,就像一个灰白的神秘的阴影。“听见了吗?”我的那个红脸伙伴的声音把我从沉思中拉了回来。他说:“你听到没有?有个东西朝我们这边过来了。速度还挺快!我猜测,他们还没听到我们的汽笛声。风向不对。”

我听见了一声汽笛响,那声音就在旁边的正前方。

“是渡轮吗?”我问道。他点了点头。于是,我抬起头,朝上看去。船长的头和肩膀都伸到了操舵室外。他凝视着,朝浓雾中看去。他的面色焦急。我的红脸伙伴也是如此,焦急万分。

一切都来得太快了。雾这时好像散了。我看到了一艘大船的船头,还能看到操舵室,一个白头发的人从里面探出身来。他身穿蓝色制服,异常安静。可他安静得令人害怕。他好像是在测定这两艘船到底什么时候相撞。“这下可完蛋了!”我们的驾驶员大声喊叫着,可他并没有注意。

“赶紧抓住点什么东西,把住!”那个红脸汉子对我说道。他看上去也很镇静。“听吧,女人们要尖叫了。”

我还没来得及抓住什么东西时,两艘船已经撞在一起了。“玛第内姿”号船身倾斜,木板也被撞碎了。我被甩到了甲板上,甲板上满是海水。我还听到女人们的尖叫声。几分钟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就不记得了。但女人们发出的声音让我想到了猪被宰杀时的嚎叫声。

这些弱小的、可怜的女人,惊恐地尖叫着。她们想活下去,可她们却无力互助,只能无奈地惊叫。

我坐在甲板上,觉得很难受。我看见和听到男人们奔走呼喊着,他们试图把救生小艇放下去。一切都那么混乱。一只挤满了妇女和小孩子的救生艇刚放下海去就翻了。另一只小艇的一端放了下去,但另一端却还在绳子上挂着。而那艘肇事船却不知哪里去了。

我走到了底层甲板上。“玛第内姿”号正在迅速下沉。海水正在逼近,马上就要淹没甲板了。许多乘客都跳到了海里,还有一些在海里挣扎的人拼命地想爬回到船上。没有人听他们喊叫。有人在大叫:“我们在往下沉!”我跟许多人一起跳到了海里。海水真冷,冷得刺骨,令人痛苦不堪。这种痛苦如同烈火烧身一般来得迅速、猛烈,让人感觉到死神的到来。我的嘴里满是海水,咸得发苦。海水在喉咙里灌着,让我几乎喘不过气来。

可相比之下,寒冷是最难以忍受的。我觉得自己只能活几分钟了。我旁边的人们在海水中挣扎着。我能听到他们在呼喊着、惊叫着,也能听见划桨的声音。也许是那艘肇事船在往下放救生艇。

过了一段时间,我惊奇地发现自己还活着。但我发现我的下肢没有任何感觉了,甚至连疼痛都感觉不到。慢慢地,浑身都失去了知觉。

P1-9

序言

在大海中前行——探寻人类的崇高精神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年),原名为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伦敦有着丰富的海上生活体验和各种有趣而可怕的捕猎故事,再加上长期建立的对海洋生活的感情和坚强勇敢的品质,使伦敦以太平洋为题材的海洋文学作品成为美国海洋文学的典范,如《海狼》、《南海故事》、《群岛猎犬杰瑞》等。大海汹涌的波涛、可怕的龙卷风、吃人的鲨鱼、多变的天气、太平洋群岛上白人对土著人的屠杀及后者的反抗等都成为他表现的对象,这部分作品标志着他短篇小说创作的高峰。《海狼》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它以浩瀚的大海为背景,依据海上的冒险体验和航海行为,通过对人与人、人与自然斗争的描绘记录,反映了人类的生存意识,传播了海洋文化,颂扬了海洋精神。

《海狼》的故事由其主人公之一美国作家凡·伟登自述的口吻展开,叙述了他在一艘名为“幽灵号”的帆船上九死一生逃出险境的故事。他在一次海难时被捕猎海豹船的“幽灵号”救起,随后被粗暴、专横、独断、自私的船长“海狼”莱森逼迫随船出海捕猎,并从事各种苦役。在《海狼》中没有出现书名中所谓的狼,但处处都在写狼的故事。船长莱森奉行“弱肉强食”与“强权便是硬道理”的原则,他蔑视生命,认为一个人被另一个人吃掉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这个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弱小的生命就应该被强者吃掉,这样强者才能更加强壮。在他的身上,如凶猛动物般的残暴、自私、野蛮的本性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海狼》中的船员虽各有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野蛮人。无论是贪婪、狡诈的厨子,还是沆瀣一气地抛弃莱森的其他船员,他们的“文明性”在“幽灵号”上已经被磨灭了,他们也默认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最终也以这个法则来支配自己的行动。

读者在《海狼》里可见许多令人荡气回肠的经历,作者通过作品带领读者进入豪放粗犷的荒野,体验蛮荒生活的冷酷无情,感受人生凶残的黑暗面和原始生命的光辉。这与作者杰克·伦敦的自身经历和秉性有着难以剥离的渊源,伦敦有着火一样的性格,他生气勃勃,喜欢粗犷强烈的生活,他把冒险里的困难当做享受,把拓荒中的遭遇当做欢乐。他的作品独树一帜,充满筋肉暴突的生活和阳刚之气,笔触刚劲有力,语言质朴,情节富于戏剧性。伦敦赞美勇敢、坚毅和爱这些人类的高贵的品质,他的笔触,甚至能让读者在阅读的空隙,脑海中浮现出他思索着的神情、紧蹙着的眉头,苦苦地挣扎于死亡与不朽、肉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这样永无结果的争论中,无休无止,形容枯槁。

小说《海狼》以第一人称“我”的叙事角度讲述历险故事,让读者自始至终“活”在大海上,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在阅读这一部经典的海洋文学作品时,读者仿佛亲历了一次令人荡气回肠的海上生活经历;看到了海员们在海上叱咤风云,勇猛强悍的画面,听到了来自大海的怒吼与“幽灵号”发自内心的呐喊;嗅到了人与人之间文明与野蛮、人性与兽性相斗争的气息。伦敦将笔下的人物“我”与读者一起置于极端严酷、生死攸关的环境之下,以展露人性中最深刻、最真实的品格,他笔下那“严酷的真实”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而这种震撼皆因读者涉身故事情节引起。读者在阅读《海狼》时,会越来越投入故事曲折的情节中,仿佛身临其境,伦敦用笔释放了自己心底的矛盾与痛苦,流露了他自己的人生理念与价值尺度,更用语言触摸了人类生命最崇高的精神。

书评(媒体评论)

他(杰克·伦敦)不仅仅代表了个人,而且代表了那个时代,是当时美国现实环境的产物;要理解美国新世纪开始的那段岁月,我们就必须研究伦敦主义。

——著名评论家弗雷德·帕蒂

杰克·伦敦对读者的吸引力部分地正是来自他的不完美……他的小说人物表现出的矛盾,读者常常感觉到也存在于他们目已的身上。

——英国作家克拉莱丝·斯塔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杰克·伦敦
译者 冯刚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致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501735
开本 32开
页数 3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2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2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19.4:I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67
12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红蚂蚁图书有限公司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3: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