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川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梨园奇葩
第一节 川剧生成的地理条件与人文环境
第二节 川剧发展的历史行程与流播地域
第三节 川剧形态的综合特征与艺术个性
第四节 川剧艺术的文化意蕴与传承价值
第二章 历史沿革
第一节 唐宋元明时期的巴蜀戏剧
第二节 “湖广填四川”与多种声腔入川
第三节 高腔的本土化与川剧的形成
第四节 戏曲改良与时装戏的兴起
第三章 戏台戏班
第一节 庙台、会馆与民间演出的兴盛
第二节 戏园、剧院与剧场艺术的发展
第三节 川剧史上的著名班社与科班
第四节 新中国川剧表演团体与机构
第四章 剧目特色
第一节 多源一流的剧目体系
第二节 涵盖古今的历史画卷
第三节 贯通表里的乡土气息
第四节 幽默机趣的语言技巧
第五节 独创一格的喜剧艺术
第六节 雅俗共赏的文化品位
第五章 作家作品
第一节 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川剧作家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川剧作家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著名剧作家
第六章 表演艺术
第一节 完备、成熟的角色行当
第二节 丰富、系统的功法程式
第三节 奇思妙构的表现手法
第四节 精绝独到的表演技艺
第七章 名伶名戏
第一节 清代的名伶及名戏
第二节 民国年间的名伶及名戏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名家及名戏
第四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名家及名戏
第八章 声腔音乐
第一节 五腔同台的声腔音乐
第二节 典雅曼妙的川剧昆腔
第三节 一枝独秀的川剧高腔
第四节 咿唔如语的川剧胡琴
第五节 以梆为板的川剧弹戏
第六节 俚俗活脱的川剧灯调
第七节 造势代言的唢呐笛谱
第八节 传情状物的川剧锣鼓
第九章 舞台美术
第一节 舞台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第二节 脸谱的寓意性与装饰性
第三节 服饰的传承性与独创性
第四节 切末的象征性与多义性
第五节 独具匠心的人物造型
第六节 川剧舞台的现代发展
第十章 当代发展
第一节 推陈出新与川剧发展的鼎盛期
第二节 振兴川剧与川剧的现代化探索
第三节 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四节 科学地开展传承保护工作
第五节 演出市场开拓带来良好发展前景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是着重反映川剧的基本面貌、表现形态、美学或工艺上的主要特点、历史,以及目前有代表性的主要传人,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当地政府为继承与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所做的工作和未来的计划。
书中不仅有助于读者认识与接近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而且必将激励当代人通过这些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开创中华民族更为灿烂的未来前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川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杜建华//王定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952746
开本 16开
页数 3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518
CIP核字 2011251612
中图分类号 J825.71
丛书名
印张 19.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5
166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