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散文2015精选集
内容
试读章节

李汉荣|河流记——大地伦理与河流美学

从四岁在故乡小河里学会游泳,已几十年过去了。几十年里,与河流、与水的感情越来越深,可谓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看河景,沐河风,听河声,早已是我每日都要进行的功课,若是哪一天不看一眼河流,不听一会儿水声,就成了一个亏欠和心病。好在多年来我主要生活在陕南的汉江流域,这里气候温润,河流纵横,溪塘密布,养育了丰饶的草木生灵和淳朴厚道的人民。我曾有几次调往外地的机会而终未成行,其中一个原因是新去的地方缺水,更没有一条像样的河流,所以就放弃了。厮守故乡,实在是因为舍不得那些美好的河流;临河而居,是我今生的大福气。

在河里游泳,是我多年的习惯,从童年一路游下来,也游过几十条河了,漾河、褒河、渭水河、泾洋河、汉江、冷水河、椒溪河、八渡河、黑河、嘉陵江……方圆数百里的主要河流都游过了。那年夏天,趁到江西南昌走亲戚的机会,我在夜晚游了赣江;到东北出差,本想在松辽平原的嫩江游一下,不巧感冒,只好在江边掬几捧水,打几个漂石,犁几波水花,以示到此一游;上世纪末的一个初夏,我和朋友旅行来到海南的天涯海角,当夜晚落潮刚过,我跳下海游了约半小时,体验了一下被海浪浸泡的鱼类的感觉,也领略了海的凶险,当落潮凶猛地向远处退行,像有若干双巨手迅疾地卷起铺盖,我险些被落潮的涌浪卷走,我知道那可怖的力量是来自太平洋那巨大胸膛的强劲起伏和收缩,那一刻,笼罩海面的夜色使我有了深渊在即的恐怖,好在我及时随着落潮回旋的余波顺势拼命游到浅滩。我返回岸上,岸上看海的朋友竟浑然不觉,他不知道,我其实刚刚从死神大张的口边侥幸逃出来。

海里的那次冒险游泳,使我对陆地河流、尤其是对故乡的河流,有了更深、更亲切的感情。几十年来,在河里无数次的游泳,我竞没有遇过一次危险,仅有几次小小的呛水。在我心目里,至少对于我,河流是厚道的、友好的。

但是,千万不可轻薄地去挑战河流,不可狂妄地去蔑视河流,更不可怀着恶意去糟蹋和伤害河流。

我们应该像我们的先人那样,从内心里尊敬和热爱河流,并且多多少少对河流怀着一点畏惧,怀着一种崇拜。

把河流看做一位阅历无限丰富、内心有着无尽藏纳的长者和先知,把河流看做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不,河流就是历史老人本身,大地的往事都镌刻在河流弯曲的身上。随便一粒沙、一块河边的石头、一页沉没于河底的船的碎片,都记载着过往时光的遭逢际遇,其间有多少惊心动魄的事件和情节啊。你随意拾取一粒石子,在它细密的纹路里,肯定浓缩着比《史记》更浩瀚更久远的时光密码。

把河流看做一位博大精深的百科全书式的学问家和具有无穷原创力的创造者,他凿通万山、培育万物、养活万民,灌溉万世,如此大学问和大本领,河流竟是无师自通,无往不利,是何故?是因为河流秉持了“参天地,赞化育”的大道,利天下而不自利一分,育万物而不独占一物,河流真正做到了为天地工作,为众生操劳。得大道者,方有大德、大学问、大智慧、大本领。河流是上苍花了亿万年的课时精心培养的学问家和工程师,河流来到世间,就是为了彰显天意,广施福泽,创造奇迹。

把河流看做一位慈悲为怀、乐善好施的慈善家,他见过了高天旷野大世面,见过了深壑巨岩大事物,但他从不攀高弃低,从不喜大忘小,相反,他总是牵念着低处,在低处汇聚了他最多最深的情感;他总是怜小惜弱,弱小者投身到他的怀里,总能得到他的庇护和养育,无论是一只小鱼小虾,一只小小的水蛭,一条隐姓埋名、藏身泥沙的泥鳅,仁慈的河流都为它们准备了足够的口粮,并传授泅渡激流险滩的方法和诀窍;即使是可怜的乞丐和逃荒的穷人,只要来到河流面前,也总能找到些吃的,岸边林子里的野果、桑葚、救兵粮(一种野果)、猕猴桃,沙地里的野萝卜,野燕麦,这是河流为那些被命运遗弃的生灵储备的救济粮;若是渴了,那么,随意喝吧,露天敞开的河流就是任你痛饮的自来水和大水缸;而循着渡口老柳树摇动的柔软手臂的提示,你隐隐看见了对岸,看见久违了的温暖炊烟和故园的亲情,于是身陷绝境的你,重新对红尘人间有了念想……河流为什么不愿走直路,而总是曲曲折折地绕路而行?哪怕穷乡僻壤,他也要把它搂进多情的臂弯?他是为了尽量多走一些地方,多查看一些情况,多帮助一些饥渴的生灵、焦急的草木和等待的水瓢。河流就这样不计回报地一路慷慨施舍,一路广布恩泽。古往今来,我们不知道这一条条河流,究竟救活了多少草木和生灵,接济了多少穷苦的日子,抚慰了多少焦渴的思念?

把河流看做一位将浪漫情怀和写实手法完美统一于一身的天才美学家、文学家、诗人、艺术家、音乐家,他一路制造梦幻倒影,一路创作山水画、水彩画和国画,一路举办摄影展览;一路举行独唱、男女声二重唱、童声齐唱和多声部合唱,且场场都是义演,句句都是真唱;他一路不停上演场景变换、情节曲折、高潮迭起的风情长剧;他一路触景生情出口成章,见山吟山见鸟颂鸟见风赋风见月咏月,看见一个小姑娘从小桥上走过,他也不忘记仔细为她剪一帧生动侧影,作为一首诗的插图。凡是河流走过的地方,都是有意境、有美感、有风情的好地方,即使一个偏远小村落,被清亮的河流轻轻一绕,就变成了令人眷恋的桃花源;他一路诗词歌赋,一路琴棋书画,一路松竹梅兰,一路风雅颂,一路谈天说地,一路议古论今,河流有着挥洒不尽的艺术灵感和创造才华,有着说不完的见闻和传说,有着我们永远也无法理解的深沉思想,当然,河流也有着难以言说的孤独和忧伤。那么,河流深邃的内心究竟藏着怎样的思想和忧伤?这是我们这些总是在岸上魂不守舍、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的人类所无法知道的,甚至一只水鸟对河流的理解,也比我们深刻得多。在河流面前,我们其实都是一群懵懂小儿,浅薄无知,有待启蒙。P3-5

目录

【卷一】

李汉荣|河流记——大地伦理与河流美学

陈鹏举|鲈乡笔记

王月鹏|切口

玄武|悼亡友,更写给活着的朋友们

王晓莉|假装打电话的人

沈念|塔叙述

闫文盛|为燃烧的烈火

王族|状态

于坚|于坚随笔

鲍尔吉·原野|村庄里

存朴|我一生都在祈求安宁

周晓枫|一只名叫Snowy的狗

【卷二】

谢大光|陕西南路

朱以撒|空瓶子

冯积岐|迟到的悼念

王陆|那时的事

扎西才让|我的杨庄

苏北|邓友梅侧记

米兰|郑重如是梁漱溟

钱红莉|本味汪曾祺

辛茜|金黄色块:昌耀

王方晨|因鲁迅之名

金宏达|闲笔三章

韩浩月|饥饿是种深刻的记忆

【卷三】

苍耳|桐枞之间

习习|雄关

人邻|石门笔记

邱振刚|路上的味道

龙一|衢州美食寻踪

安宁|走亲戚

王祥夫|清坐

小茶|断章

江少宾|厨房里的日常生活

田鑫|长腿的风什么都知道

刘丽朵|中国童话

黄毓璜|昨日之日

王干|捉的是心中的妖

苇子|观兰听心

【卷四】

赵瑜|那么孤单和彷徨

盛文强|海边故人

艾平|蓑羽鹤之舞

阿微木依萝|隐者或饮者

尹学芸|父亲母亲

朱鸿|不能想的父亲

李存刚|查房记录

文东平|澧水从这里流过

李晓君|敞开的私人生活

丛桦|单位的沧海桑田

吴光辉|芦花满天

序言

也许,我们可以把历史看做若干文化系统的逻辑衰变和相互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与被观照的历史对应的,一定是观照它的“历史观”。我们常言之历史的逻辑或法则,我们常描述之历史的演进,也一定发生在某种特指的“历史观”之中。

如果,我们把某一“历史观”的情理背景描述为“人类最深切的愿望”,那么历史就是沿着这一“最深切的愿望”而行进的有向度的时间。

你可能隐约觉得,接下来我们会谈谈福山的关于历史终结的理论。我倒不是要凑这个热闹,但我很想藉此来谈散文——沿着“人类最深切愿望”而行进的散文。

史传、诸子、汉赋、骈文、唐宋文、明清竟陵公安桐城诸宗,他们透露了什么最深切的愿望呢?这愿望恐怕不止一种,也未必是沿着某种内在逻辑逐级展开。福山由黑格尔式追问出发,推演出人类几大问题之解决之道,进而认为,时间还会无穷行进下去,但历史会因为人类问题解决之道的完成而终结。在终结之后,故事虽然延续,但那都是重复的故事。那么同理,因为确立了“人的叙事”“精神的叙事”这一叙事伦理——这一体现文学“最深切愿望”的叙事伦理,这一呈现精神劳作“最后”的合理性的叙事伦理——所以是否,这也意味着散文,也将进入它的终结?

我不这么认为。

为了叙说的方便,我们通常把“人”从“世界”中剥离出来,或者我们把“心”从“历史”中剥离出来,这即是说,我们把人的傲娇之“思”从宇宙的“沉默的运思”中剥离出来。剥离的结果是,“世界”“历史”“宇宙”都是有规律的——并且,这规律随着“人”“心”与“思”的认识本领之增长,是愈发地看得明白了,并且,我们还看出了“方向感”,这直接意味着,通过“进化”,我们就能揭晓最终的“答案”。

不得不把“人”“心”与“思”从“世界”“历史”与“沉默的运思”中剥离出来,这是人这个局限性的痛处——不痛便会丢失“存在感”。“我思故我在”“知识就是力量”在有方向感的生活中曾经给予我们多少激励和安慰,在宗教等信仰因素淡远之后,我们不得不依赖现代性的认识论来重建我们的生活勇气与信心。是的,我们还没有获得完整回顾人类生活之资格,我们对“现代性”曾经下过的诸种判词,也宜再作商榷。

我不否认,为了回应那个“人类最深切愿望”及“个体尊严价值认可”,“现代性”为我们营造并搭建了动人的社会文化心理氛围及生活制度平台;同样,我不否认,基于“人”的“精神叙事”在写作伦理上几乎呈现着“绝对价值”,这是比“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有意味的形式”更宽博的说法,并且,对整体上随时可能掉人“工具性”“游戏性”陷阱的当代中国文学而言,“人”的“精神叙事”值得反复强调。

但我还是不同意这就是生活与文学最后的故事——即便某种制度平台和文学观念因其回应了人类最深切的愿望而获得了高度的合理性。

“那你认为最后的故事是什么样的?”

如果您这样发问,那我只能说,让我们都不要说“最后”这样的词,尽管我也明白,在多数人的想象中,“最后”这一概念里居住的是“正义”“正确”“正当”“正派”——合理性成为终结者。是的,我,也许我们,都没有能力回答关于“最后”的问题,也没有能力描述终结者的形象。

“最后”,是虚弱的心讨好自己的词。

虚弱的心用“道理”说服自己,“最后”它赢了。

其实,一颗心,除了说道理,还可以修行。修行的心,它不必把“史”仅仅看作是“过去”,它不依赖“进化”带来的“心理”虚荣,它只求个体“心性”上的精进。

内容推荐

散文编辑部编著的《散文2015精选集》涵盖《散文》在2015年度刊发的名家、新秀的力作佳作之大部。文章作者如史铁生、李汉荣、朱以撒、安宁、雪小禅等,均屡有佳作以书籍俏行于市或知名报章见刊转载,某些作品更以阅读教材、考卷试题形式获得中学语文教育业界的广泛青睐。

编辑推荐

散文编辑部编著的《散文2015精选集》系遴选2015年《散文》杂志所编发之稿件,经过重新编排加工而结成。从2002年的选本开始,以年度精选集的形式,在年末回顾检点当年的中国散文创作,成为《散文》和以散文出版驰名的百花文艺出版社的一项惯例。《〈散文〉精选集》在此过程中也渐趋成长为一个备受读者、作者、选家、评论家瞩目的品牌。读者、作者与编者一道,共同完成了这样一个通体散发出“时光烂熟之美”的文本。倘可以喻之以“豪门盛宴”的话,这道筵席便拒绝了任何的饕餮欲念,而在祭飨和芹献的层级,将当代散文、乃至当代文学的优美笔意与思想之美呈现于读者眼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散文2015精选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散文编辑部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69112
开本 16开
页数 3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8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76
CIP核字 2015303319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5
183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