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孩子你的天赋妈妈懂(全新修订第2版)
内容
前言/序言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这首诗一直陪伴着我走过了做母亲的这十八年,不管有多少困难和挑战,我都用它来激励自己做像样的父母,努力做五好家长。
本书第一版发行是在五年前,那时我的孩子程杰刚刚考上大学。五年时光飞逝,如今这个“00 后”已经研究生毕业了。在这五年里,因为这本书结缘了来自六个不同国家感动我的读者们,也见证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奇迹。在本书再版之际,我要感恩热情的读者们、感恩我的专业导师、感恩幸福家长大学里的学委们和学生团、感恩走进我生命里的一切 ......
作者简介

金子谦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国际注册财务分析师,中国专业少儿考评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特邀嘉宾。
先后在北京联合大学、新桥外国语学院等教育一线阵地工作,多年来从事中国式精英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也是民间家长大学慈善教育的创始人。
她培养的00后儿子非常优秀,会使用英、韩、西班牙三种外语,擅长跆拳道、围棋和投资理财;曾4次跳级,有过韩国、美国游学经历,13岁即高中毕业并成功申请美国大学。

亮点展示

精彩书摘

每天的目标就是超越昨天的自己,

给孩子创造机会,人生就有奇迹发生。
教育是用生命感染生命的事业。
智慧经验的熏陶和传递具有积聚效应,
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家文化”。
用名字播下能量种子
一次周末,我约几位好友组团外出郊游。那次的聚会很热闹,几个孩子撒欢儿地“疯玩”,大人们也当自己是孩子,玩得很投入。玩累了休息的时候,六岁的儿子跟我聊到一个问题:“妈妈,那个姐姐到底叫什么名字?她有好几个名字,叔叔只叫她小 X,可是阿姨叫她的名字总是不一样。”
“噢?”对我来说,这倒是一个新发现,“阿姨都叫她什么啦?”
“有时候叫 XX,有时候叫 XX,有时候……”儿子一下子列出了我这个朋友对自己女儿的四五种称呼。听了之后,我也觉得有趣,在大人头脑中孩子居然有这么多名字。
朋友家的孩子知道我俩在谈她那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她特别兴奋:“阿姨,我们对孩子的称呼会在无意间影响其自我认知。我一听我妈叫我什么,就能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她知道,妈妈叫她小名或昵称的时候,一般都是心情好或者该吃饭了(她多玩一会儿玩具,不马上回应也没关系);如果妈妈提名带姓地叫她大名的时候,一定是要命令她做什么事情,或者因为她没做什么事生气了(她得赶紧去妈妈面前,不然就要被批评)。
孩子总结的真是有些道理呢!家长们注意过没有,当我们叫孩子不同名字的时候,往往反映出我们内心的一种动向,孩子由此预知我们的情绪与思想动态。
这是家长与孩子间一个很有意思的生活互动。联想到孩子教育问题,我觉得这件小事背后有值得我们好好探讨的问题,其实如何称呼孩子可能也是父母要修炼的一堂课。
那次聚会,我的那位朋友跟我谈她女儿时常用“我家丫头”。“丫头”这个词,听来很亲很可爱,类似的还有豆包、猪猪、仔仔等。
我认为这类昵称也许不太合适,甚至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不利。虽然说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但我们对孩子的称呼却会在无意间为他的自我认知做一种定位,并在不知不觉中对他们产生影响。
比如说,“丫头”“小不点”这样的昵称,听起来有点像这个孩子永远长不大或者没长大的感觉。孩子小或许会觉得很亲切,有种被宠爱的感觉。但从长远来说,这样做会对孩子心理成长产生影响,就我的理解,至少是有三个层面的隐患。
第一,孩子幼小时期我们称呼其乳名,他们还不能区分其中的含义,但是我们传递的情绪孩子能接收到。称呼是一种暗示,随着孩子的成长会产生一种潜意识——自己永远是个孩子,自己就应该被关心,自己一切都听从大人的安排就好……长久处于被动接受关爱的状态,对孩子独立性、积极性、能动性的获得不利,可能一个孩子已经长到十七八岁了,内心却依然像一个幼稚的儿童。
第二,我们认为昵称能增加彼此的亲切感,但这只是大人的思维,孩子想的很可能跟我们不一样。当孩子慢慢长大,在一些场合他其实是很在意家人对他的称呼的。也许他们更希望家长称呼他的学名而不是乳名,以避免同学、朋友笑话。如果我们家长小时候有被人取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外号”的经历,那么就可以理解一个称呼可能对孩子成长造成的影响。即使父母给孩子的昵称和同学间玩闹时取绰号不同,但在称呼上也必须谨慎。例如有些家长为表达对胖乎乎的儿子的爱,给他取个乳名叫“肥仔”“胖豆”什么的。看似不要紧,其实可能让孩子内心深处产生一些体重方面的自卑感。
第三,我们对孩子的称呼很多时候是在对孩子做评判,通常也比较主观,总是随着自己内心感受和孩子外在的行为而变化。这时孩子是能感受到的,他们就会有一个疑问:爸爸妈妈到底是无论如何都爱他,还是只在他们表现好的时候爱他?我问过那些来我课堂上的孩子爸妈平日称呼他们什么,他们给的答案有:茵茵,慧慧,猪猪,仔仔,豆包,豆豆,小肥,小宝等,此外使用频率最高的称呼是宝宝、宝贝。回答虽然千奇百怪,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像前面说过的那个女孩一样,他们将家人怎样称呼他们分成两种情况——爸爸妈妈高兴或者正常的时候怎么称呼,不高兴的时候又怎么称呼。
我们对孩子的称呼可以更“艺术”一些。虽说名字只是一种代号,但不同的称呼在孩子的意识里会做一些身份的界定,有可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某些意念的种子。
回想起来,我们家对金程杰的称呼也很多,在他成长的各个阶段至少也给了他四个有不同寓意的“花名”——“金总理”“金队长”“金博士”“杰哥”。现在看来,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我们借这些称呼给他播下了某些意念的种子。
第一颗种子是,愿做“国器”、不计较小事的——“金总理”。
我们小区门口有家书店,那时 7 岁的程杰已经认识不少字了,我们晚饭后去散步经过书店他就去看书。偶然看到了《明朝那些事儿》,他很喜欢,便天天去看。有一次看到《明朝那些事》的第 5 册,有一段讲张白圭 12 岁时参加县考中了秀才,荆州知州李士翱看了他的答卷后连呼“国器,国器”(还建议他改名叫“居正”)。
看到这里,“国”“器”这两个字程杰认识,但放到一起组成一个词他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于是他举起书问我:“妈妈,‘国器’是什么呀?”
我拿过来看了看,然后告诉他,“国器”就是“国家用的器具”,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人才。书中说到的 12 岁的张居正,他后来就做了明朝的首辅(相当于“总理”),他的老师当时看到了他的才能,认为他将来一定是对国家非常有用的人才,所以就称呼他“国器”。
孩子毕竟是孩子,听完他就说自己将来也要做“国器”。我就开玩笑地说,那好,家里人从今往后就叫你“金总理”了,既然你是将来要做总理的人,那你就要知道总理是干什么的人,知道要具备哪些特征才能做总理。
这样,金程杰就自己去做研究,然后告诉我总理是干大事的人,要有知识,还要能演讲等,最重要的是要有大胸怀。这是他在 7 岁时的收获。
目录

PART1成长第一课:家文化如何赋予孩子无限生命力
用名字播下能量种子 /003
仪式感:把爱装满百宝箱 /010
创设秘密语言,约定“规则和底线”/016
自闭症儿童是怎样成为高情商天才的 /020
智慧互升术:从分享中获益 /025
谈谈家和寄宿学校,走出家门我就是“战神”/030
当铁杆粉丝,以简驭繁 /038
发现智能类型,天性自由绽放 /044
不做孩子的“人生杀手”/053
为孩子营造社交圈 /060
善用暗示法,让孩子成人成才成器 /066
关于胎教 /070
?
PART2成长第二课:“好习惯”养成出彩少年
演讲:大成功者的必备技能 /077
阅读:从书中感悟并设定人生跑道 /084
旅行:无法替代的无字之师 /089
亲子沟通:每天 20 分钟手拉手睡前仪式 /100
积极主动: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的好习惯 /105
要事第一:学会时间管理 /111
感恩给你“钻石”的人:成功者的重要习惯 /115
首先说“我能为你做什么”/120
毅力:自我管理的关键 /124
日行一善:收获“生命的喜悦”/128

PART3成长第三课:情商管理
情商第一讲:情绪管理 /135
情商第二讲:不给别人添麻烦 /140
情商第三讲:体验生活做国王和乞丐 /145
情商第四讲:突破思维定式 /149
情商第五讲:从布什和工作人员剃光头谈起 /153
情商第六讲:逆商是人生制胜法宝 /158

PART4成长第四课:学习力受用终身
13岁申请美国大学背后的故事 /163
快乐学习的秘密:找到内驱力 /176
“玩”出名堂来 /182
培养“专注力”最省心的方法 /188
学习的捷径:“呼求帮助”/195
记忆的奥秘:善用思维导图 /200

PART5成长第五课:财商教育
在游戏中学“金钱运动规律”/207
教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213
从小就要懂些经济常识 /220
小小操盘手的“金钱神话”/226
听到华尔街的“心跳”/233
?
PART6成长第六课:勇敢地和宇宙下订单
自信决定气度和人格魅力 /239
梦想要大,又要有独立生存能力 /244
绘制“梦想板”/249
总述:20 条钻石法则
后记:每个孩子,都是了不起的奇迹 /264

内容简介

宋庆龄说:孩子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的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孩子,你的天赋妈妈懂》5年后全新升级,不但在原版的基础上浓缩精华,而且与时俱进围绕当下培养孩子的重要维度重新进行提炼编排,并赋予其工具性,使之成为一本教育孩子必备的实操书。一本书如能改变千万家庭父母的教育观,那么必将培养出千万名优秀的世界公民。
诚愿每个家庭都能珍藏此书,并与千万家庭一起践行:顺应并激发孩子的天赋。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全书共6大主题,42小节。随书附赠20条钻石法则、阅读思维导图、及育子复盘模板。内容涵盖了0-16岁家教培养的方方面面。此书也是幸福家长大学的成长教育实战书。作者用无数亲子故事为素材,读来毫不枯燥。用作者的话来说:“教育本身就是要快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针对不同年龄段给他们以不同的快乐方法,使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能够得到获取持续快乐的成长环境。”

精彩书评
当子谦老师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进美国大学时,我们不得不认真地去重新探询子谦老师的育儿之道了。当看到这本书时,心中再一次升起对她的尊敬,也更加肯定和认同子谦老师20年研究总结的家庭式教育的规律和真理……我感动于这位天才妈妈,她的起心动念,乃至寄语家长的每一句话无不渗透着博爱的精神。我知道,她是在用心去面对中国儿童教育,她更是在用生命和心力为中国式精英教育贡献自己的一团火光。
——华东师范大学母亲研究所所长 著名教育专家 王东华
这是金子谦老师从海外归国,领悟世界教育与国际人才培养新潮流、新架构后,得出的一个对教育充满“爱”的誓言。《孩子,你的天赋妈妈懂》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幅画,将伴随读者终生!
——零点集团董事长 袁岳
这是一本让人感到温暖和力量的书。子谦老师告诉我,她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不一样,只是她引导孩子朝天赋的才华方向发展!于是我不得不去思考有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而在老师的这本书里,我找到了答案。
——全国优秀主持人《小超访谈录》栏目总策划 孙希超
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没有爱不行,仅有爱不够。善待孩子的天赋,需要家长的智慧。
——知行小学原校长、清华大学幼儿园园长 杨瑞清
个性化教育,要从过去贵族时代过渡到大众时代,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也就是金子谦老师所强调的“教育金三角”)。
——中国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陈如平
一流国家需要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支撑一流国家。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永远生长着的时代命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曾天山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开启孩子天赋, 做高效能父母的育儿实践著作。中国专业人才库少儿考评专家、中国式精英教育亲历者, 分享16年教育研究成果。比如: 走进孩子内心营造家文化的重要性, 孩子的智商、情商、财商的开发, 孩子厌学、拖延、经历不集中等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孩子你的天赋妈妈懂(全新修订第2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子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145082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9-03-01
首版时间 2019-03-01
印刷时间 201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88
CIP核字 2019031761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9
161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