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群主编的《雷锋的故事(中外名著彩绘版无障碍阅读)》讲述了一个这样的人:他出生在旧社会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时双亲相继离世,无奈只好寄人篱下。在万恶的旧社会,他承受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但他总是抱着乐观的心态,从不悲观失望,而是积极进取。在新社会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他就是雷锋。
本书共选取了22篇关于雷锋的故事,生动形象,真实感人。每篇故事都阐释了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时代价值,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便于学生阅读。
此书将雷锋的一些日记与相关故事进行了整合,使事件更加丰满,读者更容易理解,全书比较客观地呈现了雷锋的光辉形象,语言庄重质朴,对帮助读者了解雷锋、学习雷锋、争当雷锋传人具有积极意义。
李炳群主编的《雷锋的故事(中外名著彩绘版无障碍阅读)》主要选取了雷锋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这些故事充分展现了他“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精神。读者们在阅读本书时精神能够受到洗礼,获得思想的升华。
全家的重担瞬间压到了身体不好的雷明亮身上。他拖着病躯四处奔波,不得不承担起田间的繁重劳动,岁月的刻刀很快便在他的额头上刻下了一道又一道深深的皱纹。就这样马不停蹄地奋斗一年,所得依旧寥寥无几,全家人依旧活在吃不饱饭的窘迫中。
1944年6月,长沙沦陷。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了躲避灾难,雷锋跟家人一起躲进了深山中。躲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带的粮食吃完了。为了自己的孩子,雷明亮决定回村里拿粮食。没想到在路上遇到了日本兵,不但粮食被抢了,雷明亮也身受重伤,不幸于1945年的秋天离开了人世。
由于爸爸的离世,雷峰一家只剩下孤儿寡母,没有了任何依靠。雷锋的妈妈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每日以泪洗面,失神地坐在屋子里,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雷锋伸手拉了拉妈妈的衣角。失神的妈妈清醒过来,她紧紧地抱住眼前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瘦小孱弱的孩子,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只剩下她一个女人和三个孩子,这以后可怎么生活?妈妈心如刀割,对毫无希望的未来忧心忡忡。
1945年,雷锋年仅十二岁的哥哥被送到津市的一家机械厂当童工,利益至上的资本家们尽一切可能压榨劳动者身上的剩余价值,就算是童工也不例外。哥哥每天被迫干大人干的重活,还填不饱肚子,本就瘦弱的身体变得更加虚弱,不久之后就得了肺结核,晕倒在了机械旁边,手指被轧断。残酷的资本家见他没有可利用的价值了,就将他赶出了工厂。可怜的哥哥回到家的时候,已经瘦得不成人形,妈妈差点儿没有认出他来。哥哥的病情越来越重,本就贫困的家庭哪里有钱给哥哥治病,因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离开人世。
哥哥去世的那一年,雷锋六岁。已经懂事的雷锋站在哥哥的病床边上,不停地哭着、闹着,但哥哥一直没有睁开眼睛,始终一动不动地躺在那里。伤心的妈妈站在一边不停地抹眼泪,这样无奈凄凉的情景深深地印刻在了雷锋的脑海中。
哥哥去世不久,厄运又降临到了这个家庭,雷锋家里更没有了生活的来源,妈妈只能带着雷锋和他的弟弟靠乞讨度日。雷锋的弟弟毕竟只有两岁,他终究没能承受这种生活的折磨,最终活活饿死在妈妈的怀里。
雷锋的母亲原本姓张,艰苦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她坚强的性格,为了生活,她曾经在资本家的工厂中做过工,给人做过湘绣,打过草鞋。眼看着生活将人逼上了绝路,她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担,带着孩子活下去。
但是,靠乞讨为生的日子仍然难以为继。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她终于狠下心,决定到地主家当女用人。
在地主家的日子非常辛苦,总有干不完的活,洗衣服、做饭、看小孩、打扫卫生,所有的一切妈妈都得做,而且没有任何休息的时间,经常累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有时候地主心情不好,还会把气撒在妈妈身上,无缘无故地打骂妈妈。最让人心惊胆战的是,地主阴险狡诈、不怀好意的目光总在妈妈身上四处打量。妈妈每天提心吊胆、谨小慎微地行事,就怕招来什么祸端。未来的日子充满了不确定性,她不知道有什么噩耗在等着她。
中秋临近的时候,地主家的活变得更多,妈妈每天晚上都忙到很晚才能回家。但这一天是个例外,还没到回家的时间,妈妈就失神落魄地出现在了家门口,她头发凌乱、眼神呆滞地坐在凳子上,脸上有泪水滑过的痕迹。
雷锋看见妈妈这副模样,体贴地走到妈妈身边,安慰道:“妈妈,您是不是想爸爸和哥哥他们了?”
妈妈两眼通红,她回头看了看懂事的孩子,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苦,抱住雷锋失声痛哭起来。
“可怜的孩子啊,要是没有了妈妈,你可怎么活啊!”妈妈悲痛地说道。
“妈妈,别哭了,我会好好听你的话的。”雷锋紧紧抓住妈妈的手喊道。
妈妈听到孩子懂事的话语,紧紧地将孩子搂在自己怀里,喉咙就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只是不停地哽咽着。之后,妈妈让雷锋站好,随后认真地整理着他那破旧不堪、满是补丁的衣服,并仔细凝视着孩子瘦削的小脸。她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最后又咽了下去,只是悲伤地看着他。
雷锋虽然不知道妈妈想要对他说什么,但他能感受到妈妈内心的悲伤,看着妈妈脸上不停流淌的泪水,他小小的心灵止不住地疼。
母子两人互相凝望着,像生离死别一样。一会儿过后,妈妈站起来,擦干脸上的泪水,领着雷锋出了家门。这是要去哪里呢?雷锋完全不知道,他疑惑地看着妈妈。
P4-6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如果说文化是人类的一份精神遗产,那么阅读就是开启这份遗产的金钥匙。在这份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文明沃土上,优秀的文学名著传达着人类对生命、对历史、对未来的憧憬和思考,其闪耀的智慧穿越古今中外,经过岁月的磨砺,升华成今天的经典。阅读美好的有价值的文学名著,是了解社会、认知自我的有效途径。
让我们一起阅读《论语》、《诗经》,阅读《红楼梦》,阅读《雾都孤儿》,阅读《安徒生童话》……日不间断,我们也许会因为书中一段华丽的诗句而激扬,也许会为某个主人公的坎坷遭遇而落泪……任思绪随着书中动人的故事飘飞。阅读的过程就是励志、炼心、启智的过程。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天长日久,积累的是知识,培养的是情感,塑造的是品格,净化的是灵魂……
这套“语文新课标必读名家选”考虑照顾各年龄段读者诵读古诗文、现代文学作品,以及外国文学作品等的阅读习惯,设置了知识链接、专家解疑、智慧引路、名家导读、哲理名言、名师点拨、好词好句、阅读思考、名家品评、重点测试等栏目。全套书图文并茂,精美的彩色插图,令经典的情节完美呈现,让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感受具体的情景描述,增加阅读的乐趣。
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周恩来
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邓小平
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阶级观清楚,勤劳念朴纯。螺丝钉不锈,历史色长新。只作平凡事,皆成巨丽珍。普通一战士,生活为人民。
——无产阶级革命家 董必武
雷锋同志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大家向他学习。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