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差异与重复(精)/法兰西经典
内容
目录
中译本说明
序言
导论:重复与差异
重复与一般性:从行为着眼的第一种区别
一般性的两种类型:类似性与相等性
从法则着眼的第二种区别
重复、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
克尔凯郭尔、尼采、贝玑的重复哲学纲要
真实运动、戏剧与表象
重复与一般性:从概念着眼的第三种区别
概念的内涵与“阻断”的现象
“自然阻断”的三种实例与重复:名词概念、自然概念、
自由概念
概念的同一性无法解释重复;单纯否定性的条件同样
无法解释重复
“死亡欲力”的功能:与差异联系在一起,并且
要求一条实定原则的重复(自由概念的例子)
两种重复:以概念之同一性和否定的条件为本的重复;
以差异和理念中的过剩为本的重复(自然概念与
名词概念的示例)
重复中的赤裸之物与着装之物
概念性的差异与无概念的差异
但是,差异的概念(理念)不能被还原为一种概念性的
差异,重复的实定性本质不能被还原为一种无
概念的差异
第一章 自在之差异
差异与晦暗的基底
应该表象差异吗?表象的四个方面(四重根)
圆满的时刻、差异、大与小
概念性的差异:最大的差异与最好的差异
亚里士多德的差异逻辑学,以及差异的概念与概念性
的差异的混淆
种差与属差
四大方面,或表象对它们的从属:概念的同一性、
判断的类比、谓词的对立、被知觉者的
类似性
差异与有机表象
单义性与差异
两类分配
调和单义性与类比的不可能性
单义性的诸环节:司各脱、斯宾诺莎、尼采
被界定为存在之单义性的永恒回归中的重复
差异与狂放表象(无限大与无限小)
作为理由的根据
……
第二章 自为之重复
第三章 思想的形象
第四章 差异的理念综合
第五章 感性物的不对称综合
结论 差异与重复
参考文献 人名与专题一览
后记
导语
本书重新检讨了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至康德、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中对“理念”、“同一”、“主体”、“时间”等等范畴的讨论,试图提出一种有别于统治西方哲学史的同一性哲学、主体性哲学的差异论哲学。在这部非正统的哲学史著作中,德勒兹创制了大量的概念,尝试将自己的观点体系化。同时,其倚重的思想资源也非常庞杂,既对尼采、克尔恺郭尔和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也讨论了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现代科学学科的观念史。
内容推荐
《差异与重复》既是德勒兹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当代哲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在这部对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进行了彻底批判的奠基之作中,德勒兹创造了大量概念,尝试将自己的观点体系化。他试图提出一种有别于同一性哲学、主体性哲学的自然哲学,其核心是纯粹差异和深邃重复这两个概念。同时,德勒兹在本作中倚重的思想资源也非常庞杂,既对柏拉图、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尼采、柏格森、克尔凯郭尔等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也讨论了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精神分析、语言学、人类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理论上的巨大野心和思想上的驳杂,使得这部作品即使是在本就以晦涩著称的德勒兹著作谱系中也显得尤为困难和特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差异与重复(精)/法兰西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吉尔·德勒兹
译者 译者:安靖//张子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91363
开本 32开
页数 51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20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98
CIP核字 2019076546
中图分类号 B5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8
159
2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