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信用经济(信贷逻辑背后的经济周期)
内容
内容推荐
1932年,罗斯福新政的第一步举措就是短时间内关闭银行,目的就是让银行有时间重塑信用。2008年的次贷危机,从本质上讲也是一场信用危机,大家手里有说不清数量的次级债,都在担心自己的债权人、债务人、客户、上游金融服务商会破产,于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几乎陷入崩溃。希腊政府因为不能自己制定货币政策,从而难以解决债务问题,所以濒临破产。我们的金融市场变得更为复杂,而且更为依赖信用,同时我们的金融体系也变得更为脆弱。但是,问题还远远没有结束,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当今的信用经济会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复杂的多,在美国出现了高频交易、暗池这些监管层根本搞不清楚的新要素。无数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也渴望加入金融市场,而这将为金融市场带来更多复杂的全新商业模式,这既意味着机会,但也意味着风险。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未来新技术会为我们信用经济的大家族中加入什么古怪的新成员?这意味着怎样的机会与挑战,又意味着我们的经济会面对怎样的风险?而这正是这本书讨论的主题。
目录
赞誉
推荐序
译者序
致谢
网站资料
引言 解开密码的几个数字
第一部分 银行信贷如何影响经济
第1章 必须了解的基本概念
第2章 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差别很小
第3章 信用危机剖析与现实世界的例证
第二部分 我是政府的,我帮你打破银行系统
第4章 银行失职之后的债务社会化(为何凯恩斯经济学不管用了)
第5章 为何银行家在艰难时期求助另类银行模式
第6章 央行承担最大负担并将主导结果
第7章 银行和政策如何拯救股票、外汇和房地产市场
第三部分 插曲
第8章 为何政府和机构陷入债务困境
第四部分 金融基础架构的革命
第9章 革命已经发生而且进展迅速
第10章 另类投资革命
第11章 新兴国家大数据和小企业贷款革命
第12章 银行与大数据公司:PayPal、Palantir、阿里巴巴和恒生
附录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信用经济(信贷逻辑背后的经济周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保罗·舒尔特
译者 译者:郑磊//郑扬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627265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9-07-01
首版时间 2019-07-01
印刷时间 201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346
CIP核字 2019090128
中图分类号 F830.2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