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艾迪的自白
内容
作者简介
爱德华·路易斯(édouard Louis),原名艾迪·贝勒奎尔,在法国zui贫穷的地区之一皮卡迪的一个小镇长大,经历了艰难的“重生历程”。
《艾迪的告别》于2014年在法国出版,当时他只有21岁。这本书原本计划印刷1500册,但仅在法国就售出了30多万册,并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
在法国,《艾迪的告别》被视为一封从某个被遗忘的角落寄出来的燃烧着的信,在文化上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小说已被改编成剧本,不久将与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合作拍为电影。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一名作家,路易斯的优点是他对事物充满了
激情,有时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具有哲学家式的
思维习惯,喜欢探索而不是中和自己的感受。
——《卫报》
这是一部令人痛心的自传体小说,篇幅虽短但层
次分明,节奏紧凑。
——《泰晤士报》
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犯罪故事,也是对正义竭尽
全力的追求……故事冲击力十足,细节上的处理也十
分到位。
——《科克斯评论》
这是一本紧张刺激的小说,作者以圣诞节发生的
事件为基础,对阶层和个人主义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纽约客》
后记
书写幸福是不可能的,至少我不行。对写作而言,幸
福太单薄了。引用一句我之前读到过的话:“幸福的生活
是沉默的生活。”书写生活,即是思考生活,质疑生活。
质疑的不是其中快乐充实之处.而是痛苦的部分、扭曲的
部分。我写作并非为了寻找幸福,恰恰相反,在写作中,
我不断寻找着最尖锐的苦痛,试探着那不可触碰的边界。
这可能是因为,痛苦才是真实的。至于什么是真实,很简
单:真实就是使我筋疲力尽的事物。
——凯尔泰斯·伊姆雷,《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安息祷
告》
目录
艾迪的自白
结语
精彩页
我将杀人未遂的起诉状折成四折,放进抽屉里。
几小时前,我走出家门,下楼,冒雨穿过街道,去洗衣店洗床单。
洗衣店在街道末尾,离我住的大楼不到五十米。我背着一大袋要洗的东西,弓着腰在街上走着。东西很重,压得我腿都弯了。
天还没完全亮,街上空荡荡的。我一个人磕磕绊绊地走着。一共只有几步路,但我走得很急,边走边在心里默念:“还有五十几步就到了……快了,还有二十几步了。”我不断地加快步伐。急切地想知道,未来的我会怎样面对这件事——我会不断回想起几小时前发生的那一幕:一个星期后,我会自言自语地说“啊,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了”;一年后,我又会对自己说“啊,已经过了一年了”。雨点儿冷冰冰的,不大但细碎,钻进我的鞋子,浸湿了我的鞋垫和袜子,让人难受。我浑身发冷,心里想着:他可能还会回来,他会回来的,我不能回去,我得在街上躲一会儿,躲他。洗衣店里只有一个经理,个子不高,长得很粗壮,正在一排排机器中巡视。他问我:“你还好吗?”我尽量用最生硬的语气回答:“不。”我期待着他的反应,希望他做点儿什么,但他没有进一步询问,只是耸耸肩,调过头,进到他藏在诸多干衣机之后的小办公室里去了。我讨厌他不问我问题。
我带着干净的床单汗流浃背地爬上楼梯,回到家中。我重新铺了床,但床上还满是雷德的味道。于是,我又点了几支蜡烛和香薰。不,这还不够。我把除臭剂、除味剂和我上次过生日收到的古龙香水洒在床单上。我把刚刚才洗过的枕套浸在满是层层叠叠的泡泡的肥皂水里又洗了一遍。我用肥皂水擦洗木椅子,用湿漉漉的海绵擦他碰过的书,并把一堆堆直接放在地上的书搬离原先的位置。我用在灭菌剂中浸过的布条仔仔细细地擦他碰过的门把手和百叶窗的每一片风叶。我擦金属床架,向光滑的白色冰箱上喷柠檬味儿的喷剂。我被一股近乎疯狂的力量驱使着,根本停不下来。不过疯了也比死了强,我心想。我擦亮他用过的浴霸,用几升(至少有两升,一瓶一升半,我倒了一瓶半)漂白剂清理厕所与洗手池。我把整个浴室都擦洗了。这简直是疯了。我擦干净他照过的镜子,因为他可能在镜子里欣赏过自己。我丢掉他碰过的衣服,不知道为什么,衣服不同于床单,床单只要洗干净就够了,但衣服只能扔掉。我趴在地上擦地板。冒着热气的水烫伤了我的手指,我的皮肤因长时间泡在水中裂开了,皮肤的碎屑混在一处。我停了下来,深呼吸,像个动物一样到处嗅。事实上,我已经变成了一只动物,全力寻找着不管我怎么努力也无法除尽的气味。于是,我得出结论:这气味既不在床单上也不在家具上,而是在我身上,问题在我。我走进浴室,洗了第一次澡,然后是第二次、第三次,一遍又一遍。我往身上涂肥皂,用洗发剂、护发素清洗头发,想除去我身上的气味。但他的味道像在我身体中扎了根,藏在了我的血肉之中。我狠狠地洗刷身体的每个部分,甚至连指甲都打磨干净了,只为把这味道从身上驱逐出去;但没用,味道一直都在,恶心得我头晕。“见鬼!”我咒骂道。我得出了另一个结论:味道在我的鼻子里,我闻到的是鼻子里的味道,它被困在我的鼻子里了!我走出浴室没多久,又跑了回来,将生理盐水倒进我的鼻孔。我像擤鼻涕一样努力擤出鼻子里的液体,没错,这就是我要的效果,让盐水清洗整个鼻腔;但也没用。我打开窗户,又跑出门去。我要去见亨利,他是我唯一一个在圣诞节早上九十点醒着的朋友。
这就是我姐姐正在向她的丈夫转述的场景。我躲在一扇门后,听着她讲话。多年以后,她的声音在我脑海中一直保持着那天的样子——夹杂着狂怒、愤恨、讽刺和无奈的认命。
四天前,我来到了姐姐的家。我曾天真地以为,在乡下休息一段时间是唯一能帮我摆脱厌世情绪的方法。但一踏进这间屋子,我就知道我错了。我把包甩在床上,推开窗户,窗口正对着树林和工厂。我意识到,我回家后会变得比来之前更加灰心丧气。
我已经两年没来看望过姐姐了。每次她指责我不来看她时,我总是含混地说些诸如“我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之类的空话。我试着让我的语气听起来自信一些,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P3-6
导语
人,从来都只能孤军奋战。
《波士顿环球报》年度图书,入选朗姆达文学奖、欧洲文学奖。
法国媒体盛赞“当代文学中最伟大的声音”之一。
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样对抗暴力和伤害的故事。关于自我麻痹与救赎,关于生活的逃离,关于独自抗争的勇敢。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触碰自己的伤口。
爱丽丝·门罗的《逃离》揭露了人生的悲剧性,《艾迪的自白》则重现了打破悲剧的过程。
作品畅销至20多个国家及地区,创下百万册销售记录!
《纽约时报》《科克斯评论》《卫报》等众多媒体激情盛赞!
逃离是种常见的消极愿望,却能改变平庸的生活。
内容推荐
我叫艾迪,我是个男生,在圣诞节的早晨,我迈进了警察局。
早在几个小时前,圣诞钟声刚刚敲响的时候,我遇见了雷德——一个管道工人。在愉快的交谈过后,我们一起回家庆祝节日。然而,意外发生,我被他袭击了。警察、朋友、亲人,所有的人都在让我回顾事情的起因、过程、细节,一遍又一遍。而作为受害者的我,却失去了沉默的权利。一夕之间,仿佛所有人都拥有了雷德的脸,让我胆战心惊。没有人能理解我内心的痛苦,也无人意识到我的恍惚和恐惧。
伤害就像永不落幕的电影,我成为唯一的观众。或许只有逃离,才能改变痛苦的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艾迪的自白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爱德华·路易斯
译者 译者:丁雪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155406
开本 32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2020-01-01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86
CIP核字 2019232995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09
145
1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0: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