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战略脑(两位青年军官的防务观察)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前一本作品《战争树》的姊妹篇,是一本有关国家安全的学习参考资料。全书凝聚了作者在当今世界军事大变革时期对国家战略的领悟与思考。通过观察世界军事的复杂形势与实时动态,广泛汲取军事类书籍与电影的思想精华,围绕科技与战争、创新与发展、科幻与军事之间的联系,细致分析科技及创新在军事领域扮演的角色,深入探讨国家创新战略及安全战略的定位。

目录

一、科技军事
生物逆袭战:军事仿生技术颠覆战争格局
军事技术威慑:从战争工具到战略符号
颠覆性技术与军事变革
19世纪中期:军事技术系统时代的开端
隐形技术:从科幻世界走向战争前沿
军事技术国际转移:动因、路径及影响
电磁轨道炮:呼之欲出的未来战争利器
技术制胜:美军第三次“抵消战略”评析
科技创新支撑军事硬实力
美国颠覆性军事技术的预研模式、管理与文化: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为例
交叉融合:国防科技创新的密钥
石墨烯:给未来战场带来颠覆性变革

二、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视域下的信息技术领域、潜能与启示: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为例
国防科技创新: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的先手棋
全球视域下的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
信息战背后的隐形战场
科技与战争视角下国家认知空间安全战略
美国生物科技的发展动向、创新管理与军事潜能: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为例
武器心理效能:一个心理战研究视域中的盲点
科技创新的文化透视
军民融合:科技兴军的“大棋局”
文化、政治与国防科技发展的战略偏差:以苏联载人登月失败为例
中国火器落后于西方的时间节点及原因初探
技术:当代战略研究的阿基米德支点

三、军事影视
《她》:“她”带来的异化
《机械公敌》:黑暗中的光明
《战狼2》:看中国军事题材影片超越好莱坞
《我的战争》:暴力、人性与历史意识
《奇异博士》:科学、娱乐及新世界观探寻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个体、历史及伊战迷雾
《血战钢锯岭》:战争、杀戮与和平主义悖论
《天空之眼》:触摸技术与道德之间那条红线
《西部世界》:机器人藐视人类的技术狂妄
《终结者》:人类会被自己创造的机器人毁灭吗?
《星球大战》:科幻与意象的空间
《战马》:被机器碾碎的铁蹄
《变人》:冰与火碰撞的技术产物
《全金属外壳》:战争中的冰冷、残酷与荒诞
《2001:太空漫游》: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
《头号玩家》:“绿洲”由谁创造?
《升级》:机器反噬的恐惧升级

四、兵书悦读
《五个人的战争:好莱坞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好莱坞导演塑造的美国正义之战
《机器崛起:遗失的控制论历史》:人机共生时代的战争变革
《欧洲历史上的战争》:铁砧上锤出来的欧洲
《文明及其内涵》:一种激进的观点
《拼实业:美国是怎样赢得二战的》:美国赢得二战的秘笈
《“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以“通天下”实现“平天下”
《技术与国际体系变迁:铁路、原子弹与国际政治》:在国际关系与技术哲学研究之间架设桥梁

五、科苑随笔
经典的魅力、阅读与运用:朱亚宗教授访谈录
珠海航展:公众理解国防的窗口
从“天河”与“三海一核”中国芯看哈军工学术精神与传统
那一刻的相遇是美丽的:追忆刘戟锋恩师二三往事
让哲学为军事变革导航:访著名军事技术哲学专家刘戟锋少将

后记
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战略脑:两位青年军官的防务观察》:
  (一)结构上模仿
  毫无疑问,生物体的结构是人类认识生物最为直观的属性。结构决定功能,许多生物之所以能够在自然界生生不息,就是取决于其特殊的内外结构,而军事仿生正是认识并利用了这些特殊的结构,达到了特定的军事目的。
  在外形结构上模仿生物最为典型的例子当属飞机。飞机机翼的灵感主要来源于鸟类飞行时翅膀的状态。作为气体动力学创始人之一,英国科学家凯利经过细致观察和深入研究,模仿鸟翼设计了一种机翼曲线,奠定了现代机翼设计的基础。法国生理学家马雷所著的《动物的机器》-书,专门研究了鸟类飞行并对鸟类的翅膀负荷和体重的关系进行了专门研究。俄国科学家茹可夫斯基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航空动力学理论,将模仿鸟类的成果进一步理论化。终于在大功率轻便发动机的帮助之下,美国的莱特兄弟在1903年驾驶着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飞机,实现了人类飞天的千年梦想,而飞机也在日后的战争中成了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
  作为优秀的“暗夜猎手”,猫头鹰的翅膀形状给梦想无声飞行的人类提供了关键的启示。当今唯一的隐身战略轰炸机B-2和美国现役的F-22、F-35隐形战机等,都模拟猫头鹰的翅膀而采用轻便且宽大的机翼,大量使用了锯齿状边缘结构的消声技术.从而平稳了高速飞行中产生的大量尾部湍流,极大降低了飞机的噪声,为增强音频隐身性能立下汗马功劳。
  同样,伴随着生物学和解剖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物内部结构的认识也逐渐深入,获得了更多军事仿生方面的启发。
  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代表,化学武器极具威慑力,其灵感就来源于一种昆虫——气步甲,俗称“放屁虫”。化学武器的大规模使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使用仿生技术之前,普通的化学毒剂装在炮弹内不仅腐蚀弹体,且预先制备难度大,性质极不稳定,对己方也十分危险。一筹莫展之时,科学家注意到生物界的“化学武器专家”——气步甲。在它的肚子里有两个腺体,一个生产对苯二酚,另一个生产过氧化氢。平时两种物质不接触,一旦遇到危险,气步甲就迅速将两个腺体里的物质混合到一起,在酶的作用下迅速生成100度的毒液喷射而出,吓退捕食者。受此结构启发,科学家研制出了先进的二元系化学武器。这种化学武器的体内不直接装填毒剂,而是将相对无毒和或低毒且稳定的药剂分别装填在弹体内隔墙的两边或两个容器内,在弹丸飞行过程中阻隔装置破裂或炸开,使两种药剂混合迅速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毒剂,达到杀伤目的。二元化学武器易于生产、储存及运输,安全且不易失效,迅速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双刃剑变成了“穷人的核武器”而被大规模扩散。虽然《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化学武器的生产,但主要针对的还是一元化学武器,一些国家因此大力发展二元化学武器,成为悬在人类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其血压高达160-260毫米汞柱。在通常的理解中,在如此高的血压之下,当长颈鹿低头饮水时,大脑的位置会低于心脏,突然增高的脑部血压会使血管破裂带来危险。但长颈鹿靠着厚实而紧绷的皮肤将血管箍住平衡了过高的血压,毫不受其影响。依照此原理,科学家设计出了供战斗机驾驶员和航天员穿的“抗荷服”。这种服装可以根据驾驶员承受的局部过高血压而产生相应的反压力,提高了执行任务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二)材料上借鉴
  材料科学的进步使人类借鉴生物体材料的功能成为可能。虽然人是赋予自然界全部意义的“万灵之首”,但生物的诸多特殊功能却是人体所不具备的。因此,人类在先进材料制造方面,大有向生物学习的空间。
  以杀伤敌人为目的的战争给人们带来了肢体上的伤痛,不少人从战场归来,身陷残疾却终生无法复原。但是不少动物却没有这方面的烦恼,它们的身体残缺之后可以完美复原,如水螅、蚯蚓及蜥蜴等。经过研究发现,这些生物之所以有这种“特异功能”,是因为它们的细胞受到伤害后会释放出一种刺激邻近细胞发生分裂的物质,从而使身体重新长出失去的部分。但成熟的人体却会在同样情况下分泌一种作用相反的“抑素”,抑制了同种组织的幼稚细胞发生分裂。据此原理,科学家通过化学刺激和物理刺激等方法试图使人也具备一定的再生能力并取得了成功。早在1975年,美国医生就己成功用这种方法帮助一些儿童恢复了意外切断的手指。如果能够将此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战场救护,会使很多伤残军人重获失去的肢体,享受健全人的自由。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战略脑(两位青年军官的防务观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海明//金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18657
开本 16开
页数 3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19-06-0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622
CIP核字 2019098303
中图分类号 D631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7:5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