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极时间
内容
内容推荐
《北极时间》收录了2017-18年中国赴芬兰高中交换生周徽音的文章52篇,共分为《我来自中国》《城市行记与自然游记》《吃喝玩乐:体验芬兰生活日常》《遍插茱萸:节日与乡愁》《番外》《附录:家书抵万金》五辑。主要内容是小作者在芬兰做高中交换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既有对千湖之国、冰雪王国优美自然风光的描写,也有对芬兰教育、文化习俗:食物、桑拿浴、夏日小屋等的独特体验,更有对中西文化差异性的深刻体会及思考。小作者饱读诗书,文学功底深厚。本书文辞优美,既有古雅之风又有诙谐之趣,可推荐给广大中小学生作为范本学习。
《北极时间》作者只身一人前往芬兰时年仅15岁且芬兰语为零基础,在宅男宅女、妈宝男妈宝女、小皇帝小公主大行其道的当下,小作者勇于走出舒适区迎接未知的挑战与考验,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交换生活并非一帆风顺,小作者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文化冲突、种族歧视、换寄宿家庭、语言学习、食物等等,但小作者都以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一一克服,短短四个月就能用芬兰语进行日常对话,六个月就能将中文信件翻译成芬兰语,与第二个寄宿家庭相处非常愉快。小作者还不断挑战自我,尝试了皮划艇、滑雪、高空踩自行车、冰火桑拿、骑马等在国内未曾尝试过的活动,在赴芬兰多国交换生中表现卓越。小作者还牢记身为文化交流使者的使命,多次在芬兰高中、初中、小学开设中国书法、汉语、中国音乐讲座,其参演的芬兰语戏剧于2018年5月在芬兰国家大剧院演出。
作者简介
周徽音:2017.8—2018.6中国赴芬兰高中交换生,自小爱好阅读、写作,中英文写作能力俱佳,有多篇文章在报刊、杂志发表。《北极时间》全书20万字,是作者正式出版发行的首部作品。2019年4月被爱荷华青年作家写作营录取。
目录
我来自中国
Prologue:写在前面的话
我的名字
野狐谈禅:成为交换学生前要考虑的事
那些离开的交换生们
期中培训:再回首恍然如梦
似是故人来
芬兰高中(一)
三十个人的乐队
美术课
Wanhat
Endari年终培训
小周艰苦卓绝的奋斗史
回到最初的起点—志愿者周末
回国之后
城市行纪x自然游记
图尔库行纪
塔林二日
舟艇泛湖
彳亍冬林感官
追逐繁星的孩子
冰湖冬游
你是那拉普兰天空中的无与伦比
拉普兰之行
田园牧歌
坐海盗船去斯德哥尔摩
情迷波兰
吃喝玩乐:体验芬兰生活日常
夏日小屋
抓马记
丽塔的夏日小屋:芬兰东部摘莓老农
朋友,蒸桑拿吗
桑拿骚拿干货篇
晚秋初雪
家庭聚会
松鼠
食物
最后的野餐
有意思的芬兰语词汇
邻居家的茶话会
芬兰生存手册
换家庭的经历
遍插茱萸:节日与乡愁
我走遍赫尔辛基,只为了一个月饼
在芬兰过16岁生日
圣诞颂
确是故人来
长城餐厅的打油诗人
烟花迟到六小时
大魔王与终身侍卫
长在沙发上的爷爷
奇葩老人
闪烁的孤星
番外
自由枷锁
追寻

消极完美主义
附录:家书抵万金
爸爸给女儿的一封信
爸爸妈妈关于女儿二次交换的一封信
爸爸妈妈给芬兰第二个寄宿家庭的信
妈妈给芬兰第二个寄宿家庭妈妈的信
芬兰家庭给徽音的一封短信
芬兰妈妈的回信
芬兰妈妈给徽音的来信
序言
只是征行自有诗
——序《北极时间——中国赴芬兰高中交换生日记》
周柏
女儿徽音的《北极时间》要出版了,女儿交给我一个
任务:你来写几句前言吧。知女莫如父,但我还是觉得这
个差事不好使:往好里说吧,多少有点自卖自夸的嫌疑;
说不好吧,又有点曲里拐弯的做作,好像也对不起孩子“
崭露的才华”,还有孩子的信任和坚持。拖了好一段时间
才写了一个开头,给爱人一看,居然被她说了一通:推倒
重来。思来想去,终于放下包袱,索性以平实的心情和盘
托出。
(一)
做一名高中国际交换生,完全是孩子自主规划和选择
的项目。
在徽音还在初三时,我们就带着孩子接触了国际学生
交流协会(YFu),这个成立于1951年包括全世界50多个国
家的国际性非赢利教育文化交流机构,旨在增进国际间的
了解、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和学术交流,促进世界和平。每
一年都超过5000名学生参加世界各地的YFu交流项目。这是
一个有历史、有规模、也受人尊敬的交流机构。但我们没
有马上就做出决定,当时主要考虑孩子还没到项目规定的
十五周岁的年龄,半年后孩子被省内知名高中录取了,自
然也就没有重提这个项目。
没想孩子在高一学期快结束时,突然有了去当交换生
的想法,征求我们的意见。交换年的经历价值无非是开阔
视野,了解世界不同的文化,锻炼孩子适应多元社会的能
力,同时多学一种语言;但徽音的动机却让我们有点意外
,她的理由是去当交换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自由阅读
和写作,高中“极限式”的学习强度让她对未来有了一种
担忧:即使考上理想的名校又怎么样?在“阅历”上将来
还得去“补课”,不如趁自己年轻去当一回“独行侠”,
所谓“闭门觅诗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人家要的
是“征行”的“自由”和“自得”,而不是整天把青春年
华“困”在象牙塔里。而且她选择交换的国家不是热门的
美国、德国,而是名额最少而且是冰天雪地的“千湖之国
”芬兰—这是她从小对圣诞老人村、极光现象和皑皑雪地
有过幻想的美妙国度——有一种文艺女生的罗曼蒂克。
徽音的想法谈不上有多另类,但她的独立思维和对未
知世界的想象和强烈的好奇心,还是让我们开始重新认识
自己的孩子。所以,当孩子心意已决,我们是支持的,但
附加了一个小小的条件——这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她要用
自己的笔将这一段经历纪录下来,最好有一个自己的公众
号,我们也可以即时捕捉她的行踪,了解她学习与生活的
情况。
临行前我和爱人都恶补了一下欧洲和芬兰的历史人文
知识,发现关于芬兰的书籍少得可怜,特别是国人关于芬
兰的游记作品几乎是空白,就连三十年代大量出现的著名
学人、作家的欧行杂记都没有写到芬兰,网上能找到的居
然只有郭沫若的两首赞美诗和冯骥才老先生的一篇简短的
印象记,其余的则多是导游词式的零碎文章。心想说不定
徽音一年的学习还有意外的收获呢?——就写一本交换生
日记的书,从特定的视角帮助国人更详细地了解芬兰这个
国家的自然、地理与文化。这种的想法我们和徽音也交流
了,我们一致认为,这多有“国家层面”的意义啊,而且
这种交换生项目设立的初衷不就是担当“文化使者”吗?
我们只是将“使者”的任务落实到一个具体的书写计划上
来了。没想徽音欣然接受了,竟然还坚持了下来,几乎每
隔几天都有更新;即便没有新文章,孩子也会在公众号里
发一些“手帐”。而且每当新文推出来之后,她公众号的
“粉丝们”争相传阅,点赞连连,不少学生家长也一直在
“追”着读;关注她的公众号有没有内容更新,自然也成
了我们每天的“功课”。到规定回国之时,徽音的文章已
是洋洋洒洒的十多万字的容量。
《北极时间》共收录了徽音在2017—2018年作为中国
赴芬兰高中交换年期间的五十多篇文章,徽音自己做了一
个内容分类,取名为《我来自中国》《城市行记与自然游
记》《吃喝玩乐:体验芬兰生活日常》《遍插茱萸:节日
与乡愁》《番外》《附录:家书抵万金》五辑。书中有在
芬兰高中交换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既有对千湖
之国、冰雪王国优美自然风光的描写,也有对芬兰教育、
文化习俗(如食物、桑拿浴、夏日小屋等)的独特体验,更
有对中西文化差异性的体会及思考。可以说,《北极时间
》是孩子“码”出来的人生第一本书,是孩子作为高中交
换生的心路历程的真实纪录,成了孩子的一份沉甸甸的成
年礼。
(二)
“记事”是文学的一种最原始的功能,也可以说是文
学的“初心”,它无关技巧,却关乎时间和记忆、心灵与
建设。综览徽音的《北极时间》,可以谓之为记游散文。
我们常常对孩子说,“修辞立其诚”,要真实、真诚地说
出你的故事,让文字见证自己的人生。在《北极时间》里
,我想其主要的书写特点即为其真实性与亲历性。
……
更为欣慰的是,徽音身在异国他乡,对祖国有了一种
发乎内心的深深的眷念和真切的热爱之情,滋育了她浓浓
的“文化乡愁”情结,并自觉地承担起作为文化交流使者
的角色,使出了在国内所学的“十八般武艺”。徽音多次
在芬兰高中、初中、小学开设中国书法、汉语、音乐讲座
,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小先生”。徽音珍惜并积极参与
寄宿家庭的聚会和学校的各种交流和表演,出国前特意准
备的文房四宝、汝瓷茶具让徽音在当地家庭聚会中有了演
绎中国精深文化的机会;而中国丝绸等小件品成了芬兰寄
宿家庭成员和国际友人的最受欢迎的礼品,连结着一段段
感人的异国情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参演的芬兰语戏
剧还于2018年5月在芬兰国家大剧院演出;在当地学校举办
的年级毕业会上,她用流利的芬兰语演讲并送给校长一幅
自己创作的“桃李满天下”篆书横幅,全体师生齐齐为这
位唯一来自中国的文艺女生鼓掌,久久不息。这些珍贵的
画面,生动地见证了中芬两国民间的真挚友谊。
徽音在回国前还特别制作了一个“献给我的芬兰交换
年”的视频,不断切换的异域风情和孩子的生活场面,加
上孩子配上的最喜欢的背景音乐,让远在千里之外苦苦思
念的我们,看得热泪盈眶、情不自禁,有温暖、有感动,
但更多的是为孩子感到骄傲,恨不得马上将孩子揽在怀里
,给她一个紧紧的拥抱。
(四)
博尔赫斯说过,时间是唯一重要的。“北极时间”不
仅是一种地理与空间时分、文学与叙事时序,更是“心灵
时序”和“成长时序”。是特定的时间状态,让我们的孩
子接触并认识了更多更美好的事物;是发生的光阴故事,
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加勇敢和坚韧。感谢时间,是她让我
们的生命有了更丰满的“纪事”与“抒怀”;感谢时间,
让我们看见并亲历了诗和远方。
我在微信中看到女儿发过来的遇见极光时的视频,夜
不能寐,写过一首《如果你遇见了极光》的小诗,兹录于
此:
如果你遇见了极光
请纵情尖叫与呼喊
拥抱身边正在和你一样
守候的人,并流下感动的泪水
如果你遇见了极光
请仔细凝神与端详
调正内心所有感光的指数
幸福的人儿,你已靠近光芒之心
如果你遇见了极光
请练习祈祷与祝福
你正站在启示者的纬度
所有潜行的事物,它的原理光华闪烁
接受苍穹之爱,收藏好这人世间
不经意披露的玄妙之书
孩子今后的道路还很长,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规划上
完全取决于孩子的兴趣和努力。作为父亲,我只是一个陪
伴人,目送者。但我相信,前方有风景无数,等着孩子去
收获和拥有。
祝福女儿!
2019/2/26—28日东莞
(作者系一级作家、诗人。首届全国书香之家。)
导语
这是一个关于梦想、勇气、恒心、毅力、激情、国际影响力的故事,这是中国青少年在国际舞台上绽放的光华异彩。一年的交换生活转瞬即逝,但勤奋的小作者却用镜头和生花妙笔把它记录下来,并以一本书的样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书评(媒体评论)
《北极时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零零后”一代
大胆走出“舒适区”、探寻“新世界”的少年之勇、
少年之智、少年之觉。字里行间,有细腻的异域体验
和敏锐的诗性捕获,有国际化视野,有文化使命,更
有炽热的爱国之心,可以说,这是中国少年的一次文
化自觉之旅,一次放飞梦想的自由“壮行”。
——邱华栋[小说家、批评家、诗人,中国作家协
会书记处书记、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北极时间》是一位15岁中国少女周徽音的梦想
之作。当同龄人还在父母的温存中呢喃的时候。周徽
音告别祖国,踏上异国芬兰的土地。她用一颗敏感的
心体验、观察并书写这异国他乡的风俗、人情、文化
和历史。她天然有比较的视野,又有新生一代的开阔
和无畏。这是崭新的经验和表达,是在世界中成长和
生活的一代人的心声。
——杨庆祥[诗人、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副院长]
《北极时间》记录的,就是中国东莞的小女生周
徽音15岁时孤身一人,作为交换生在北欧芬兰学习、
生活的特殊经历。在《北极时间》中,我们看到的,
不仅仅是一个小交换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以及对千湖之国、冰雪王国优美自然风光的描写。更
看到了作者面对文化冲突、种族歧视等种种难题时的
非凡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在小作者精美的镜头和生
花妙笔下,我们和作者一道共同学会成长,学会感恩
,学会自律,学会自强。
——李国伟[一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
一个来自中国南方的少年,赴遥远的北欧游学,
这一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在《北极时间》这本
书里不难找到答案。作者徽音的笔下,事无巨细地描
述了自己在担任芬兰交换生期间的日常生活,包括但
不限于:如何以开放的自我面对陌生的社会及校园生
活?如何从文化多样性的视角去看待中西差异?如伺
度过不同的中国和芬兰节日?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和高
效的学习?如何在旅行中最深入地体验欧洲的城市与
自然?如何面对寄宿家庭和原生家庭的差异?无论是
日常生活还是写作本身,都彰显了作者缜密的思考和
独立的处事方式,推荐阅读。
——邱婧[文学博士,教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
者]
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完成一本十多万字的成长记
录,这本身是一场行为艺术。书中主要讲述了小作者
赴芬兰学习的所见所闻,但我们看到的却不仅仅是在
她眼中笔下的芬兰和在芬兰成长的她,更有一种超越
同龄的思想、见识、观察力,以及对自己周遭世界的
感受和情怀。我们看到,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是如
伺体味世界,以及她背后的父母,是如何用朴素却不
普通、简约却不简单的理念和方式,参与了她成长的
艺术。
周徽音是个爱阅读爱写作的女孩,她的文字充满
灵动气息,散发着超越自己年龄和阅历的深刻而迷人
的力量。
——戴潍娜[牛津大学毕业,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
者,中国社会院外文所学者、诗人]
精彩页
Prologue:写在前面的话

选择成为一个交换生是一个仓促而又酝酿了很久的决定。
2017年三月中旬的一夜,我平躺在宿舍的床上,直勾勾地盯着上铺的床板愣神。一年了,想要成为交换生的念头在头颅内从星星点点的火光簇成了势头正猛的焰火,热度四溅,随着我的神经和血液蹦跳着涌向全身。
它告诉我,如果现在不去,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你的青春只有这几年。
是的,我的青春只有这几年,我还没有被那么多的羁绊牵扯着往最安稳的方向走去,我该听从自己的心。
我不想把最美好的几年都花费在申请美国大学的路上。我知道我终将会走完这条看似没有终点的路,但现在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既然不想走大路,那就先开一条岔路吧。
我往火焰堆上狠狠地添了一把柴。
第二天早上七点,我打电话给妈妈,她问我考虑清楚了没有。我说,考虑清楚了。还等什么呢?我生在长在中国的南方,北欧是我一直向往的土地。那里有麋鹿雪橇,圣诞老人,极昼极夜和极光,还有冰肌如雪的、陌生的斯堪的纳维亚的人们。如果有机会,为什么不争取?

接下来像赌博一样紧凑的一个月开始了。我的决定掐在所有死线前,考试、体检、准备申请材料、找寄宿家庭,感觉像是在梦里,只顾着跟着一步步往前,而前进的方向却模模糊糊地看不清了。这样的感觉持续了很久,直到真正踏上了芬兰的土地,才时不时清晰一些。
夏校没上完就急匆匆走了,在家里花了几天时间收拾东西,从来没有这么集中地跟爸妈照这么多张照片,而跟很多人连告别的机会都没有。跟爷爷奶奶道别就出发去香港机场,奶奶攥着给我的零花钱姗姗来迟的身影印在了通过微信发送的照片里,她扶着墙懊悔的神情,扎眼,扎心。

一路上整个人还是愰神的状态,总感觉去芬兰这件事像是若即若离的恋人,让人感到甜蜜的同时困惑而摸不着头脑。我直视着前方发呆,余光瞥见车上其他乘客的嘴唇翕动着,东莞话和广式普通话像是欢快的深海的鱼吐出来的、装满着文字与情绪的泡泡,在空气中碰撞,不经同意便钻入我狭窄的耳道里,在其中拥挤、爆破与回响,然后便不知道又溜去了哪,除了在鼓膜上滞留些许时间的片段以外,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在过安检前跟妈妈道别时,我才稍微清醒了些,“去芬兰一年”这几个大字骤然逼近到了鼻尖,却因靠得太近而在视线中模糊了。是真的要去一个陌生的国度一年——我心尖忍不住颤了一下,连带着泪腺也颤抖了,但我没有哭。其一是因为我很酷,其二是因为一切依然感觉不真实,好像脚下踏着的是蓬松的白云。
Ⅳ 飞了十个多小时,我站在了赫尔辛基机场的地板上,一个人拖着三个行李箱往前走到YFU集合的地方,很多不同国家的交换生已经开始交谈了。
我走向人群介绍自己,“我叫周徽音,十五岁,来自中国。”
我看到他们脸上的惊讶和感兴趣的目光,这一切都感觉那么不真实。但我知道,我的交流年从此刻开始了。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极时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徽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71408
开本 16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4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46
CIP核字 2019068352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