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宋庆龄与她的生活侍从
内容
试读章节

1.委以重任

张苏平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依依不舍的神情:平心而论,他是实在舍不得把周和康从自己身边放走的。但是,为了选送优秀的管理人才到宋庆龄身边,他不得不百里挑一,把周和康选送出去!要知道,为寻觅合适的管理人员,宋庆龄副主席已两次亲自向组织上提出了要求。

1956年是宋庆龄工作非常忙碌的一年,仅从1月初到4月中旬,她就接连出访了印度、缅甸与巴基斯坦三个国家;参加了祝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六周年、前往波兰驻中国大使馆吊唁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波莱斯瓦夫·贝鲁特逝世等十多项外事活动;还在寓所接见了前来拜访的周恩来总理,会见了印尼共产党总书记艾地。这对时年63岁的宋庆龄来说,其疲惫劳累的程度可想而知。

就在宋庆龄副主席为国事忙碌的同时,担任中苏友好大厦保卫处纠察科小队长的周和康,接到了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张苏平的通知,请他尽快前去张的办公室,有要事相商。

周和康,一个浓眉大眼、英姿勃发、中等身材的小伙子。1925年农历10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镇傅家堤周家村的一个职员家庭;10岁时,其父逝世,顶梁柱倒塌,全家即刻陷入了贫困窘迫之境。周和康共有兄弟姐妹四个,最大的阿姐14岁,最小的阿妹与阿弟才分别为5岁与2岁。在舅舅的资助下,母亲硬撑着把周和康抚养到14岁,就再也无能为力了。年仅14岁的周和康只得从他就读的宁波市四眼石契初级中学肄业,在亲戚的帮助下,只身来到上海,进入位于上海建国中路326号的一家南货店当学徒。学徒期满后,当了名“跑街”(即如今的推销员),专为南货店推销瓜子、小吃等炒货食品。

1946年3月,机敏能干的周和康被上海四川中路70号一家美国人开的万国转运公司经理看中,进公司当了名外勤理货员,专事报关、运输与仓储。

1954年10月,这家外商企业歇业,周和康协助公司完成清理工作后,来到黄浦区运报行业委员会工作,时任组员。只干了三个月,他那忠诚踏实的工作作风、勤快熟练的业务能力,就引起了黄浦区运报行业委员会党组织的注意。1955年1月至1956年2月,他被组织上任命为中苏友好大厦保卫处纠察科小队长。

就在这时,周和康的人生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55年5月26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长话短说,且说周和康接令后火速赶到了中苏友好大厦,此时,张苏平副秘书长已在办公室等他了。

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是上海市人民委员会的重要部门。作为周和康的直接领导,已与周和康共事了一年多的他对周的为人与简历自是十分清楚:周和康有着多年外资单位工作的经验,懂英文,还会英文打字;更重要的是,周和康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不等周和康坐定,他就笑着说道:“小周,经组织研究,决定派你去一个十分重要的新岗位工作。”

“请副秘书长指示就是。”

“派你去宋庆龄副主席身边,担任管理员的工作。”

“这……”周和康万没料到组织上会派他去声名显赫的宋庆龄副主席身边工作,突然、激动、犹豫蓦然交织在一起,不由一时愣怔在那里。

“小周,怎么样?有什么想法吗?”

自从人党那一天,周和康就决定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了,所以现在再听张苏平这么问,他当即激动地站了起来,英俊的脸庞上清晰地写着忠厚与果断:“我坚决服从党组织的安排!”

“那好,明天,你就可以凭着组织开具的介绍信,去淮海中路1843号的宋庆龄寓所报到了。”张苏平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依依不舍的神情:平心而论,他是实在舍不得把周和康从自己身边放走的。但是,为了选送优秀的管理人才到宋庆龄身边,他不得不百里挑一,把周和康选送出去!要知道,为寻觅合适的管理人员,宋庆龄副主席已两次亲自向组织上提出了要求。

接受重任后,张副秘书长亲呢地拉着周和康的手,两人同坐在沙发上,把宋庆龄上海寓所管理人员的更替情况向周和康作了介绍。张苏平告诉周和康:如今他要担任的管理员,就是旧社会俗称的“跟班”。解放前,宋庆龄家中就有一个名叫谭明德的专职“跟班”。谭明德是孙中山家中早年的广州籍女佣谭老太太家的儿子,自从1942年春天起到宋庆龄身边担任“跟班”后,宋庆龄外出活动时他大多跟随其左右;1945年抗战胜利后,谭明德跟随宋庆龄从重庆来到上海,住在桃江路46号;解放后,谭明德因患肺病,不得不离开宋庆龄,被调往上海市政府大礼堂任服务员。谭明德因病去世后,他的女儿谭园因无人照管,过继给谭老太太于1927年介绍到宋庆龄身边工作的女佣李燕娥当女儿,从此谭园易姓为李园。此为后话。

谭明德调离后,宋庆龄又请原任孙中山副官的陆天麟为“跟班”。在新时代,“跟班”一称显然不合适,所以,陆天麟到宋家后,上上下下仍称他“老管家”或“陆副官”。遗憾的是,陆天麟做了没几年,也患上了肺结核。于是,陆天麟回家治病,由他的弟弟陆志辉前来顶替。

但是,陆志辉不是共产党员,而且不适合在一个国家副主席的身边从事如此重要的工作。经考虑,宋庆龄决定请党组织委派一位更为合适的人来寓所配合李燕娥,全面负责家中内务管理的工作。

就这样,周和康成为了组织上最为理想的人选。

……

P1-4

后记

2006年春天,我开始采写《宋庆龄与她的生活侍从》,并在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领导的介绍下,慕名登门拜访,先来到离我家最近的上海城,在上海市徐汇区天钥桥南路的周和康师傅的寓所,见到了周和康师傅。

因有了我前三本《宋庆龄与她的三个女佣》、《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与《宋庆龄与她的秘书们》的垫底,再加上海故居的支持,所以我当即得到了周和康夫妇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但毫无保留地向我敞开了心扉,还向我提供了大量的手稿与珍贵的照片,为我的这本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当年夏天,我利用休假,为撰写这本新作,第二次前往北京后海宋庆龄故居,见到了何大章主任。何主任向我介绍了安茂成师傅的家庭住址与电话。

令人遗憾的是,不知怎么回事,安茂成师傅不能接见我。

回到苏州家里后,没有绝望的我通过书信,向安茂成师傅去了两封信,再次诚恳地提出了我的要求,盼望得到他的支持与帮助。

2008年1月6日傍晚,我忽然接到了安茂成师傅从北京打来的电话,邀我去北京采访。9日我就携妻子一起乘坐快车,直达北京,找到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的安师傅家,见到了安师傅。

这套简朴的住宅,是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大女儿刘爱琴的住宅,后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分配给了安茂成一家居住,直到如今。

原来,安师傅已被病魔纠缠了近两年:2006年,他两耳软组织里长了两颗肿瘤,痛得他整日坐卧不宁,甚至在深夜里还不得不下楼来到大街上溜达;2007年夏天,就在作者前去采访他的时候,他正准备接受医院的手术呢。

这是一次令人惊心动魄的手术,主刀医生为安茂成整整做了四个小时,眼看手术全部完成了,安茂成还没醒来。医生说,如果再过25分钟病人还不醒来,就有生命危险了。也是好人有好报,就在安师傅一家为之心焦如焚的时候,安茂成师傅摆脱了死神的纠缠,醒来了。

现在,经过手术,安茂成的病情刚有所好转,就主动向作者发出了邀请,接受我的采访了。

采访时,安师傅还戴着助听器。但他掏心剖肺地向我倾吐着他最敬爱的宋庆龄首长生前留给他的一个个故事,表达着他对敬爱的首长的一片赤诚无私的爱。宋庆龄与安茂成及他一家之间深厚亲密的感情,深深打动了作者,好几次,我都情不自禁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在我采访结束的时候,安茂成师傅还无私地向我提供了不少珍贵的照片与手迹。

就这样,在两位老人的无私支持下,我终于完成了这套丛书中的最后一本;终于把几十年来在北京、上海两地寓所中在宋庆龄身边工作过的所有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基本上全都囊括进了四本系列丛书中;也终于基本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宋庆龄的光辉形象;还原了当时曾在宋庆龄身边工作过的女佣、卫士长、管理人员、绿化工、司机、厨师等人的真实工作情况。

抢救、挖掘、搜集、整理、撰写是项艰苦的劳动,我得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与生命赛跑。何况我还是一个纯粹业余的作者。但我想我还是值得的,因为我同时不但了却了我的一个夙愿,更为历史、为国家、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产。

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帮助支持我完成这本书的周和康的爱人李秀菊,感谢安茂成的爱人杨翠玲与他们的儿子安涛。若没有他们的理解与支持,这一笔笔极其珍贵的历史财富,很可能永远湮没在历史的谜团中。

但愿我的这套丛书能做到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后人,也无愧于自己。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在竖立宋庆龄的雕像时写的一首献给她的颂诗,来作为全文的结尾:  你以美丽、勇敢、坚贞,

为我们的时代增光。

你是艰难险阻中的一盏明灯,

胜利交响中的一部欢快乐章。

你尽管在安乐中生长,

选择的却是斗争道路——

优美,却永远不屈不挠;

温和,却像钢铁般坚强。

你那压制不住的精神力量,

比你的汉白玉雕像还要持久——

纯洁,不知疲倦;

无畏,始终一样。

是为记。

目录

1.委以重任

2.纪律严明

3.李姐之谜

4.平易近人

5.姐弟情深

6.赤胆忠心

7.情有独钟

8.姐妹情深

9.北京寓所

10.造反风波

11.廉洁奉公

12.亲如祖孙

13.恶作剧

14.同事友谊

15.慈母情怀

16.爱憎分明

17.忌讳细节

18.最后的歌

后记

序言

当我采访、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宋庆龄与她的三个女佣》一书于2003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并再版,在海内外广大读者中获得好评的时候,我就忽发灵感:能否将所有曾在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身边工作过的人们如卫士长、秘书、管家、厨师、司机、花匠等全部用文学的形式反映出来,然后通过他(她)们的回忆与追思,用大量琐碎、细微、真实的生活轶事与逸闻,还原一个血肉俱全、情感丰沛的宋庆龄的形象?

纵观所有记述宋庆龄的史书,几乎都是记载她一生为中国革命奋斗的工作经历,极少有反映她生活方面的内容。

这一灵感的闪现,使我既亢奋又犹豫。我知道: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除了需要耗费我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以对历史、对后人也对自己极端负责的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心采访与撰写外,更需要我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与时间赛跑!因为我清楚:仍健在的所有曾在宋庆龄身边工作过的人们已屈指可数,而且大都是八旬开外的老人了!

我是一个业余作者,时间于我特别苛刻。但为了抢在时间的前面,准确地挖掘出这些极其珍贵的文化史料,及时地抢救下这批极可能随时湮没于岁月长河中的革命历史遗产,我豁出去了。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整整五年的拼搏,我的目标基本实现了:第二部长篇报告文学《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于2004年1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第三部《宋庆龄与她的秘书们》于2009年1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第四部《宋庆龄与她的生活侍从》,也于今天同广大亲爱的读者们见面了!

在这部《宋庆龄与她的生活侍从》中,我以在宋庆龄身边工作了26年的原上海寓所的管理人员周和康、在宋庆龄身边工作了15年的北京寓所管理人员安茂成为主线,较全面地记叙了曾在宋庆龄身边工作过的上海、北京两地的厨师、花匠、司机等人当时的工作与生活情况,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件;全面地反映了周和康、安茂成等管理人员无私服从党的委派、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可歌可泣的工作态度与敬业精神。

这四本一套系列作品的完成,使我如释重负,喜悦无比,因为这套作品不但还原了一个血肉俱丰、情义双全的生活中的宋庆龄的形象,还使我体会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让我有机会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此,我除了要感谢所有接受、支持、配合我采访、撰写、出版这套作品的人们与单位外,更要感谢我所敬爱的宋庆龄奶奶。

宋庆龄奶奶,您将永远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内容推荐

本书以在宋庆龄身边工作26年的原上海寓所管理人员周和康与在宋庆龄身边工作15年的原北京寓所管理人员安茂成为主线,近距离地描述了宋庆龄真实的日常生活,并较全面地记叙了曾在宋庆龄身边工作过的上海、北京两地的厨师、花匠、司机等人当时的工作与生活情况,披露了一些当时视为国家机密的重大事件,揭开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宋庆龄宽厚仁慈、博大深远的伟人情怀和人格力量在其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辉。

编辑推荐

本书基本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宋庆龄的光辉形象,还原了当时曾在宋庆龄身边工作过的管理人员、绿化工、司机、厨师等人的真实工作情况,全面反映了周和康、安茂成等管理人员无私服从党的委派、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可歌可泣的工作态度与敬业精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宋庆龄与她的生活侍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汤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445585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9
出版时间 2010-01-01
首版时间 2010-01-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3.7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