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出现与崛起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在爬梳党史资料汇编、新闻从业人员自述或回忆录以及1949年之前的党报党刊的基础上,整理了一个由242位党报党刊管理层和一线记者编辑组成的报人群体。在对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年龄、籍贯分布、家庭出身、从业缘由等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物质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虽然上海时期、苏区时期、延安时期和解放区时期的报人不是简单的继承和延续关系,但是在为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组织建设、武装斗争服务的过程中,处理好了作为报人和党员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塑造了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形象。 目录 导论 “报人”释义及其分析框架 第一章 引进和借鉴:创党初期的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 第一节 创党前后中国的报业环境 第二节 创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镜像 第三节 创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报人的从业缘由 第四节 创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报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第五节 创党初期中国共产党报人的宣传观和职业观 第二章 调整与适应:中央苏区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 第一节 井冈山和赣南、闽西根据地红军的宣传活动和宣传队伍 第二节 中央苏区报刊的发展和报人群体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镜像 第四节 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报人的从业缘由 第五节 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报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第六节 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报人的新闻观 第三章 改造与固化: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 第一节 延安新闻业的勃兴 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镜像 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报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 第四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报人的新闻观和职业观 第四章 洗练与升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报刊的发展 第二节 解放区报人的主要来源 第三节 解放区报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 第四节 “流动办报”:解放区报人办报的基本模式 第五节 解放区报人进城办报 结论 附录 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基本情况表(192l-1949年)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书稿在对“报人”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中国共产党各个发展阶段报人群体的群像,细致地呈现了办报人的群体特征,以及他们在人口学意义方面的特征。以及办报人的新闻思想发展脉络,他们是如何协调专业办报与做好党的宣传之间的关系的。从而在报人个案研究盛行的当下,勾勒了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特征,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新闻思想演进的轨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出现与崛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志强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064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60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76 |
CIP核字 | 2019063045 |
中图分类号 | G219.2 |
丛书名 | |
印张 | 2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