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传统佩饰明清帉帨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明清佩饰“帉帨”研究为发端,从服饰文化和设计学角度,为读者描绘帉帨的渊源、明代帉帨、清代帉帨、帉帨的文化意蕴和影响因素等全貌。
“帉帨”通过物化的外在造型与表层符号,蕴含儒家“器以藏礼”的思想,展现个人审美与身份地位的表征;也是传递忠孝、自然崇拜、民族信仰等信息的载体,同时肩系着传播伦理教化的作用。“帉帨”是民用与官用的结合体,在时间跨度上具有传承延续性,体现相异民族文化间的兼容与统一。“帉帨”应用在百姓和皇家生活反映不同的造物美学,是中国人百年来生活状况、思想意识、审美取向的影射,传承物以载道,造物为人,物我和谐,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
目录
第一章 芳菲流年:“帉帨”的渊源
第一节 腰饰的历史溯源
第二节 “帉帨”命名与界定
第二章 简约精致:明代“帉帨”
第一节 明代“帉帨”考古出土
第二节 明代“帉帨”的形与用
第三节 明代“帉帨”的色与饰
第四节 明代“帉帨”的材与质
第五节 明代“帉帨”的时尚
第三章 奢华风气:清代“帉帨”
第一节 清代“帉帨”考古出土
第二节 清代“帉帨”的形与用
第三节 清代“帉帨”的色与饰
第四节 清代“帉帨”的材与质
第五节 清代“帉帨”时尚
第四章 素笺浮华:明清“帉帨”文化意蕴
第一节 明清“帉帨”民俗文化语意
第二节 明清“帉帨”民族文化诉求
第五章 氤氲潋滟:明清“帉帨”影响因素
第一节 经济繁荣滋生人欲奢靡风尚
第二节 社会阶级异动提供创作空间
第三节 政治礼制下服饰的流行时尚
第四节 文化碰撞与融合促形式多样
附录
附录表1 明代“帉帨”配饰“事件”考古出土情况及分布
附录表2 《金瓶梅词话》“帉帨”统计
附录表3 清代《皇朝礼器图式》“帉帨”整理:朝带
附录表4 清代《皇朝礼器图式》“帉帨”整理:吉服带/常服带
附录表5 清代《皇朝礼器图式》“帉帨”整理:行带
附录表6 清代“帉帨”图像资料收集
后记
导语
本书的研究对象聚焦在“帉悦”,它是一种系挂针筒、香囊、刀鞘、粉盒等随身小物件的佩巾,最早产生于腰饰,是先秦时期的腰带下垂装饰物。“帉悦”产生于少数民族,传播至汉族到广泛使用直至晚清时期。明清“帉悦”在造型、色彩、功能、配饰结构上有显著的特点,兼纳中原传统服饰文化与游牧民族文化。同时,本书探讨了明清“帉悦”文化内涵和政治、经济、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传统佩饰明清帉帨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惠娥//李坤元//邢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063543
开本 16开
页数 1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时尚娱乐-服饰搭配
图书小类
重量 374
CIP核字 2019134006
中图分类号 TS941.742.48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5
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