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暴力(思无所限)/人文与社会译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我们的时代或许可被成为“暴力时代”,因为无论是在书籍报刊、影视作品还是互联网中,都充斥着各种现实或虚构的对暴力的呈现。但我们所说的“暴力”到底是什么?它能为人们带来什么?它的界限又在哪里?伯恩斯坦试图在《暴力(思无所限)》中回答这些问题,通过考察施密特、本雅明、阿伦特、法农、阿斯曼这五位学者探讨暴力问题的著作,他深入分析并反思了他们对非暴力的重要性的论证,以及对特殊情况下的暴力的辩护。伯恩斯坦指出,并不存在判定暴力正当性的普遍标准,应对这个问题的可行方案,是建构允许自由公开的讨论,让个体意见得到表达和倾听的公众环境。 作者简介 理查德·J.伯恩斯坦(1932一),美国哲学家,社会研究新学院哲学系教授。写作范围涵盖诸多话题与哲学传统,包括美国实用主义、批判理论、解构主义、社会哲学、政治哲学、阐释学等,尤其擅长考察不同哲学流派与哲学传统之间的交织融汇。代表作有《根本恶》(2002)、《实用主义转向》(2010)、《暴力:思无所限》(2013)等。 目录 致谢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卡尔·施密特的困境 第二章 瓦尔特·本雅明:神圣暴力 第三章 汉娜·阿伦特:论暴力与权力 第四章 弗朗茨·法农对暴力的批判 第五章 杨·阿斯曼:摩西区分与宗教暴力 第六章 对暴力与非暴力的反思 注释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泽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暴力(思无所限)/人文与社会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国)理查德·J.伯恩斯坦 |
译者 | 译者:李元来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7508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03-01 |
首版时间 | 2019-03-01 |
印刷时间 | 201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62 |
CIP核字 | 2018205991 |
中图分类号 | D03 |
丛书名 | |
印张 | 9.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1 |
宽 | 14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