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人传(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此传记里的三人,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各自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或有病痛的折磨,或有悲惨的遭遇,或有内心的慌感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之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们的信心。贝多芬供大家享乐的音乐,是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米开朗基罗给后世的不朽杰作,是他一生血泪的凝聚。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里,描述了万千生灵的渺小与伟大,描述了他们的痛苦和痛苦中得到的和谐,借以传播爱的种子传达自己的信仰:“一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帝生存的人”;“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能有幸福存在。”
目录
译序
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托尔斯泰传
序言
罗曼·罗兰(1866—1944)是法国20世纪的一位杰出
的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在中国读者中享有很高的知
名度,原因是他的那部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
(1902—1991)早就在中国翻译出版,且颇受读者青睐。
罗兰的现实主义才华通过该小说的篇章强有力地显示了出
来。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者,罗兰的功绩在于他不仅以来自
人民和接近人民的知识分子的可爱形象与这一切相抗衡,
而且还表现了正是在这些普通人的身上所体现的真正的民
族精神。这些普通人包括克利斯朵夫的朋友、诗人奥利维
,他的姐姐、女家庭教师安多娜特,工人埃玛努尔,女仆
茜多妮,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人。后来,他把不同时期写
的三个传记——《贝多芬传》(1902年)、《米开朗琪罗
传》(1905年)和《托尔斯泰传》(1911年)——汇集成
一册,题为《英雄传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名人
传》。
罗兰打算通过这些传记来恢复20世纪文学崇高的人道
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的性格。该书描写了处
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
灵之美。罗兰认为他们不单单是天资聪颖的个人,而是一
些和自己的时代紧密相连并且用自己的艺术作品体现世人
所关心的问题的人。这一点特别清楚地表现在《贝多芬传
》中。罗兰笔下的贝多芬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具有广泛的兴
趣,他为法国革命的英雄壮举而欢欣鼓舞。罗兰写道:“
革命吸引着全世界和贝多芬。”所以,尽管贝多芬经受了
许多的痛苦:爱情希望的破灭,贫困,以及最后对于一位
音乐家来说是最致命的打击——耳聋,但是,在精神上,
贝多芬仍然坚强不屈,最后在欢乐的凯歌声中完成了《第
九交响曲》的乐章。
陈筱卿
导语
《名人传》是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人物传记作品,它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或译作米开朗基罗)(1906)、《托尔斯泰传》(1911)三部传记。被称为“三大英雄传记”,也称“巨人三传”。现已被选中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名著阅读。这本书也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精彩页
他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红色的阔脸庞,只是到了年岁老时脸色才变得蜡黄、病态,特别是冬季,当他蛰居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他额头突起,宽大。头发乌黑,厚实浓密,好像梳子都从未能梳通过,毛戗立着,似“墨杜萨头上的蛇”。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它的人都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会弄错其细微差异。由于两只眼睛在一张褐色悲壮的脸上放射出一道粗野的光芒,人们一般都以为眼睛是黑色的;其实不是黑色的,而是蓝灰色。这两只很小而又深陷的眼珠兴奋或激愤时会突然变大,在眼眶里转动,映出它们夹带着的一种奇妙真理的全部思想。它们常常朝天投去一抹忧愁的目光。鼻头宽大短方,一张狮面脸。一张细腻的嘴,但下唇向前超出上唇。牙床十分可怕,仿佛连核桃都能咬碎。右下颏有一个深深的酒窝儿,使脸看上去很不对称。莫舍勒斯说:“他笑起来很甜,交谈时,常带着一种可爱而鼓舞人的神情。与之相反,他的笑却是不对劲儿的、粗野的、难看的,但笑声并不长。”——那是一个不习惯欢乐的人的笑。他平时的表情很阴郁,似“一种无法医治的忧伤”。1825年,雷斯塔伯说看见“他温柔的眼睛及其揪心的痛苦”时,需要竭尽全力来忍住流泪。一年后,布劳恩·冯·布劳恩塔尔在一家小酒店里碰到他,他正坐在一个角落里,抽着一支长烟斗,双目紧闭,仿佛随着死神的临近,他越来越这样了。有个朋友跟他说话,他凄然地微微一笑,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谈话本,并用其聋子常有的尖声让对方把想要他做的写下来。——他的脸色经常变化,或是突然有灵感出现,甚至是在街上,会使行人吓一大跳,或是他正弹琴时被人撞见的时候。“面部肌肉常常隆起,青筋暴跳,野性的眼睛变得分外吓人,嘴唇发抖,一副被自己招来的魔鬼制伏的巫师的神态。”如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利乌斯·贝内迪克特说:“像李尔王。”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生于邻近科隆的波恩的一所破屋的可怜的阁楼上。他祖籍弗朗德勒。父亲是个既无才华又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个女佣,是厨师的女儿,第一次嫁给一个男仆,丈夫死后,改嫁贝多芬的父亲。
苦难的童年,缺少被家庭温馨呵护着的莫扎特那样的家庭温暖。自一开始,人生就向他显示出一场凄惨而残暴的战斗。他父亲想利用他的音乐天赋,把他吹得如同一个神童。四岁时,父亲就把他一连几个小时地钉在羽管键琴前,或给他一把小提琴,把他关在房间里,压得他透不过气来。贝多芬差一点因此而永远厌恶艺术,父亲必须使用暴力才能使他学习音乐。年少时的他就得为物质生活而操心,想法挣钱吃饭,为过早的重任而发愁。十一岁时,他进了剧院乐团;十三岁一时,他当了管风琴手。1787年,他失去了他崇敬的母亲。“对我来说,她是那么善良,那么值得爱戴,我的最好的朋友!啊,当我会喊‘妈妈’这个甜蜜的称呼,而她又能听得见的时候,谁能比我更幸福呀?”她死于肺结核,贝多芬以为自己也染上了同样的病,他常常觉得不舒服;除此以外,还有比病痛更加残酷的忧郁。十七岁时,他成了一家之主,担负起对两个弟弟的教育重任;他羞愧地被迫要求酗酒成性的父亲退休,后者已无力支撑门户:人家把父亲的养老金都交给了儿子,免得父亲胡花乱用。这桩桩件件的悲惨事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痕。他在波恩的一家人家找到了一个亲切的依托,那是他始终珍视的布勒宁一家。可爱的埃莱奥诺雷·德·布勒宁小他两岁。他教她音乐,并领她走向诗歌。她是他童年的伙伴;也许二人之间有了一种十分温柔的感情。埃莱奥诺雷后来嫁给了韦格勒医生,后者也是贝多芬的好友之一;直到最后,他们之间都一直保持着一种恬静友情,这可以从韦格勒和埃莱奥诺雷与忠实的老友之间的书信往来得到印证。当三个人都垂垂老矣时,友情更加地动人,而且心灵仍如从前一样地年轻。
尽管贝多芬的童年非常地悲惨,但他对童年,对童年呆过的地方,始终保存着一种温馨而凄凉的回忆。即使他被迫离开波恩,前往几乎度过了其一生的维也纳,在大都市维也纳及其无聊的近郊,他也从未忘怀过莱茵河谷以及他称之为“我们的父亲河莱茵河”的庄严的莱茵河,它的确是那么的活跃,几乎带有人性,仿佛一颗巨大的灵魂,无数的思想和力量在河里流过,没有任何地方比亲切的波恩更加美丽、更加威武、更加温柔,莱茵河以它那既温柔又汹涌的河水浸润着它浓荫掩映、鲜花遍布的堤坡。在这里,贝多芬度过了他的头二十年,在这里,他少年的心灵之梦形成了。那一片片的草原好像懒洋洋地漂浮在水面上,雾气笼罩着的白杨、矮树丛和垂柳,以及果树,都把它们的根浸泡在平静但湍急的水流中;还有那些村庄、教堂甚至墓地,也懒洋洋地睁着好奇的眼睛俯瞰着河岸;而在远处,泛蓝的七峰山在天穹里绘出昏暗的身影,山上已成废墟的古堡矗立着,瘦削而古怪的轮廓显现出来。他的心永远地维系在这片土地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梦想着再见到它,但始终未能如愿。“我的祖国,我出生的美丽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人传(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罗曼·罗兰
译者 译者:陈筱卿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57663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9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9-01
印刷时间 201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30
CIP核字 2018188912
中图分类号 K811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6
154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