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杨戏是清朝咸丰年间由贵州引入的,以巫祭傩仪活动为内容,以驱鬼逐疫、了愿纳吉、祈求平安为目的的原始戏曲。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壕杨戏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特征,也是綦江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稿的主要内容包括石壕杨戏的演出概述、演出的具体过程、主要特征及价值,并对石壕杨戏的发展、演变、演出的过程及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全面的介绍,把石壕杨戏的全貌展现给读者。
图书 | 巴渝戏剧活化石(綦江石壕杨戏)/民俗书系/华夏文库 |
内容 | 内容推荐 石壕杨戏是清朝咸丰年间由贵州引入的,以巫祭傩仪活动为内容,以驱鬼逐疫、了愿纳吉、祈求平安为目的的原始戏曲。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壕杨戏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特征,也是綦江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稿的主要内容包括石壕杨戏的演出概述、演出的具体过程、主要特征及价值,并对石壕杨戏的发展、演变、演出的过程及价值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全面的介绍,把石壕杨戏的全貌展现给读者。 目录 一 綦江石壕杨戏的历史渊源 1 地理、历史环境及居民构成 2 杨戏的传入和演变 3 代表性传承人 4 坛班其他成员简况 二 杨戏演出概述 1 杨戏演出供奉的主神 2 演出场地设置 3 服装道具、演奏乐器和面具 4 演出准备及程序 三杨戏演出的具体过程 1 灵官镇台 2 开场、撒帐 3 造盆、扫盆 4 开坛 5 开路 6 请神 7 领牲 8 点盆 9 贺戏 10 催愿 11 回熟 12 陪神 13 下察 14 勾销 15 送神 四 石壕杨戏的主要特征及主要价值 1 石壕杨戏的主要特征 2 石壕杨戏的主要价值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巴渝戏剧活化石(綦江石壕杨戏)/民俗书系/华夏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侯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8807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08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76 |
CIP核字 | 2018242989 |
中图分类号 | J825.719 |
丛书名 | 民俗书系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29 |
宽 | 153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