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适我无非新(杨善深小传)/广东现当代画家小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杨善深,广东台山县人。他是岭南画派名家之一,与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并称为“岭南四杰”。其创作中西兼取,注重写生,在继承“岭南画派”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另辟途径,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成为当代“岭南画派”主要代表画家。黎燕雄编著的《适我无非新(杨善深小传)》生动再现画家的艺术经历,以文字为主,穿插画家生活和艺术活动的照片以及作品,全方位介绍画家生平和艺术成就。

内容推荐

杨善深的画作众多,人生也跌宕起伏,多姿多彩。黎燕雄编著的《适我无非新(杨善深小传)》除了展示杨善深的艺术丰绩,还极力挖掘他与朋友肝胆相照、与学生情同父子、多次曲折寻根问祖等鲜为人知的故事,以期树立其血肉丰满、有情有义的学人形象。

目录

一 追梦时代

二 鹊起画坛

三 重要交游

四 肝胆相照

五 徒满天下

六 寻根之旅

七 追求创新

八 老而弥坚

九 杨善深谈艺术

十 杨善深画迹纵横论

附一 艺术年表

附二 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追梦是青春的标准,

不管身在何处,青春路上,成功的机会多的是!

这就是追梦。

以热情做动力,梦想做罗盘。

在高剑父的影响下,

杨善深接受新的艺术思想,寻梦京都。

他信心十足,

向全新的神秘世界出发。

远赴东瀛游历的他在京都探索与发现艺术的真谛,

充满活力的他,

就像年轻的油田,不可节制地喷发……

“吾道一以贯之”的侨乡小画手

“哇哇……”

1913年10月26日(民国二年,癸丑年,牛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广东台山赤溪镇象岭村一所小屋里传出婴儿呱呱坠地的清脆哭声,接着是一串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传来一阵狗吠声。

赤溪镇,潮涨之际,溪水与海水混合,呈现红色,故溪名为赤溪,遂为村名,古人赞此“鹤山环绕,赤水东流”(南宋成淳三年,即1267年的过溪五洞桥碑文)。它与珠海市隔海相望,旅外乡亲3.4万多人,比在家人口还多,是全国闻名的五邑侨乡中的侨乡。

这一声充满干劲的啼哭,出自华侨家庭杨凤书家里。十月怀胎后,其妻子李土娇(赤溪县田头村人)顺利产得一子——杨善深,乳名淼青,字柳斋,学名子江。

这是杨凤书的第一个孩子。年轻产妇苍白的脸上,漾起一丝疲乏的微笑,她用温柔而欢喜的目光默默地望着襁褓里的婴儿。伴随着小家伙的哭声,杨家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1913年,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年份:

1月19日,孙中山在上海国民党茶话会上宣传政党政治;

8月1日,广州独立失败,陈炯明逃往香港;

10月6日,国会受到恐吓,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俄、法、日、英、意等13围驻京公使照会外交部,承认袁世凯政府;

11月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

出生在动荡的20世纪初,杨善深的生命注定要多一份坚强的追求——或平凡,或出彩,或悲喜交加。

杨善深的父亲杨凤书十多岁便与同乡一道远赴南美秘鲁经营货物买卖,稍有积蓄便回乡建宅成家。

明清时候,地处东南沿海的赤溪镇就已经兴起了到海外谋生的潮流。这股谋生潮在晚清前后变得更加汹涌了:一是因为19世纪开始,为了生计,新宁(1914年改名台山)居民只好大规模结群出洋,到海外寻找出路。当时新宁等四邑地区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家里贫穷去亚湾(古巴),为求出路走金山。”可以说,这就是对台山地区居民热衷到海外谋生现象的最好解读。二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南洋、美洲各地经济持续发展,对劳动力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因此也吸引了四邑地区的许多居民抛家弃子前往淘金。

华侨早期出洋只是为糊口奔波,因此,多数是只身漂洋过海,不愿意偕同家眷,备尝离乡背井之苦。他们认为出洋只不过是“过番”去寻找命运的新出路,所以乡人都叫出洋为“出路”。他们计划赚了钱就衣锦还乡。

而杨凤书便是漂洋过海去找“出路”的淘金大队中的一员。

同时,客家人也很重视学风教育。早在杨善深出生前,私塾启蒙教育已经遍布整个赤溪镇。自然,象岭村也是学风鼎盛。无他,只因为客家人一直流传着一个古训——“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尚学风气甚浓。

好学的杨家子孙,自然是秉承了客家人的优良传统,崇尚教育。

“我也想去私塾学知识。”年少好学的杨善深,骨子里就有一种求新的欲望。

父母亲当然欣然让杨善深进入私塾接受国学启蒙教育。

杨善深每天都欢天喜地地背上小书包,到村里的私塾上课。在私塾里,他遇到了他一生的追求——美术。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些生动的古画。

同时,在儿子杨善深出生后不久,虽已稍有积蓄,但杨凤书自强不息,心中怀着一个伟大的梦:要为妻儿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这也是赤溪客家人在长期辗转迁徙中,养成的刻苦耐劳、坚毅刚强、勤劳善思、勇于创业、团结拼搏的精神。于是,他再次渡洋至秘鲁了。

因此,年幼的杨善深得以无忧无虑地留在家乡学习——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履端,是初一元旦;

人日,是初七灵辰。元日献君以椒花颂,为祝遐龄;

元日饮人以屠苏酒,可除疠疫。新岁日王春,去年日客岁……”

在知识的海洋里,杨善深激情高昂地熟诵着《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等。这些都是简单易懂的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却把他的眼界开阔了:里面有丰富的插图,生动而逼真。P1-3

序言

回顾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史,中国画的现代转型与“新国画”运动密不可分。发端于广东的岭南画派在这场“新国画”运动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为代表的岭南画派,以革命性、创新性的新思路,折衷中外、融汇古今,注重现实关怀、题材开拓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开启中围现代绘画的新风气,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

继“二高一陈”后,以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为代表的艺术家,更是把岭南画派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卓有成效地拓展了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使岭南地区迅速成为新中国美术教育基地之一,培养了许多影响21世纪中国美术进程的画家。他们继承和延续岭南画派的艺术精神,践行着创新和发展的道路,使广东成为中国美术教育与创作的重镇。

在对中国美术发展史的研究中,岭南画派一直是被关注的,但系统完整的广东现当代画家传记著述却较少见到。梳理这些画家的人生经历,再现他们的探索过程,总结他们的创作思想,对于推动广东美术创新发展,增强广东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编辑出版《广东现当代画家小传》丛书。

丛书根据艺术成就及社会影响力甄选了20多位现当代画家作为传主,以文学性的叙事方式讲述艺术家活动及经典作品背后的故事,使读者重回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岁月。丛书遵循从史到论,论从史出,通过文学家的艺术剪裁,注重罔绕史料开展研究,力求科学严谨地再现各位传主的生平经历、创作历程、学术贡献和历史影响。丛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大量由家属提供和从档案中查阅到的第一手资料更为珍贵。

对岭南近现代画家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是广东地域美术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丛书的出版将极大地丰富画家档案及文献资料,为广东画家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更好地促进广东美术繁荣发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适我无非新(杨善深小传)/广东现当代画家小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黎燕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岭南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254930
开本 16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5-08-01
首版时间 2015-08-01
印刷时间 201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2014163579
中图分类号 K825.72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60
172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9: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