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少版)/拓展阅读书系/成长书架
内容
编辑推荐

孙武编著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少版)》内容介绍:《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书中最杰出的两部。《三十六计》提出的计策,都是简单、具体、明确的,操作性非常强。原著中对于每个计策的解说,均借鉴《易经》和古代兵书的措辞方式,文字精简,内涵丰富,准确剖析了敌对双方力量对比的转化机制,含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孙子兵法》是公认的世界三大兵书之首(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宫本武藏的《五轮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其创作时间是春秋时期,作者是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35一?),字长卿,本来是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境内)人,后来到吴国,经伍子胥推荐,获吴王赏识,担任军事将领并屡获奇功。

内容推荐

孙武编著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少版)》内容简介:《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精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少版)》将两者合而为一,不仅对原文进行注释和讲解,还用古代战争及权谋故事进行举一反三的事例阐述,增强了趣味性,更加通俗易懂。

目录

第一篇 始计篇 

 不可轻易发动战争 / 3

 观五事而知胜负 / 7

 君主必须信任所用之人 / 12

 行兵打仗,就是施行诡诈 / 16

 战前预算胜负概率 / 20

第二篇  作战篇 

 不宜长期用兵 / 24

 将敌人之资为我所用 / 28

 激起士气方能胜 / 32

第三篇 谋攻篇 

 不战而胜为上策 / 36

 力不如敌时避其锋芒 / 41

 国君不宜干涉战事 / 44

 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 48

第四篇 军形篇 

 先求不败后求胜 / 52

 打败注定失败的敌人 / 56

 心存侥幸往往不能取胜 / 60

 势不可挡,才能取胜 / 63

第五篇 兵势篇 

 正兵对战,奇兵制胜 / 67

 出击敌人,动作要迅猛 / 72

 变化表象,调动敌军 / 75

 选择人才,为军队造势 / 79

第六篇 虚实篇 

 把敌人引到预定战场 / 83

 攻打敌人必定救援之地 / 86

 分散敌人的兵力 / 89

 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 93

 根据敌情变化而改变战术 / 97

第七篇 军争篇 

 以迂为直,不误军争 / 101

 有效利用指挥作战的手势

 和号令 / 106

 避开敌人的锋芒 / 109

 小心敌人的诡诈 / 112

第八篇 九变篇 

 权衡利弊,适时放弃 / 115

 将领有五个致命弱点 / 119

第九篇 行军篇 

 四种地形的处军之道 / 123

 观察敌情,透过现象看本质 / 128

 带兵行军要宽严并施 / 133

第十篇 地形篇 

 利用地形的六种原则 / 137

 六种战败,将帅有责 / 141

 地形不可忽视 / 145

第十一篇 九地篇 

 “争地”之内不要强攻 / 149

 深入敌国腹地时,军心更坚 / 153

 蒙蔽试听,隐藏意图 / 157

 置之死地而后生 / 161

 观察诸侯意图,谨慎结盟 / 165

第十二篇 火攻篇 

 火攻战效果显明,应择势而用 / 170

第十三篇 用间篇 

 间谍是取胜的关键 / 175

 原序 / 182

第一计 瞒天过海 / 183

第二计 魏救赵 / 186

第三计 借刀杀人 / 188

第四计 以逸待劳 / 191

第五计 趁火打劫 / 194

第六计 声东击西 / 196

第七计 无中生有 / 198

第八计 暗度陈仓 / 201

第九计 隔岸观火 / 204

第十计 笑里藏刀 / 207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 210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 213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 216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 218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 221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 223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 226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 228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 231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 235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qiào) / 238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 241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 243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guó) / 246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 249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 252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 255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 258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 261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 264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 267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 270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 273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 276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 279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 282

试读章节

渭南之战

渭南之战是曹操平定关中、击破韩遂和马超叛乱的一次战争。

公元211年,马超联合韩遂纠集了十万兵马,在关中起兵,反叛曹操。随后叛军据守潼关,准备以潼关为依托抗击曹操。八月,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抵达潼关。

曹操在潼关附近扎下营寨。经过仔细分析,曹操决定从正面佯攻潼关,吸引叛军的注意力,使叛军把兵马集结到潼关附近,从而造成河西兵力空虚。同时,命令横野将军徐晃和将军朱灵率领四千精兵从蒲坂津渡过黄河,在河西安营扎寨。随后,曹操率大军度过黄河,汇合徐晃、朱灵后,向渭水挺进。此时,马超等人见曹操已经绕过潼关,便带兵退到潼关以西的渭口集结,准备拦截曹操。

曹操率兵来到渭水北岸后,表面上挖掘甬道、设置鹿砦等,做出一副防守的样子,暗地里却架设浮桥,并趁夜晚分兵到渭水南岸扎营。九月,曹操率主力渡过渭水,之后安营扎寨,坚守不出。由于粮草问题,马超想要速战速决。但马超等人多次前来挑战,曹操并不迎战。无奈,马超提出割地求和的请求。曹操采纳了谋士贾诩的意见,决定假意接受马超的求和,同时找机会离间马超和韩遂的关系。

一日,两军阵前,韩遂与曹操相见。曹操与韩遂本来很早就认识,他们当年一起在京城为官。韩遂的本意是来商量割地请和的事情,同时请求曹操退兵的。可是曹操对退兵避而不谈,反而和韩遂东拉西扯,叙起了旧。韩遂听着很亲切,所以也没有表示出不耐烦的样子。韩遂不急,后面的马超却着急了。他不明白韩遂和曹操有什么好说的,而且看样子也不像是他在劝曹操退兵。

韩遂回来后,马超问他:“叔父,你今天和曹操说了什么,我看你们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好像十分亲热的样子。”韩遂说:“只是说了一些当年做官时的陈年往事。我看曹操没有提退兵的事情,我也就没有提。”马超听说韩遂没有提让曹操退兵的事情,便走了。同时,他心里对韩遂也产生了怀疑。韩遂也知道马超对自己产生误会了,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这时曹操又给韩遂写了一封信。马超听说之后,连忙跑到了韩遂这里问道“叔父,听说曹操给你写了信,他都说了些什么事?”韩遂说:“没有什么,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马超不信,韩遂便把信给他看。马超一看,这信确实只是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可是有几处关键的地方被人用笔涂抹过,看不清写的什么。马超见韩遂没有跟他解释的意思,于是对韩遂的疑心更大了。

此时的马超,处处防备着韩遂,却不料曹操突然对他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曹操先以轻骑兵出击,随后诱敌深入,又派重兵从两侧夹击敌军,最终大败马超、韩遂。  从大意上看,“连环计”就是使用多个计谋战胜敌军。在渭南之战中,曹操先是“调虎离山”,把河西的兵马调动到潼关;然后“暗度陈仓”,包括徐晃从蒲坂津渡过黄河和曹军渡过渭河;之后又用离间计离间了韩遂和马超的关系;同时还假意同意了马超的求和,“欲擒故纵”,没有把马超逼到绝路上。但是,“连环计”的关键在于让敌人自己互相牵制来削弱他们的实力。在渭南之战中,曹操通过和韩遂亲热叙旧和一封有涂抹的信等手段,成功离间了马超和韩遂的关系,使他们互相不信任,互相防备,最终消耗了实力,给了曹操可乘之机。所以,渭南之战的胜利,关键在于曹操对于“连环计”的运用。P279-281

序言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书中最杰出的两部。

“三十六计”又称“三十六策”,最早出现于南北朝。《南齐书.王敬则传》有“三十六策,走为上计”的句子,意为败局已定,退却才是上策。此后,这个说法广为流传。到了北宋,“三十六策”固定为“三十六计”。及至明末清初,有人根据历史上的线索,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编撰成《三十六计》一书。遗憾的是,此书编撰者到底是谁,已经无法考证。

《三十六计》提出的计策,都是简单、具体、明确的,操作性非常强。原著中对于每个计策的解说,均借鉴《易经》和古代兵书的措辞方式,文字精简,内涵丰富,准确剖析了敌对双方力量对比的转化机制,含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在中国古代兵书中,内涵最丰富的,并不是《三十六计》,而是《孙子兵法》。后者更博大精深,体系性更强,思维更严谨,对战争本质的挖掘更深刻。

《孙子兵法》是公认的世界三大兵书之首(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宫本武藏的《五轮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其创作时间是春秋时期,作者是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35一?),字长卿,本来是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境内)人,后来到吴国,经伍子胥推荐,获吴王赏识,担任军事将领并屡获奇功。

《汉书·艺文志》记载:“兵权谋家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看来,最初的《孙子兵法》并不是我们现在仅看到的十三篇,至少在汉朝时是八十二篇。根据史料,唐代流传的《孙子兵法》有三卷,其中十三篇为上卷,还有中下卷。有研究者认为,将八十二篇删节成十三篇的,是魏武帝曹操;更多研究者相信,十三篇出自孙武本人,是孙武草创,由弟子整理成书。

《孙子兵法》的诞生,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春秋时期及以前的战争极为频繁、残酷、多样,提供了大量案例;其次,孙武之前,已经出现了大量兵学理论成果,这为更优秀的著作作好了铺垫;第三,则归功于孙武个人的天赋与努力。

在中国历史上,孙子被尊称为“兵圣”,《孙子兵法》被尊称为“兵学圣典”,两千多年来,历代军事家无一例外地从中吸取营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孙子兵法》仍然发挥着作用,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人际关系以及经济管理等各个方面。

书评(媒体评论)

经典著作的优秀改写,在世界文化先进、关怀儿童阅读的国家,是一个不停止的现代做法,是一个很成熟的出版方式。

我们也可以很信任地让我们的孩子们来欣赏中国的这一套“新经典”,给他们一个简易走近经典的机会。——梅子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少版)/拓展阅读书系/成长书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春秋)孙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09961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2013190702
中图分类号 E892.2-49
丛书名 拓展阅读书系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