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农家/国学大观丛书 |
内容 | 作者简介 张云飞,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伦理学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 目录 第一章 以农立国——中国农家的历史定位 一、铁制农具的使用和都江堰的建成 二、井田制的瓦解和商鞅变法的成功 三、诸子争言农事和重农思想的确立 四、中国农家的出现及其历史命运 第二章 神农学派——中国农家的理论内涵 一、重农传统和农业管理 二、君臣并耕和民本主义 三、“农本商末”和重农意识 四、农业技术和生态农学 第三章 农本商末——中国农家的重农思想 一、“农本商末”的根据和理由 二、重农的措施和办法 三、抑商的实施和重商学派的抗争 四、“农本商末”的社会历史影响 第四章 顺天之时——中国农家的季节意识 一、“顺天之时”的生态学含义和规定 二、作为农业管理原则的“顺天之时” 三、作为生态农业原则的“顺天之时” 四、“顺天之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章 因地之宜——中国农家的土地意识 一、“因地之宜”的生态学含义和规定 二、作为农业管理原则的“因地之宜” 三、作为生态农业原则的“因地之宜” 四、“因地之宜”的价值和意义 第六章 存乎其人——中国农家的主体意识 一、“存乎其人”的生态学含义和规定 二、作为农业管理原则的“存乎其人” 三、作为生态农业原则的“存乎其人” 四、“存乎其人”的价值和意义 第七章 御旱济时——中国农家的灾害意识 一、“御旱济时”的生态学含义和规定 二、作为农业管理原则的“御旱济时” 三、作为生态农业原则的“御旱济时” 四、“御旱济时”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导语 今天,研究中国农家的产生、流变、思想和价值,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因此,我们要以中国农家思想为历史资源,为人类发展农业生产尤其是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文明尤其是生态文化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而不是简单地向传统农耕文明和传统乡土文明回归。 内容推荐 《汉书·艺文志》有言:“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农家以许行为代表,宣扬重农思想,参与百家争鸣。后来,经过稷下学派和昌氏门客两个发展阶段,农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农学和农学家群体中得以复活和延续。重农思想、民本主义、农业管理和生态农学是中国古代农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在考察农家的流变沿革、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本书重点探讨了中国古代生态农业模式的贡献和价值,尤其是从天时、地利、人力和御旱济时四个方面对之进行了说明;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农家思想的历史局限性。本书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历史上农家思想的原貌,为读者打开扇了解中国农家的窗口。农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丰富、深刻的历史借鉴,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的历史资源,有助于我们增强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当然,从“农家”到“农学家”的叙述存在着观念的冒险,有待时间的检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农家/国学大观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云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26850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19-11-01 |
首版时间 | 2019-11-01 |
印刷时间 | 2019-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18 |
CIP核字 | 2019055510 |
中图分类号 | F329.02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