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权力与社会变迁(红楼梦研究的当代命运修订版)
内容
内容推荐
晚清以降,《红楼梦》是20世纪中国最受重视的一部文学作品,它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精英发生了紧密性的知识性联系与碰撞。本书以《红楼梦》研究的当代命运探究变化社会中的文化符号,透过文本研究及其相关人物之命运、批判与论争来解读历史、社会、时代、管理与组织的多重镜像,分析不同阶段社会与政治的文化网络,文化权力与社会嬗变的知识谱系及其互动关系,梳理政治的跌宕起伏、研究话语与人物命运发生的紧密勾连,从思想行为层次深入探究中国的现代化,反思中国现代性的历程与经验。
全书内容丰富多彩,论证精到深刻。作者取用了详实的口述史料,系统梳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前有追溯,后有延伸,案例分析详尽细致,寓深刻的道理于清晰的阐释之中。
作者简介
陈辉,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行政管理系主任。博士(南京大学),博士后(复旦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南京智库联盟城市治理与政策分析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治理与公共行政、中国政府与政治、文化权力与社会变迁研究,曾在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所转载,承担多项基金项目。
目录
导言:探讨文化的权力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
四、分析的框架
第一章 文化的生长:《红楼梦》与红学
第一节 红学:关于一本书的学问
第二节 蔡元培与《红楼梦》
第三节 胡适与《红楼梦》
第四节 红学之争终归是学
第五节 毛泽东与《红楼梦》
第二章 文化的世家: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
第一节 德清俞氏
第二节 俞平伯与《红楼梦》
第三章 文化的挑战:两个“小人物”对俞平伯的挑战
第一节 “小人物”所写的两篇挑战文章
第二节 《文史哲》发表了“小人物”的论文
第四章 文化的领导: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
第一节 “小人物”的文章 如何被发现的
第二节 一封信的文本分析
第五章 文化的整合:《红楼梦》研究问题座谈会
第一节 “《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会议
第二节 对俞平伯的公开批判
第三节 全国文联、作协联席扩大会议
第四节 俞平伯公开检讨
第五节 微弱抗争
第六节 隔岸观火:胡适的看法
第六章 政治的文化:《红楼梦》研究批判
第一节 “评红”运动兴起的原因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运动的展开
第三节 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权力
第七章 市民的文化:《红楼梦》研究的多元回归
第一节 早春——红楼梦噩梦不再
第二节 俞平伯的平反与身后
第三节 众多当事人,一把辛酸泪
结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一、国家、社会与文化的互动结构
二、文化领导权与公共空间
三、从《红楼梦》看传统帝国的兴衰
四、现代国家治理的文化特质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以《红楼梦》研究的当代命运为案例文本,采用详实的口述史料、档案文献及大量公开出版的文献资料,通过与《红楼梦》研究有关的学者之命运、批判与论争来解读社会、历史、政治、管理与组织的多重镜像,研究文化权力与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反思中国现代性的历程与经验,探索中国崛起的文化动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权力与社会变迁(红楼梦研究的当代命运修订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62811
开本 16开
页数 3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32
CIP核字 2018103970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5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8: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