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桐城诗派述论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阐述桐城诗派的兴起之因和发展脉络,即第一章,桐城诗派概说。第二部分是依据桐城诗派的阶段性发展,以个案研究的方式论析每一阶段的发展成就和承转“源”“流”关系,即第二章至第六章。第三部分探析桐城诗派的独特风貌,包括创作特色和理论追求,凸显桐城诗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独具的特色意义,即第七章,桐城诗派的独特风貌。第四部分是总结,进一步论述桐城诗派在清代诗歌史上的影响力,即第八章,桐城诗派在清代诗歌史上的影响。
本书适合古代文学专业大中专学生和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前言
引言
第一章 桐城诗派概说
第一节 桐城诗派与枞阳诗派的关系
第二节 桐城诗派产生的原因
一、桐城地域文化:桐城诗派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桐城诗派形成的人文环境
三、明末清初的历史巨变,为桐城诗派兴起孕积了力量
四、诗人的交流与诗派的兴起、发展
第三节 桐城诗派的历史轮廓
一、桐城诗派之溯源
二、桐城诗派之开风气
三、桐城诗派之成派
四、桐城诗派之发展
五、桐城诗派之延续
第二章 桐城诗派溯源——龙眠诸子
第一节 骚雅汉魏合陶铸,协律唐宋穷乃工——方以智
一、书生·狂生·释僧
二、方以智诗歌的创获
三、方以智的诗歌风格
四、方以智诗学倾向及诗学观
第二节 年少才如不羁马,老来心似后凋松——方文
一、方文的诗歌门径
二、方文的诗歌风格
第三节 谁怜灵武麻鞋叟,老向空山拜杜鹃——钱澄之
一、钱澄之诗歌的意涵
二、钱澄之的诗学观念
第三章 桐城诗派发展——桐城津梁
第一节 桐城教谕——刘大櫆
一、刘大櫆的诗歌内蕴
二、刘大櫆的诗风
三、刘大櫆的诗学观
第二节 通孺先生——姚范
一、以唐人为宗
二、唐宋调和
第三节 津梁弟子
一、吴定
二、王灼
三、朱孝纯
第四章 桐城诗派宗主——姚鼐及其弟子
第一节 姚鼐
一、姚鼐诗歌的审美特征
二、姚鼐诗美的构成
三、姚诗的艺术渊源
四、姚鼐诗法思想
五、姚鼐在桐城诗派的领袖地位
第二节 姚门五子
一、同工非异曲,入格鲜歧趋——鲍桂星
二、手把金针亲说与,一编《昭昧》为君师——方东树
三、幻出云霞生古色,濯来江汉发奇光——刘开
四、姚莹
五、梅曾亮
第五章 桐城诗派延续——派外流响
第一节 程恩泽、何绍基、朱琦
一、程恩泽
二、何绍基
三、朱琦
第二节 曾国藩、吴汝纶、张裕钊
一、曾国藩
二、吴汝纶
三、张裕钊
第六章 桐城诗派余波——同光承风
第一节 晚清布衣——范当世
第二节 同光薪火——姚永概、姚永朴
一、姚永概
二、姚永朴
第七章 桐城诗派的独特风貌
第一节 才调与真性情并举
第二节 桐城诗钥:意气流转文法通诗
一、言有物
二、言有序
三、从苦吟到声音证入
第三节 陶铸众家自成面目
第四节 桐城诗旨
一、儒诗合一
二、山水风物之诗
三、思乡“客”绪
四、题诗
五、其他
第八章 桐城诗派在清代诗歌史上的影响
第一节 桐城诗歌散文化对清代诗坛的影响
第二节 桐城诗派对同光体的影响
一、同光体源于桐城诗派
二、真性情
三、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桐城诗派述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成//高田//周桂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629920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9
出版时间 2019-11-01
首版时间 2019-11-01
印刷时间 201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高职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64
CIP核字 2019245011
中图分类号 I207.227
丛书名
印张 15.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1: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