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浪漫密林(童话卷台湾篇大陆卷典藏本)/浅浅的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佳作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浅浅的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佳作丛书”中的一本,分为台湾篇和大陆卷,所选编的童话,皆为近年来涌现的精品,全方位展示了两岸童话创作的面貌,为读者提供一份可口的阅读大餐。此书最大的卖点在于它是两岸儿童文学的第一次集中展示,作品精中选优,值得永久珍藏。

内容推荐

本书选录了大陆和台湾的47位作家自1990~2005年创作的优秀童话50余篇。所选作品以童年的“浪漫”为主题,描写了与童真同在的想像力的美丽与奇特,天上与地下、植物动物、人与自然,全都插上了翅膀,在文字的密林间愉快舞蹈。作品优中选精,相伴孩子成长。

目录

大陆篇

推荐序:在幻想的密林里穿行/李蓉梅/1

车培晶

装在橡皮箱里的镇子/1

王一梅

猫的演说/12

王 蔚

假装月亮的圆斑/15

北董

纸爸爸/19

孙幼军

唏哩呼噜和丁丁/28

冯笑之

一张纸的幸福生活/40

吕丽娜

丁香小镇的菊奶奶/44

戎林

月光下的小汽车/51

汤素兰

住在摩天大楼顶层的马/54

冰 波

你赔我的呼噜/62

张秋生

易拉罐里的老鼠/68

杨红樱

世界上最棒的小房子/79

李丽萍

梦幻花园/83

李志伟

龙魂/88

肖定丽

奇异的碎蓝花布袋/105

李维明

住在电脑里的古怪男孩/113

范锡林

愁罗汉/120

周锐

拯救伶仃草/126

金波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133

徐德霞

狐狸养鸡/139

萧袤

驿马/142

萧萍

奔跑的灰点/148

葛冰

深夜的电话/156

熊磊

小鼹鼠的土豆/158

裴慎勤

克隆自己/164

杨老黑

小小吹面人/169

陈国先

今天不是愚人节/179

星 河

小彗星/189

跋:浅浅海峡一脉永连/王泉根/196

台湾篇

推荐序:幻想·童话·现实/马景贤/l

潘人木

长颈鹿的脖子/1

林 良

绿池的白鹅/6

严友梅

汪小小照镜子/10

郑清文

寒冬·天灯·母亲/13

马景贤

魔琴/28

李潼

水柳村的抱抱树/32

陈木城

遗失城/36

唐琮

外星客VS电视台/45

孙睛峰

偷时间的小人儿/52

管家琪

捉拿古奇台风/61

王家珍

小野猪的玫瑰花/71

黄秋芳

床母娘的宝贝/77

陈璐茜

房子离家出走了/89

林世仁

狮子影子去流浪/94

刘思源

水果王国选国王/102

林玫伶

小耳/108

张文哲

月光洞/117

赖晓珍

许愿龙要什么?/122

大头表哥的冰棒花/127

张嘉骅

何罗鱼/130

双头蛇/132

谢明芳

小熊的礼物/134

不喜欢/136

侯维玲

童话极短篇(6则)/138

卜 京

西元2903年的一次飞行/145

施佩君

月光下的愿望/155

兽和兔子的探险/157

跋:珍珠·玛瑙·水晶·珊瑚/桂文亚

 ——四册文字交响乐的诞生/159

试读章节

装在橡皮箱里的镇子

故事之一:再补100张票

橡皮镇远近闻名,这没错。但别人却很难找到它。为什么?

因为老镇长,就是那个叫老橡皮的人总喜欢把镇子藏起来。藏在哪儿?

藏在一只大橡皮箱里。

又有人慕名而来。是个修鞋匠,也背着一只箱子,但他的箱子远不及老橡皮的大。 

“啊,老橡皮,不,老镇长,总算找到你了,谢天谢地,可真不容易啊!”

老橡皮想躲开,来不及了——修鞋匠已经站在了他面前。“我非常忙,特别忙。”他说。

“你是特别忙,可我为了能到橡皮镇上逛一逛,已经马不停蹄地找了你30年了。”修鞋匠打开他的小木箱,里面装着好多破鞋,“你瞧,这些鞋都是我因为找你的橡皮镇穿破的,至少有100双。”

“好吧,就让你到镇里逛逛吧,”老橡皮被感动了,“不过,你得闭上眼睛。”

修鞋匠闭上眼睛。老橡皮打开了他的橡皮箱,把修鞋匠抱了进去。

橡皮箱里装的就是远近闻名的橡皮镇,啊哈,那真是个不同寻常的镇子!修鞋匠闭着眼睛东摸摸西捏捏,他的手一下捏到一条大狗的鼻头上,“呜汪!”大狗咬了他一口。大狗正在打瞌睡呢。这是中午,天热得很,橡皮镇的居民都在睡午觉,睡得昏天黑地,狗也犯困,狗睡觉时最讨厌有人打搅了。

“啊哈,这狗的鼻子是橡皮做的,这么有弹性,它的身子也是用橡皮做的吗?”修鞋匠继续摸着,摸到了房子,门,窗,房子里面的桌、床,还有电视、冰箱。最后他摸到了睡觉的人。“人也是橡皮做的吗?”他问。

“是啊。你轻一点儿,别摸醒了他们。女人就不要摸了。”老橡皮说。

“好,不摸了。现在我总算知道橡皮镇的人为什么个个都像芭蕾舞蹈演员,原来都是用橡皮做的呀,真是百闻不如一摸,我还知道你们橡皮镇是个名副其实的橡皮镇。”

修鞋匠逛累了,一屁股坐到小木箱上。“我就留在这儿吧,替你们修鞋,我还会修脚上的鸡眼和脸上的牛皮癣呐。”他说。  

“这恐怕不行。”老橡皮为难了。

橡皮镇早已人满为患,想在这里落户口的人多得很,有不少雕塑家、工程师想在镇上落脚,老橡皮都没有批准。

砰砰砰!修鞋匠用钉子把自己的双脚钉在了镇街上,说:“我的主意已定,答不答应我都不走了。”

老橡皮不高兴了,找来一把羊角锤拔修鞋匠脚上的钉子,没有拔动。修鞋匠钉钉子的时候涂了万能胶,那可是不好拔。

罢了罢了,既然人家如此诚心诚意,还认真什么呢?老橡皮在心里说。

老橡皮有个习惯,习惯在人们午睡时,扛着橡皮箱散步。这时的橡皮箱就像一只大摇篮,人们睡得更是香甜,而且绝大部分的人都做着与哺乳时期有关系的梦。据说经常做这类梦对人的健康有益处,所以老橡皮散步时总是将肩上的橡皮箱摇动得很有节奏,舒缓而浪漫,使人们的梦境更富于志趣。

现在,老橡皮是在火车站上散步。

“请上车。”列车长热情地说,“我来帮你扛箱子。”

“不,我在散步。”老橡皮说。

列车长吹响发车的哨子,但是火车的铁轮子好像粘到了钢轨上,纹丝不动。

“火车让你的橡皮箱迷住了。”列车长说,“你还是上车吧,坐火车散步也很有意思。”  老橡皮不想难为列车长便扛着橡皮箱上车了。火车这才轰然启动,铁轮子在钢轨上兴高采烈地滚动着。

“你得买2张票,橡皮箱这么重也得打票。”列车长说。

“好吧。”老橡皮从装在橡皮箱里的银柜里取出钱,买了票。……P1-3

序言

推荐序:在幻想的密林里穿行

如果人没有了幻想,世界会怎样?那就如同春天没有花开,夏日没有凉风,秋季没有果实。那就好像圣诞节没有了圣诞老人,乞巧节没有了牛郎织女。的确无法想像,失却了幻想,我们的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模样?

人类从来就不缺乏想像力,尤其是在童年时代。恢弘的想像力培育出了“童话”这朵瑰丽的文学奇葩。许许多多晶莹剔透的童话故事,陪伴了我们的成长岁月,帮助我们插上了幻想的翅膀,让我们无忧无虑地徜徉在幻想的森林里。

还记得吗?在外婆的火炉边,在妈妈的摇篮里,曾经听过的那些迷人的故事,比如,“从前,有一个国王……”,“在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居住着一群美丽绝伦的仙女……”每一个故事的进程都会展现出一片色彩斑斓的世界,都会让我们迷醉。这些故事大多是童话。

究竟什么是童话呢?简单说来,童话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具有非写实性,以幻想精神为主要审美手段,并实现某种愿望的满足。童话的源头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奇异诡怪、气势如虹的幻想,极度夸张、变形的叙述手法,以及拟人化的思维模式,奠定了童话的基本审美风格。而民间故事的天真、纯朴、温婉的风格,则为童话注入了清新的活力。

我们小时候所听过的童话,大多是民间童话。其中,脍炙人口的有《格林童话》。比如,《小红帽》和《灰姑娘》的故事,都是大众耳熟能详的经典。在民间童话时代,童话有一套叙事的固定套路,且多数是大团圆的结局。以《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为代表的安徒生童话,是“文人童话”的先驱。安徒生因而成为作家童话的代表人物。进入文人创作后,童话在主题、内容、叙事技巧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方向。童话表现的艺术空间向纵深拓展,开始面向无限广阔的社会现实。童话艺术因而走入了人生,走进了社会,具有了浓郁的时代特色和氛围。文人创作的童话具有多种类型,单就艺术风格而言,可分为“热闹派童话”、“荒诞派童话”、“抒情童话”、“哲理童话”等。

《魔戒》的作者托尔金提出了“童话故事”这一概念,以区别于“仙子童话”。他认为童话故事是关于人的故事,是关于人与神奇因素遭遇后发生的事情,以及对他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托尔金还提出了“第二世界”的概念。所谓“第二世界”,是由幻想创造出来的世界,它反映第一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那个现实世界),又不同于第一世界,是另一种“真相”。童话故事就属于幻想创造的第二世界,它除了应具备童话故事内在的一致性外,还要有怪异和神奇的因素,要把平凡的诗情和神奇的事情结合起来,把虚构与真实结合起来,使故事里发生的事情具有可信性,即“历史现在进行时”。还记得《魔戒》里那个叫中州的国度吧,那就是托尔金通过幻想创造出来的“第二世界”。《哈利·波特》里的魔法世界亦为托尔金所说的“第二世界”。

童话的本质特征是幻想。离开了幻想,童话就不存在。作家通过海阔天空的神思妙想,创造出一个离奇怪异而又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儿童神游其间,不仅获得了审美的愉悦,还能丰富阅读经验,提高艺术修养。童话的幻想性为儿童的想像力开辟了新的领域,儿童自己构造幻想,并用这些幻想更好地指导生活。

童话在娱乐儿童的同时,也启发儿童认识自己,促进儿童的人格发展。童话能引导我们去发现自己的个性和内心倾向,也暗示需要什么样的经历去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性格。童话明确表示尽管有坎坷,但一个人是能够获得美满结局的。只是他绝不能逃避危险,不经历可怕的斗争,艰难的拼搏,是不能获得真正的个性的,也不能获得最终的幸福。

童话还能给人心灵以慰藉,最终给人以希望。童话的结局大多是幸福、美满的,不管其间经历了多少曲折、艰难。这样的圆满结局让我们从想像中历经巨大危险,以及在深深的绝望中恢复过来,心情得以平静,信心得以重振,对未来充满希望……从这个角度讲,童话又是爱的礼物。

与提供心灵的慰藉紧密相连的是童话能满足人的愿望。托尔金认为,“童话故事从根本上不是关注事物的可能性,而是关注愿望的满足性。”童话就像一面明亮、神奇、深邃、美丽的镜子,映照出人们内心世界的各种波澜、欲望、困惑和诉求。人们在第一世界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在这里都会变成现实,比如,在天空中自在地飞翔;成为梦想中的英雄人物;拥有超自然的拯救世界的能力等。童话故事是“精神探索”,根据人的内心来推测生活,最能栩栩如生地表达人自己的愿望。

有人说童话给人提供了一个逃避的空间,是不敢面对;现实的弱者的庇护所。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显然没有意识到童话对人心理的治疗作用。虚拟的童话世界并不意味着对生活的拒绝,而是意味着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童话不仅仅是给儿童看的,有的童话也是写给成人的。比如,《小王子》和《小飞侠彼得·潘》等。

本书所选编的童话,皆为近年来涌现的精品,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份可口的阅读大餐。让我们插上幻想的翅膀,在幻想的密林里自由穿行吧。

     

推荐序:幻想·童话·现实

创作童话是为孩子写幻想故事,重视趣味性和想像。

幻想和现实之间,有一道我们看不见的墙。童话就是在现实和幻想之间穿梭所得到的产物。由于童话故事的真真假假,引人入胜,产生很大的想像力,所以让孩子产生浓厚的兴趣。

至于童话的功能,童话作家像一个寻梦人,在幻想和现实广大的空间游走,不断地为孩子写作。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吉安尼·罗达利认为,童话是一切假设的居住地,可以给我们钥匙,帮助我们找到通往现实的新途径;童话可以帮助儿童了解这个世界并赋予他们估价世界的能力。因此,认为写幻想故事是件有用的工作。

另一方面,童话虽然是“真真假假”,但绝不再是骗小孩子的故事。

自从《柳林中的风声》后,童话创作已走出格林和安徒生童话模式,有了所谓现代幻想童话。从文学创作或主题方面,有了一种新类型,从童话可以探索人生种种问题,从童话趣味刺激想像力,给孩子提出问题去思考,而不只是好玩。瑞典儿童文学研究教授玛丽亚·尼古拉叶娃在韦苇所著《世界童话史》序文中说:“童话最重要的功能不是教育功能和认知功能,而是向童话读者提出我们确实存在的问题。要特别指出: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当代童话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具有开放性的结尾,让读者自己动脑筋,就童话所提出的问题去寻找答案,自己去分辨善恶,其间最重要的是要让读者懂得世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的道理。

从学者的谈话,可以了解童话“寓虚于实,寓实于虚”,虽然真真假假,童话绝不是骗小孩的故事。像《天方夜谭》里的魔毯,《西游记》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过去被认为是神话奇谈,但现在人类登陆月球,直奔太空其他星球,许许多多的不可能,如今都已成真而不再是空想,幻想已成事实。童话对促进儿童思想成长有极大的帮助。

在童话内容方面,童话是超时空、超自然,是一个有情世界,所以桌子会走路,椅子会跳舞,厨房里的锅和碗筷等厨具会玩游戏。小草小花会哭会笑。两只大白鹅会像人一样思考、了解对方化解误会。当然,月亮像小船,星星会眨眼儿……有些看起来似乎很“荒唐”。因此在编辑类似童话选集时,由于认知不同,可能有人说:“这不是童话。”也有人说:“那不是童话。”所以编辑起来有些两难。

桂文亚女士所编的“童话卷”中,收录了32篇童话,因为没有“编年史”限制,同时,为了呈现新一代童话作家的作品风貌,尽量不和以上两个童话选集重复。但从“童话卷”中,仍然可以一窥台湾童话创作的整体面貌,从作者来看,有世代交替现象;从童话作家的作品内容来看,年轻一代的童话作家有一股冲破传统创作的力量,引导台湾童话创作迈向现代童话新的里程。

新一代的童话作家的作品,不但多元性而且富有向现代童话的挑战性,如孙晴峰、张嘉骅、林世仁等人的作品。管家琪的作品重视无限的想像。陈璐茜自写自画,从美丽的画面表现自己的作品。林世仁是写童话、童诗的能手,在内容和形式上追求的是新与奇。赖晓珍讲求好看有趣、富有启发想像的作品。张嘉骅创作童话是涵载文化涵义的语言游戏。其他童话作家,如i、京、侯维玲、王家珍、林玫伶等人,都有充沛的创作力,在“童话卷”中,因为数量有限,一时或许看不出这些年轻人的功力,不妨看完“童话卷”后,再看看他们的作品集,就会知道所言不假。

说了半天,不谈童话理论,只谈童话味儿在哪里,或许可以帮助读者欣赏出“童话卷”中的作品。儿童文学作家林良先生说过一个小故事,可以让我们体会出所谓的童话味儿。

童话作家:“我闭上眼睛,就看到汤匙掉到一个冒热气儿的池塘里。”

太太说:“快吃饭。”

童话作家说:“两根筷子在商量怎样‘救’它。”

太太说:“快吃饭吧!你简直是在那儿编童话。”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如何欣赏童话之“妙”处,就像在于一个“救”字;如果故事中不用“救”而用“夹”字,这个小故事就索然无味了。因为“救”是把筷子看成了有生命;“夹”只是一个动作,没味儿。欣赏童话是不是有童话味儿,就像小故事中一个“救”字。用童心,把宇宙万物都看成有情世界,才会尝得出童话味儿!

后记

浅浅海峡 一脉永连

一道海峡,将祖国大陆与宝岛台湾分隔为两岸。但这道海峡是浅浅的,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血脉渊源,从甲骨文字传承下来的共同的历史背景、忧患经验、荣辱记忆、人文创建,连同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磅礴气象,是如此紧密地将两岸同胞连结在一起。

此刻,当我伏案撰写这篇文章之时,正值2006年春节前夕,我在电视上看到两岸“春节包机”已从1月20日起,频频穿梭于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台北、高雄之间。我不禁回想起1994年、1998年、2001年,三次飞越海峡,与台湾儿童文学界、出版界、教育界的朋友们交流访问的难忘日子。我曾到过台北、基隆、宜兰、花莲、台东、屏东、高雄、台中;探访过日月潭、太鲁阁、基隆夜市、淡水海滨、垦丁公园、台东布农族山寨以及台湾最南端的鹅銮鼻;与林海音、林良、林焕彰、林文宝、潘人木、马景贤、桂文亚、谢武彰、杜荣琛、方素珍、薛林、邱各容、陈卫平、沙永玲、李潼、陈木城、林武宪、洪文琼、洪文珍、洪志明、杜明城、陈正治、管家琪、王淑芬、张子樟、傅林统、陈启淦、夏婉云、徐守涛、沙白等台湾儿童文学工作者交流座谈,切磋探讨;我还曾为台东师范学院(今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们开设过儿童文学课程。在我的书房里,有整整两大书架的台湾儿童文学论著与作品,这些书籍全部都是台湾作家学者赠送的——此生有幸结缘儿童文学,使我有机会亲历与见证了海峡两岸儿童文学自1989年首度交流以来的几乎全部重要活动。同时,经过我的努力,北京师范大学还于1999年9月、2004年10月,成功主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儿童文学教学研讨会”、“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交流15周年学术研讨会”。海峡毕竟是浅浅的,两岸儿童文学在交流中相识相知,相交相融。两岸儿童文学有着共同的以文学育人、树人、立人的目标,有着源于同一文化母体的同质互补的艺术特色、语言风格和审美追求。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史已经验证:两岸的文学交流最早是从儿童文学开始的,而最能走到一起的也正是儿童文学。

进入21世纪,两岸儿童文学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所有这些变革与变化,不但带给大陆新世纪文学包括儿童文学新的思想内涵、新的题材内容、新的描写对象,同时也使大陆新世纪文学包括儿童文学的作家队伍与创作生产方式及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儿童文学新人、新作、新观念、新思维的涌现尤为醒目。今日大陆儿童文、学界,除了我们熟知的金波、孙幼军、樊发稼、高洪波、束沛德、圣野、张秋生、张继楼、葛冰、吴然、尹世霖、王宜振、刘先平、乔传藻、蒲华清、张之路、金本、北董、徐德霞、曹文轩、秦文君、沈石溪、班马、董宏猷、白冰、梅子涵、周锐、祁智、冰波、常新港、彭懿、彭学军、薛卫民、邱易东、汤素兰、徐鲁、薛涛、韦伶、张品成、玉清等外,那些“70后”、“80后”以及在“低龄化写作”中涌现的年轻作家,也正蔚为壮观地加盟到儿童文学界,有的已成为当今大陆儿童文学最红火的作家,收入我们这套丛书的作家名单就有:杨红樱、王一梅、林彦、殷健灵、张国龙、谭旭东、李东华、三三、罗英、萧萍、杨老黑、黑鹤、王立春、熊磊、高凯、涂明求、商泽军、安然、依然、湘女、张留留、黑可可、莫问天心等。这批新生力量与前几代儿童文学作家相比,具有明显的知识优势、信息优势与资源优势,对文学与儿童文学的理解、感悟及创作姿态、写作风格也明显地体现出这一代人的特色与个性。作家队伍的多重性、创作手法的多样化、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以及正在大陆悄然兴起的民间“儿童阅读”“亲近母语”运动,已使今日大陆儿童文学呈现出新的景观与美学特色,使人产生一种新鲜甚或“陌生”之感。我们相信,进入21世纪的宝岛台湾儿童文学,也同样会有新元素、新观念、新变化。值此新世纪初叶,选编一套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的新作品丛书,让两岸广大少年儿童与儿童文学界互相熟悉、把握、感受双方的儿童文学新产品,这是十分及时、完全必要的。这对于丰富两岸少年儿童的精神食粮,加快两岸儿童文学交流,进而促进新世纪中华民族儿童文学的发展繁荣,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与作用。进入新世纪,中国正由儿童文学大国走向儿童文学强国。海峡两岸的儿童文学工作者包括创作与评论、作家与编辑、教学与研究,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形成合力,为把中华民族儿童文学事业真正做强做大而共同努力!

浅浅海峡,一脉永连。是为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浪漫密林(童话卷台湾篇大陆卷典藏本)/浅浅的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佳作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桂文亚//王泉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34710
开本 32开
页数 3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11.875
印次 2
出版地 江苏
211
14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