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悬象著明(汉代文物中的吉祥文化)/汉学大系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吉祥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并且不断丰富和发展,构成了传承有序、与时偕进、系统多元、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两汉文化的繁荣与艺术的进步,使人们得以会意出各种各样的吉祥物来,并把它们以多种形式绘刻于不同载体上,使其流传至今。在华夏各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含有吉祥意味的图像一直出现于各种遗迹、遗物上。商、西周青铜器、玉器等器物纹饰中,许多沟通天、地、人的神灵如龙、凤等已经含有明确的吉祥寓意,这时期的器物上已有“吉”“大吉”“弘吉”“吉羊”等吉祥文字。两汉至魏晋南北朝,大量的吉祥画像出现在各种遗迹、遗物上,形成中国历史上吉祥画像的第一个兴盛期。本书共分八个章节,分别对汉代的吉祥观、两汉以前的吉祥文化、汉代对吉祥文化的传承、吉祥文化的寓意等进行研究,既有横向解析,又有纵向探源,力图给汉代吉祥文化一个宏观意义上的把握。
目录
导言
一 吉祥、祥瑞及吉祥文化与祥瑞文化
1. 古人对吉祥、祥瑞的释读
2. 吉祥文化与祥瑞文化
3. 怎样才能使吉祥瑞应“自至”
二 汉代以前的吉凶观念与吉祥文化
1. 原始社会的宗教信仰与吉凶观念
2. 夏、商、西周时期的吉祥文化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吉祥文化
三 两汉时期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吉祥文化
1. 帝王祥瑞与皇室贵族的吉祥文化
2. 官僚士大夫、豪强地主的吉祥文化
3. 民间的吉祥文化
四 汉代吉祥文化中的吉祥瑞应
1. 吉瑞植物
2. 吉瑞动物
3. 吉瑞人物
4. 吉瑞器物
5. 其他吉祥瑞应
五 汉代文物中的吉瑞画像
1. 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吉瑞画像
2. 墓室壁画中的吉瑞画像
3. 铜器上的吉瑞纹样
4. 瓦当上的吉瑞纹样
5. 丝织品上的吉瑞纹样
6. 漆器上的吉瑞纹样
六 嘉瑞“五灵”
1. 关于“四灵”“五灵”
2. 麟
3. 凤
4. 龟
5. 龙
6. 白虎
七 汉代吉祥文化兴盛的社会文化背景
1. 神灵信仰与吉祥文化
2. 阴阳五行与吉祥文化
3. “天人感应”与吉祥文化
4. 谶纬神学与吉祥文化
5. 神仙思想与吉祥文化
八 汉代吉祥文化的流播赓衍
1. 象征天命、君德的祥瑞的流播赓衍
2. 官僚士大夫在吉祥文化流播赓衍中的作用
3. 吉祥瑞应及其纹样的流传与流变
4. 吉祥图案及表现手法的流传与流变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导语
随着国家对考古文物研究的提倡,图书市场也涌现出不少此类书籍,但在考古的技术和文物的审美基础上深入研究其背后的中华文化与哲学内涵的还在少数。本书则运用“二重证据”法,以扎实的考古资料和翔实的文献资料,勾勒出汉代吉祥文化的雏形及其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特性、本质和规律,并揭示背后的“象”的哲学内涵。可谓研究中国文化比较成功的跨学科著作。
精彩页
中国的吉祥文化萌芽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已出现有吉祥意味的图画,彩陶、岩画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从那时起,在华夏各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含有吉祥意味的图像一直出现于各种遗迹、遗物上。商、西周青铜器、玉器等器物纹饰中,许多沟通天、地、人的神灵如龙、凤等已经含有明确的吉祥寓意,这时期的器物上已有“吉”“大吉”“弘吉”“吉羊”等吉祥文字。春秋战国的器物如丝织品、瓦当,是这一时期吉祥图像的主要载体。两汉至魏晋南北朝,大量的吉祥画像出现在各种遗迹、遗物上,形成中国历史上吉祥画像的第一个兴盛期。
汉代吉祥画像主要附着于汉代的建筑壁面和遗物表面,包括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丝织品、铜器、陶器、瓦当、漆器、玉器等十多种,它们是汉代吉祥画像的主要物质载体。这些载体多出于汉代的墓葬。汉代人希冀死后在各种神灵的护佑下能够辟邪消灾、羽化成仙,享受安逸富足的生活,从而进入一个“天人合一”、祥瑞纷呈的世界。因而,凡能够驱魔逐疫保佑灵魂安息者、能够引领成仙长生不老者、能够庇护家族旺盛子孙繁衍者,总之,凡是能给家族带来福祉者,如“四灵”、羊、鱼、九尾狐、三足乌、伏羲、女娲、西王母、东王公、羽人等,皆被当作刻画的题材。由于质量、体量和用途的不同,不同汉画载体所保存的吉祥画像信息量也有所不同。其中画像石、画像砖的吉祥画像数量多,内容丰富,是汉代吉祥画像的主要载体;铜镜、瓦当、壁画次之,也载有一定数量的吉祥画像;其他如帛画、漆器、陶器、玉器等则相对数量较少,但也是研究汉代吉祥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料。
汉代吉祥画像由于其载体不同,构图也不尽相同,在瓦当画中它们往往单独成画,在壁画、画像石、画像砖、铜镜等画像中它们往往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组合在一起,以象征不同的吉祥寓意。同在汉画像石中,由于地区的不同,其构图也有差异,在南阳汉画像石中由于其画面一般都比较疏朗,吉祥画像往往单独成像;在山东、苏北等地的画像石中,吉祥画像往往与各种物象并出,组合成寓意复杂的吉祥图案。
吉祥画像由于朝代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宏观上,由于吉祥画像种类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同一吉祥画像在不同时代其吉祥寓意也有所不同。微观上,龙、凤、龟、麟等是贯穿整个古代社会的吉祥物。门扉上辟邪的兽面纹,在商代为饕餮,在汉代为铺首衔环,在明清则为虎头环。汉代的吉祥画像以像寓意,以意构像,寓意丰富,品类众多,构思巧妙,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特别是西汉中期以后,由于神灵信仰融入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谶纬神学和神仙思想之中,导致具象的吉祥画像大量涌现。这些吉祥画像表现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和氛围、一种天瑞地应的寓意。括其种类有植物、动物、人物、器物以及文字、纹饰等。汉代奉行“敬天法祖”的基本信仰,“敬天”导致自然吉祥物的大量出现,其中主要是动、植物吉祥;“法祖”导致众多吉祥人物的出现,在“敬天法祖”的过程中导致器物吉祥、语言文字吉祥的增多。
汉代祥瑞的种类杂沓纷繁,古人对它们的分类方法略有不同。汉代把祥瑞按地理空间位置进行分类,分为天瑞、地瑞、地表之瑞。如《白虎通》就将祥瑞分为天之瑞、地之瑞、文表之瑞、草木之瑞、鸟兽之瑞、山陵之瑞、渊泉之瑞、八方之瑞(参见班固等撰: 《白虎通》卷三上,《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新1版,第144—145页)。《古微书》把按照地理空间位置划分的方法进一步明确,将文表之瑞、木之瑞、鸟兽之瑞、山陵之瑞、八方之瑞、渊泉之瑞六类瑞物,概括总结为“旁流四表”类。《春秋感精符》曰:“王者上感皇天,则鸾凤至,景星见;德下沦于地,则嘉禾兴,醴泉出”,“王者德洽于地,则朱草生,食之令人不老。王者德泽旁流四表,则白雉见。王者德化旁流四表,则麒麟游其囿。”(乔松年辑:《纬捃》,上海古籍出版社,《纬书集成》,1994年)概念更加明确。《白虎通》与《古微书》的分类方法是一样的,就是将祥瑞大致分为天之瑞和地之瑞。唐代则将祥瑞分为嘉瑞、大瑞、上瑞、中瑞、下瑞等五个层次。所谓嘉瑞,即言麟、凤、龟、龙、白虎者。晋杜预《春秋左传·序》曰:“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孔颖达疏:“麟、凤与龟、龙、白虎五者,神灵之鸟兽,王者之嘉瑞也。”(《春秋左传正义》卷一,《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清阮元校刻本)《唐六典·尚书礼部》曰:“凡祥瑞应见,皆辨其物名。若大瑞(大瑞谓景星、庆云……海水不扬波之类,皆为大瑞)、上瑞(谓三角兽、白狼……鸡趣璧之类,皆为上瑞)、中瑞(谓白鸠、白乌……草木长生,如此之类,并为中瑞)、下瑞(谓秬秠、嘉禾……冠雀、黑雉之类为下瑞),皆有等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悬象著明(汉代文物中的吉祥文化)/汉学大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保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75277
开本 16开
页数 4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1
出版时间 2023-03-01
首版时间 2023-03-01
印刷时间 202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图书小类
重量 644
CIP核字 2022191306
中图分类号 K871.414
丛书名
印张 2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4 22: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