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
《论语》全书二十篇,其中涉及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的治国见解以及他评价古代圣贤的言论,更有孔子因自己政治抱负无法实现而表现出来的深深的无奈。
《论语》流传至今,经过多次编改、修订,版本已多种多样。但其中多以简体或繁体文言文为主,一般读者读来生涩难懂。故此,编者精心编撰了此本彩图版《论语》译注心得。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即原文、译文和圣人的智慧。
图书 | 论语(全彩精华版)/国学四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 《论语》全书二十篇,其中涉及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的治国见解以及他评价古代圣贤的言论,更有孔子因自己政治抱负无法实现而表现出来的深深的无奈。 《论语》流传至今,经过多次编改、修订,版本已多种多样。但其中多以简体或繁体文言文为主,一般读者读来生涩难懂。故此,编者精心编撰了此本彩图版《论语》译注心得。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即原文、译文和圣人的智慧。 内容推荐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编者精心编撰了此本彩图版《论语》译注心得,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即原文、译文和圣人的智慧。 目录 学而 第一篇 为政 第二篇 八佾 第三篇 里仁 第四篇 公冶七 第五篇 雍也 第六篇 述而 第七篇 泰伯 第八篇 子罕 第九篇 乡党 第十篇 先进 第十一篇 颜渊 第十二篇 子路 第十三篇 宪问 第十四篇 卫灵公 第十五篇 季氏 第十六篇 阳货 第十七篇 微子 第十八篇 子张 第十九篇 尧日 第二十篇 试读章节 孔子一生都致力于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虽然最终未能如愿,但是他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他的很多想法对我们今天仍有启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惊人的程度。怎样实现官员乃至普通百姓的自律是我们真正要面对的大难题。道德靠说教是行不通的,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其实公德无小事,你每做一件好事就在积攒一份向善的力量。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成为圣人,但是向着至善的方向努力,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①,曰:思无邪②。” ①蔽:概括。②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驷》篇。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这是孔子对《诗经》的总体评价。《诗》在春秋时期是士大夫人人都要学习的经典。孔子教育自己的孩子孔鲤就说:“不学《诗》,无以言。”然而,《诗》中的许多篇章就像我们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样,有不少关于男女情爱的内容。怎么看待这类诗篇呢?孔子到了晚年,对《诗》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删改修订。他认为《诗》的内容是纯正的,没有什么不健康的东西。自孔子修订以后,《诗》成为了儒家的经典,脍炙人口。《诗经》里的时代离开我们已经太远了,然而先民的智慧和精神通过诗歌融进了民族的血液。今天,我们的流行歌曲再也没有这么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如此打动人心的力量了。我们是不是需要从祖先那里再汲取些养料,来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平呢? 子曰:“道之以政①,齐之以刑②,民免而无耻③;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④。” ①道:通“导”。引导,先导。②齐:整齐,约束。③免:指避免犯错误。无耻:指做错了事,心里没有羞耻感。④格:归服,向往。 孔子说:“用政治禁令去引导百姓,用刑罚去约束百姓,百姓只求免于受罚,心中并没有羞耻的感觉;用道德来引导百姓,用礼制来约束百姓,百姓有了羞耻之心,就会自觉地认同归依。” 孔子的政治思想,后人概括起来只有一个“德治”而已。在诸多的批评家中,大多认为孔子只注重德治而忽视法治。事实是这样吗?恐怕不然。孔子的时代,王纲瓦解,礼乐不存,诸侯争雄,各逞其能,百姓陷于刑罚者不知其几,严刑酷法导致的结果就是使得百姓想尽办法尽量躲避受罚,只有投机取巧之心,而没有羞耻之心。在孔子看来,政治刑罚只是一种外在的作用,并不能彻底地使百姓摆脱刑罚。但是道德礼制的引导约束,则能够让百姓在心理上去自觉自愿地接受领导。这就将政治法律的他律变成了自律,从这个角度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①,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①天命:这里的“天命”含有上天的意旨、人生的道义和使命等许多重含义。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开始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时不被外物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判断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违背规矩。” 孔子的一生是不断学习和不断提高修养的一个过程。他讲自己从十五岁有志于学,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质的提高。这正是圣人的成长轨迹。《周易》里说得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正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眼前总是有形形色色的诱惑,太多的理由叫我们放弃。人生苦短,何必这么劳累呢?但谁又能保证在他年迈的时候不后悔呢?人总是处于这样的矛盾困惑中。规划好每天,把每一天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不留遗憾。每一天的圆满,才能铸就无悔的人生。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人焉度哉③?人焉度哉?” ①以:根据,原因,言行的动机。②由:经由,走的道路。指为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方法。③■:隐藏,隐瞒。 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观察他做事情的本末终始,了解他的心灵寄托。这个人还能怎样隐藏呢?这个人还能怎样隐藏呢?” 知人者智,了解别人是古人智慧的重要方面。在先秦的古籍中,有不少这方面的内容。孟子也说:“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言是心声。孟子就是通过听其心声,直视心灵的窗户来观察人的。孔子的思维则更为缜密。他关注人言行的动机,考察他所采取的方法,了解他安心去做的是什么事情。经过这样一番调查,别人怎么能欺骗他呢?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世界,避免和别人打交道是不可能的事情。怎样了解别人?如何保护自己?我们的确有必要从古人那里来汲取智慧。人是复杂的,古人常说“厚貌深情”。很多人都是用忠厚的外貌来掩盖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所谓画虎难画骨,知面不知心。孔子告诉我们,人的言行总会有一致的地方,人的行为和动机无法割离。仔细分析一下他人的动机、方式,以及他的喜好,就基本可以把握这个人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P18-21 序言 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是春秋时期最博学者之一。孔子的言行举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一书,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也一直被后人推崇为经典。《论语》全书二十篇,其中涉及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的治国见解以及他评价古代圣贤的言论,更有孔子因自己政治抱负无法实现而表现出来的深深的无奈。 孔子学说,发前人所未发。他教导学生要学思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等学习方法。他的思想,离不开“忠恕仁德”,这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等著名论点中可见一斑。 《论语》流传至今,经过多次编改、修订,版本已多种多样。但其中多以简体或繁体文言文为主,一般读者读来生涩难懂。故此,我们精心编撰了此本彩图版《论语》译注心得。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即原文、译文和圣人的智慧。这三大部分相互联系,译文是对原文的意译,使其简单易懂;圣人的智慧则是以原文为基础展开的评论,其中有幽默生动的故事,也有发人深省的寓言,更有从孔子言行中悟出的生活感言。为了便于展开圣人的智慧,书中将原文相关章节进行了顺序调整,这样更有利于孔子思想的完美体现。 千年之前,孔门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出将入相者如子贡、子路之辈不胜枚举,这是孔子学说最好的应用实例。而今天,在紧张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我们也要品味国学的魅力,感受孔老夫子带给人们的思想启迪、心灵震撼。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论语(全彩精华版)/国学四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国学四库编委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633276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首版时间 | 2010-07-01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2.2-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20 |
宽 | 16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