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切为了业绩(资产型员工的基本素养)
内容
编辑推荐

拥有“资产型”员工,是每一个企业的心愿。而成为一名“资产型”员工,则应该作为每一名员工努力的目标。

本书围绕企业和员工的共同使命——“业绩”,根据员工个人“资”和“产”的情况,系统总结了“负债型”、“潜力型”、“资产型”三大类员工的修炼之道。有志成为资产型员工者,可以通过自我修炼,来不断完善自己,达成自己的职业理想。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企业和员工的共同使命——“业绩”,根据个人的“资”、“产”情况,系统总结了“负债型”、“潜力型”和“资产型”三大类员工的修炼之道,从而为员工创造业绩、迎接智本时代的挑战提供指引。

本书作为职场励志图书,可供职场人士阅读,以帮助员工明确职业定位、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同时也可供相关企业和咨询机构在员工培训中作为教材使用。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 业绩是检验员工的唯一标准

 企业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扪心自问:我为企业赢利了吗?

 员工:给多少钱干多少活

 老板:干多少活给多少钱

 业绩是员工安身立命之本

 将心比心:企业在员工身上的投资换来了什么?

第2章 亮出你的“资”“产”

 何谓员工的“资”“产”?

 从资产角度看员工类型

 自我测评:你属于哪种类型的员工?

 员工判定实例

第3章 自我蜕变:“负债型”员工的修炼

 深刻反思:是“谁”让你负了债?

 关注品行修养,实现由负转正

 加强能力提升,偿还自身债务

第4章 业绩突围:“潜力型”员工的修炼

 勤奋是业绩突围的密码

 找到属于自己的业绩增长点

 业绩藏在方法里

第5章 夯实基础: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管理好你的自身资源

 利用好公司的资源投入

 心怀感恩,快乐工作

第6章 成果变现:将资本成功转化为产出

 责任胜于能力

 行动是最大的智慧

 确保行动转化为工作成果

第7章 迎接智本时代的终极挑战

 头脑是最有用的资本

 带着思想投身工作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试读章节

通常来讲,企业的规则是“出多少业绩给多少钱”。因此就需要每一位员工充分认识到:作为员工,即使尚未达到“为自己工作”的境界,那么至少也得做到为老板工作。既然是在为老板工作,就必须按照企业当前的规则来行事。

小张在某刚开业的酒店任文职工作,试用期一个月,包吃包住,底薪二百,做得好有奖金提成。

酒店经理姓刘,对员工很苛刻,大家背后叫她阴阳脸,意思是说她对客人春风满面,对下属却冷若冰霜。迟到罚款,传错菜罚款,当班时交头接耳罚款,请假除了扣工资还要扣奖金,同客人争执者立即开除。酒店生意好,三天两头便要加班,但是加班费却极低。

员工们的怨言越来越多,几乎每个月都有员工辞职。有同事劝小张不要太认真,应该给多少钱干多少活。但是他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做什么都是为自己增加锻炼能力。既然做一件事,就应该脚踏实地,偷懒不是误人,而是误己。况且,对于一个没有太多求生技能的人而言,是没有资格讨价还价的,对于小小的不公,除了以加倍的努力去换取相对的公正外,过多的抱怨不会产生任何助益。

老天不负有心人。2008年年底,小张的红包足足比别人多了整整一倍。刘经理向上级申请将小张提拔为西餐部经理。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就是说,先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你干了多少活,老板给你多少钱,这是再合理不过的事了。

为什么员工要遵从“先干活,后拿钱”的做事准则呢?第一,从员工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说,初入职场时,由于欠缺经验,很难保证所有工作都能保质保量地圆满完成。因此,第一次求职时,员工合理的心态应该是尽可能谋求一份适合自身的职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工作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资本”。这种心态,决定了员工必须遵从“先干活,后拿钱”的做事准则。

即使员工的本领得到了提升,也不应该成为骄傲的资本,成为与企业讨价还价的筹码。因为一个人的工作态度越积极,责任心越重,自身的能力提升就越快,未来的发展机会就会越多。而这些都是金钱所无法代替的。

第二,从公司的角度来说,每一位新人的招聘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培训、为员工融人公司付出相应的成本,并提供一切能够提供的资源来支持新人发展。前期是在做投资,希望后期能有所收获。所以,前期培养人才的投入,都希望能通过人才后期的能力发挥而获得回报。但是,当人才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与自身消耗相平衡之时,企业尚处于不赢利状态。只有当人才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大于人才自身消耗资源时,企业才会获得赢利。

所以,企业不会在你多于一点事情的时候就开始给人才提高待遇,只有到人才创造的价值大于消耗的时候,才会为人才提高待遇水平。

如果当人才感到自己干得不错,企业为什么还不提高待遇时,企业在人才支出方面只是刚刚达到支出盈亏平衡点。如果你希望增加收入,那么请多努力一点,再坚持一下,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当你自身的价值提高了,企业定会为你付出更多的报酬。

所以,在对待干活与回报的态度上,作为员工,你要明白:只有付出更多才能得到更多,付出了自然会有回报,而不要计较太多。

西方谚语说:上帝只帮助那些自己努力的人。作为员工个人,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好的个人发展——升到更高的职位或将来干脆自己当老板,那么你就不要只计算回报而吝于付出。换个角度,假设你是老板,你是提拔一个只讲付出而不计回报的员工,还是提拔一个只要回报而不愿付出的员工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P10-12

序言

西方经济学中有一条定律: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组织。依此定律,经济学家们构建起了一套近乎完美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尽管不同的见解一直存在,但任何一个企业中人都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常识:利润是企业的生命线。

验证这一常识的关键时刻就是年关。每到这时,老板们总是有喜有忧——赢利多的企业总是幸福地忙着给员工论功行赏;而亏本的则只能愁眉苦脸地憧憬着来年。与这幅景象相应的是员工们的“几家欢乐几家愁”——业绩突出的员工想着如何花钱;业绩平庸的员工想着如何省钱;而业绩为零甚至为负的员工只能独自神伤。

由此两幅场景,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简单的结论:首先,利润是检验企业的最低标准;其次,业绩是检验员工的关键指标。由此大前提和小前提,又可以得出这样一条定律: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应该始终拥有“一切为了业绩”的意识。

对照此定律,所有的员工都需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否在为公司、为自己创造业绩?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就是一个合格的“资产型”员工;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负债型”员工;如果你回答说,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创造业绩,但给我时间肯定能加倍创造业绩,那么可以暂且称你为“潜力型”员工,但前提是你将来能成为一个“资产型”员工。

拥有“资产型”员工,是每一个企业的心愿。而成为一名“资产型”员工,则应该作为每一名员工努力的目标。

本书围绕企业和员工的共同使命——“业绩”,根据员工个人“资”和“产”的情况,系统总结了“负债型”、“潜力型”、“资产型”三大类员工的修炼之道。有志成为资产型员工者,可以通过自我修炼,来不断完善自己,达成自己的职业理想。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套用这句话,我要说:不想有“资产”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够迅速成为“资产型”员工,创造出傲人的业绩和光明的职业前途,全力迎接智本时代的挑战,就从阅读本书开始进行自我修炼吧!因为,资产型员工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作者

2010年5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切为了业绩(资产型员工的基本素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真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306370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2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2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3: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