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京。
1977年,获山西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
1982年至1988年,就读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社会学硕士、博士学位;
1990年,获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学位;
1992年至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2年至今,专注于自由写作。
主要著作:
《虐恋亚文化》
《同性恋亚文化》
《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等。
图书 | 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京。 1977年,获山西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 1982年至1988年,就读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社会学硕士、博士学位; 1990年,获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学位; 1992年至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2年至今,专注于自由写作。 主要著作: 《虐恋亚文化》 《同性恋亚文化》 《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等。 目录 chapter 1 生之欢欣 芝麻人生 挑战幽灵岛 生之欢欣 学着去死 生之焦虑 死亡准备 生命的度数 最难以忍受的活法 你有的就是你要的 人生应追求什么 要不要奋斗到死 彻底地思考 生命之偶然 注视生命的流逝 论生存危机 chapter 2 花开有时 追思与感悟 花开花落 终极问题的追问 我们生存的世界 时间的痕迹 意义 紧张与焦虑 占有还是存在 你知道你多有名吗? 如何看待名利 自然的与人为的 一味追求拔尖是幼稚病 抵御诱惑 什么是哲学? 心中的恐慌 深刻的悲哀 chapter 3 相认瞬间的甜蜜 论激情 激情之爱的稀少 激情为什么不可持久 激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 要激情还是要平静 生命化境 爱是最美好的生存状态 沉浸在爱之中 对内心的好奇 对人充满爱 爱情与自由 chapter 4 爱是灵魂之花 爱是病吗? 故意陷入爱情 超凡脱俗的精神之爱 精神之花 喜欢?爱?喜爱 在情感类型上的男女之别 伟大与张力 要不要让自己陷入痴迷状态 压抑与升华 论欲望 欲望是双刃剑 理性与非理性 心如止水,心如沸水 小爱与大爱 chapter 5 人生而自由 如何获得自由 自由与必然 自由与选择 自由与掌控 论生命之美好与自由的关系 信仰的功能及其替代品 参透与成佛 世俗修行的三个目标 具象的修行与抽象的修行 我的修行 chapter 6 倾听心底的声音 我心追随梭罗 摆脱纷繁世事 修行就是为欲望设限 静心 精心呵护自己的心灵 清心寡欲 完全超脱 看破红尘 我看不出为什么不可以选择第三条道路 净化心灵 出世与入世 斤斤计较 独处?悠闲?静修 chapter 7 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 人怎样才能得到快乐 怎样才能保持好心情 有限的快乐与无限的快乐 人生三乐 因存在而快乐 阳光与阴霾 痛苦与快乐 抽象与具象 生存原则 知足常乐 不与人比,不与己比 保持生命活力 保持内心冲动 chapter 8 万物皆备于我 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世间最有趣的事物 宁静与优雅 向往优雅的生活 精致的生活 生活质量三维度 草率与精致 从容不迫 万物皆备于我 为什么做事 论无所事事 细细品味生活 悠闲才是真正的奢侈 悠闲与文化 精彩页 芝麻人生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几乎还什么都没整明白,就已 步入老年。我属于比较爱想人生意义这类事情的人,从小就 爱想,几十年间一直没断了想,即使这么想来想去,也还是 想不清楚。可是岁月并没有因为我还没把这件事想明白就等 着我,就连流逝的速度都未稍减,该多快还是多快地向终点 狂奔。 意义,意义。想了一辈子,还是没有想出什么意义。在 浩渺的宇宙当中,这么一个小小地球,就像一笸箩芝麻当中 的一粒芝麻;在茫茫人海当中,这么一个小小的人,就像一 笸箩芝麻当中的一粒芝麻。我的人生能有个什么意义呢?即 使是那些富可敌国的大富豪,那些颐指气使的高官,那些万 人瞩目的明星,也不过是在这样一个芝麻星球上的一个芝麻 人儿,能有个啥意义呢? 这样想了之后,你不可能不变得冷静,甚至万念俱灰。 人生会显得无比渺小、黯淡、冰冷、寂寞,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所有的事情,都不值得追求;所有的情绪、情愫、情感,都没有必要。那么为什么还要活着呢?既然死是所有人的归宿, 为什么还要活呢? 不为什么。什么也不为。活着只是人的一种状态,就像 一条鱼,一棵树,一只甲壳虫。我们来到人世,我们消耗掉 一些物质,改变周边的一些物质,然后离开人世。说起改变 周边物质,想起刘亮程用第一人称写的农村生活:“我”扛 把铁锨,在地里挖了一个坑,然后仰天长叹:这就是我能改 变的事物。 既然如此,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个芝麻人生呢?我唯一想 明白的就是,要以比较舒适快乐的状态度过自己的人生。虽 然在造物主眼里,我只不过是一粒芝麻,但是这个渺小的生 命对于我来说,却是我的全部,是我的整个世界。我的身体 就是我的全部,我的感觉就是我的全部。所以,我的身体是 否舒适,我的精神是否愉悦,这就是我存在的全部意义。据 此,我发明了一种生命哲学,即采蜜哲学:我像一只蜜蜂, 我的人生的全部内容只是采蜜。我在花丛中飞舞,只是为了 偶尔采撷花中精华。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诗意的栖居”。 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我只要那一点点精华,最 美丽的,最舒适的,最富有诗意的,最适合我的。活着,就 享受所有这些感觉;死去,就告别所有这些感觉。这就是我 的生活的全部意义。 这种生存方式是否太自私了?是否会伤害他人?或者至少不会去帮助他人?并不是。因为伤害他人时,自己也不会 有好的感觉;因为帮助他人时,如果是自己愿意的,自己也 会有好的感觉。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名著《怎么办》中 提出的“合理利己主义”,它与利他主义的区别在于,后者 纯粹利他,而前者在利他的同时利己,是为了自己美好的感 觉去利他的。 我不否认世界上有特蕾莎修女那样高尚的人,但是她是 圣人,并非常人,绝大多数人却只是常人。大多数人做不成 圣人,也不必做圣人。因此,我有信心:合理利己主义和我 的采蜜哲学是适合常人的生命哲学。P2-4 导语 李银河2019年散文随笔集,万千青年翘首以待。在这部作品中,李银河用直白且有力、细腻且真挚的文字,向她数以千万计的拥趸谈爱,谈自由,谈她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诚如作者本人所言:“这本书是我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是我本人内心矛盾、挣扎的记录。我想,正因为这一点,或许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 内容推荐 《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是李银河的力作,是一部质朴而真诚的随笔集。在这本书里,李银河摒弃了一个社会学家和文化斗士的身份,而去省视自己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内心,直率地表达了她对生命的真实感受和深邃思考。这本书是她远离繁华喧嚣的都市,隐居乡下和海滨,每日独对日月星辰、海浪潮涌、四季轮转所写下的,是她与自己内心的对话,是她内心矛盾、挣扎的记录。无论怎样,她对爱与自由的追寻从未消褪过,正如书中所言:“自由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由地去爱自己喜欢的人,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我的人生宣言。”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银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63069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5 |
出版时间 | 2019-05-01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00 |
CIP核字 | 2019056687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6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