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遇见阿诗玛(文化旅游情境中阿诗玛文化创新发展研究)/阿诗玛文化研究丛书
内容
作者简介
巴胜超,博士,硕士生导师,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
著有《象征的显影:彝族撒尼人阿诗玛文化的传媒人类学研究》《阿诗玛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寻找阿诗玛:人类学写作的四种文本》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文化旅游情境中阿诗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景颇族目瑙纵歌节日影像志”。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研究”等研究工作。
目录
第一章 导论:阿诗玛文化树
阿黑哥与“石头”的故事
阿诗玛文化树
文化旅游与文化创新
本书的章节概要
第二章 传承:阿诗玛,我们撒尼人的歌
“阿诗玛”,我们民族的歌
原生形态的《阿诗玛》
传承人的传与承
《阿诗玛》文化体系的传与承
遗产运动中《阿诗玛》的传与承
《阿诗玛》文化遗产保护的反思
第三章 汉话(化)有限:阿诗玛文化的村寨实践
故事:“汉话(化)有限”公司
简史:“彝王宴”老板记忆中大糯黑村的乡村旅游
景观:大糯黑村“吃住行游购娱”的元素
经验:文化自信与旅游实践的主动权
第四章 百变阿诗玛:文化旅游情境中“阿诗玛文化”的发明
“阿诗玛诞生地807周年庆”文艺展演活动
阿诗玛故乡“阿着底”的命名
阿诗玛导游
阿诗玛文化一日游
阿诗玛旅游小镇
撒尼人眼中的“摇滚版”《阿诗玛》
阿诗玛与石林彩玉的新故事
唐先生的阿诗玛家园
阿诗玛文化节的玩法
阿诗玛文化的资本化
第五章 《阿诗玛》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影音的采录与使用
《阿诗玛》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口述记录
活在民间的“阿诗玛”
《阿诗玛》传承人口述影音的使用
从“信息传递”到“文化共享”
附录一 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阿诗玛秘地》文学脚本
附录二 大型原创音乐剧《阿诗玛》剧本
附录三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阿诗玛文化传承与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2017)
附录四 阿诗玛文化研究文献篇目汇编(1950—2018)
寻找阿诗玛的颠倒梦想(后记)
导语
在大众旅游语境下,多元文化主体围绕着阿诗玛文化展开多样化的旅游实践,我们“忠实记录”阿诗玛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命史,研究阿诗玛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可行方案;我们侧重关注旅游活动中各种主体对阿诗玛传统文化的“社会继承”和“文化解释”,“立体描写”与阿诗玛文化相关“产品”的“发明”和“消费”过程的“生活相”,呈现阿诗玛文化持有者与外来者文化接触过程中的冲突、调适与和解,发掘阿诗玛文化自信与自觉的可能性。
内容推荐
以“遇见阿诗玛”为题,关注旅游活动中各种主体对阿诗玛传统文化的“社会继承”和“文化解释”,立体描写了与阿诗玛文化相关产品的“发明”和“消费”过程。我们认为:在文化旅游情景中,彝族撒尼人不断发掘着族群文化符号,以适应游客的观光需求。凭借电影《阿诗玛》的影响力,当地行政部门、本地文化精英和旅游产业的从业者,将多元的撒尼文化复兴为一元的“阿诗玛文化”。以民问口头传承为主要形式的“阿诗玛”,在文化旅游的介入下,呈现为“百变”阿诗玛的文化形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遇见阿诗玛(文化旅游情境中阿诗玛文化创新发展研究)/阿诗玛文化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巴胜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41738
开本 16开
页数 3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4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504
CIP核字 2019048405
中图分类号 K281.7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