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斯卡尔齐(John Scalzi),美国时下头号科幻作家,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前主席。9次入围雨果奖,3次获奖。2005年,他以《来自12个星球的敌人》成名,获得2006年约翰·W.坎贝尔奖新人奖。2013年,他凭借《星际迷航:红衫》斩获雨果奖、轨迹奖两项大奖,几乎包揽了当年所有科幻小说重要奖项。
《消失的殖民星球》是斯卡尔齐“老人的战争”系列,继《来自12个星球的敌人》《幽灵舰队》之后的第三部作品。获得2008年雨果奖、轨迹奖两项提名,并获得2010年日本星云奖。
图书 | 幽灵舰队 |
内容 | 作者简介 约翰·斯卡尔齐(John Scalzi),美国时下头号科幻作家,美国科幻与奇幻作家协会前主席。9次入围雨果奖,3次获奖。2005年,他以《来自12个星球的敌人》成名,获得2006年约翰·W.坎贝尔奖新人奖。2013年,他凭借《星际迷航:红衫》斩获雨果奖、轨迹奖两项大奖,几乎包揽了当年所有科幻小说重要奖项。 《消失的殖民星球》是斯卡尔齐“老人的战争”系列,继《来自12个星球的敌人》《幽灵舰队》之后的第三部作品。获得2008年雨果奖、轨迹奖两项提名,并获得2010年日本星云奖。 书评(媒体评论) 快节奏的星际阴谋,细腻的人物刻画,一流的对 话,杰出的科幻小说。 ——《卫报》 斯卡尔齐从处女作开始,就颇具大师风范。 ——《出版人周刊》 斯卡尔齐将太空冒险和星际阴谋进行了有趣的结 合,一如既往地吸引人。 ——《书单》杂志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精彩页 1 谁也没注意到那块岩石。 原因非常简单,那块岩石毫无特色,混在数百万的岩石和冰块之中,飘浮在某个已经没有了彗星的空轨道上,再怎么看都只是那颗彗星的一片残骸。这块岩石比有些碎片小,比有些碎片大,但就分布标度而言,没有任何特征能将它与其他碎片区分开。尽管可能性小得可怜,但就算行星防御网络探测到了这块岩石,粗略检查也只会显示出它的成分是硅酸盐和些许金属矿物。言下之意,一块岩石,尺寸远没有大到能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害。 不过对于恰好拦住这块岩石及其数千兄弟去路的这颗行星来说,这只是个学术假设而已,因为它并不拥有行星防御网络,倒是毫无例外地有个引力势阱。那块岩石和许多同胞就这么掉了进去——它们将形成一场流星雨,这颗行星每公转一圈与彗星轨道相交一次,每次都会有许多岩石和冰块化为灰烬。岩石与空气摩擦产生过多热量,细小的彗星碎片在大气层中燃烧,可惜没有智慧生物站在这颗苦寒行星的表面,否则一抬头就能看见美丽的满天火雨。 绝大多数新产生的流星将在大气层中气化;它们凹凸不平的固态表面在炽热的坠落过程中,变成细小颗粒构成的漫长尾迹。这些细小颗粒悬浮在大气层中,以后会成为水滴的凝结核,被水滴的重量拖向地面,形成雨水(就这颗行星的自然条件而言,更有可能是雪花)。 但这块岩石的质量却占了上风。风压在石块上撕开发丝般的细缝,密度越来越大的大气层使得石块暴露出了结构上的缺陷和弱点,大气层继而发动猛烈的攻击。碎块剥落,火光一闪而逝,在空中燃尽。岩石穿越大气层走到旅途尽头,剩下的质量足以对行星表面造成冲击,狠狠砸在一片被狂风扫净了冰雪的石质平原上。 撞击气化了这块岩石和不大不小的一片平原,制造出同样不大不小的一个陨石坑。这片石质平原在行星表面之上和之下的绵延距离都颇为可观,撞击让平原像铃铛似的响了起来,但谐波比大多数已知智慧生物的听觉范围都低了几个八度。 大地颤抖。 行星表面之下的深处,终于有人注意到了那块石头。 “地震。”莎兰盯着监视器说。 几秒钟后,又是一阵颤动。 “地震。”莎兰说。 凯南隔着自己的监视器望向助手,问:“你打算震一次说一次?” “想让你随时知道发生了什么。”莎兰说。 “好意我心领了,”凯南说,“但真的没必要震一次说一次。我是科学家,明白大地抖动说明我们在经历地震。第一次宣布挺有用,但重复个五六次就单调了。” 又是一阵隆隆声。“地震,”莎兰说,“第七次了。另外,你不是地质构造学家。你擅长的领域虽然多,但地震不在其中。”尽管莎兰说话时还是老样子板着脸,但讽刺意味却不难察觉。 要是凯南没有在和这位助手睡觉,他说不定会被激怒;可惜事实相反,他只好逼着自己宽宏大量地笑了笑,说:“我怎么不记得你是构造地质学专家?” “爱好而已。”莎兰答道。 凯南张嘴正要说话,地面忽然猛地扑向了他。他花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不是地面突起扑向他,而是他突然被掀翻在地。此刻他四仰八叉地躺在地砖上,身边是原本摆在工作台上的半数物件,高脚凳倒在右手边一人远的地方,还在不停摇动。 他望向莎兰。莎兰总算从监视器上挪开视线,部分原因是监视器掉在地上撞碎了,散落在摔倒的莎兰身边。 “怎么回事?”凯南问。 “地震?”莎兰带着希望猜测道,实验室又开始剧烈抖动,吓得她尖叫起来。灯具和隔音板从天花板上掉落;凯南和莎兰挣扎着爬进工作台底下,他们蜷缩起身体,周围的一切都在向内坍塌。 震动不久停止。凯南借着还没熄灭的闪烁灯光环顾四周,发现整个实验室差不多都落在了地上,大半个天花板和部分墙壁也包括在内。实验室平时满是工人和凯南的其他助手,但今天只有他和莎兰半夜回来给测序工作收尾。团队人员都回基地兵营了,多半在睡觉——好吧,现在应该醒了。 通往实验室的走廊里回荡起凄厉的噪声。 “你听见了?”莎兰问。 凯南点头表示肯定。“战斗岗位的警笛。” “我们被袭击了?”莎兰问,“还以为这个基地有护盾呢。” “确实有,”凯南答道,“好吧,曾经有。至少应该有。” “嗯,不得不说,护得不错。”莎兰说。 凯南终于被惹火了,怒道:“没有十全十美这回事,莎兰。” “抱歉。”面对老板突如其来的怒火,莎兰连忙安抚他。凯南“哼”了一声,从工作台底下爬出来,走向一个倒下的储物柜。“过来帮帮我。”他对莎兰说。两人把储物柜转到凯南能推开柜门的角度,里面是一柄小型射弹枪和一个弹夹。P2-6 导语 美国读者票选的21世纪科幻小说桂冠! 科幻奇才斯卡尔齐“老人的战争”系列新开端! 总有人在告诉我该做什么事,但我只想为自己真正活一次! 用疯狂幽默的方式讲述疯狂刺激的太空大战! 登顶美国Tor科幻出版社读者票选的2000——2010年科幻奇幻小说榜单! 登顶《轨迹》杂志官网读者票选的21世纪科幻小说榜单!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读者票选的百大科幻小说/5次入围雨果奖、轨迹奖! 内容推荐 未来世界,人类迎来宇宙殖民时代。三个种族的外星人准备结盟对付人类,一场太空大战迫在眉睫。 雅列,一名特别的幽灵舰队战士。他诞生的目的,就是充当叛徒布廷的记忆容器,找到他背叛的理由。 然而在多次战斗中,雅列产生了自己的意识。而布廷的记忆也随着战争的激化而渐渐苏醒,一善一恶两个灵魂在他体内不断交战,威胁人类的巨大阴谋正渐渐浮出水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幽灵舰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约翰·斯卡尔齐 |
译者 | 译者:姚向辉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43466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56 |
CIP核字 | 2019050063 |
中图分类号 | I712.45 |
丛书名 | |
印张 | 1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5 |
宽 | 151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