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罗兰·巴特的友谊 |
内容 | 作者简介 菲利普·索莱尔斯(Philippe Sollers,1936— ),出生于法国波尔多市。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思想家、结构主义的思想先锋之一,与罗兰·巴特同为结构主义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天堂》(1981)、《女人们》(1983)、《游戏者的画像》(1985)、《例外的理论》(1986)、《无限颂》(2001)等。 目录 友谊 R.B. 罗兰·巴特写给菲利普·索莱尔斯的信 附录 中国行 巴特的反法西斯主义 精彩页 1980年3月26日,罗兰·巴特的离世对我而言如雷轰顶。这是某种持续不断、萦绕不去的东西。巴特对一个词感到害怕,那就是“哀痛”(deuil),因为哀痛令他肝肠寸断——母亲去世了。 “哀痛日记”(Journal de deuil)是个好标题,但这种东西并不是哀痛。他曾用尽全部的力气将其称作“悲伤”(chagrin)。悲伤与哀痛截然不同,精神分析表明,哀痛可以持续两年。而这种悲伤,我至今仍然感受着,和从前一样强烈。我悲伤,首先是因为这场事故’被讳莫如深地掩藏在紧接着的种种传闻里。这本不该是一场致命的事故。我仿佛又看到了弗朗索瓦·华尔’,听到他说:“没关系,这只是个小事故,他会好起来的,他很好。”这样的遮掩是因为他与下一年接任共和国总统的弗朗索瓦‘密特朗共进了午餐吗?“没关系的”!就好像密特朗对巴特下了邪眼之咒(mauVais oeil)一样。后来,我才终于得知,他并不好,非常不好——到了弥留之际.我才最终有时间和茱莉娅·克里斯蒂娃一起握着他的手。他认出了我们,一个劲儿说“谢谢”。我们告诉他我们爱他。这就是结局了。我总是觉得奇怪,我们为什么偏偏找不到巴特关于密特朗的那篇讲话稿,关于这位后来的左翼总统的一篇“神话学”(mythologie)。 共和国总统更新换代,可我们却找不到巴特关于这次午餐的记述——他的记述。病魔。我们听到的,是这一切引发的一种非常奇怪的 既然说到了共和国总统,我要提一件事:茱莉娅·克里斯蒂娃被尼古拉·萨科齐授予骑士勋章时,突然,萨科齐说她是罗兰·巴忒(Barthez,原话)的朋友。台下的观众顿时一片哄笑,但很快就安静了。在我看来,萨科齐的口误呈现了法国政治生活持续腐化的现状,我感觉一切可能都要重新开始了。 因此,对巴特的想念,仅是想念他的存在方式、他的人。他会弹钢琴,他随手就可以画出一幅画,他的书写(他蓝色的字迹,他写作的方式,让人赏心悦目),他的声音,他的嗓音,他的语调……有声音的我们身处何处?谁还拥有声音?对我而言,有两个明显的声音:一是即兴创作时的拉康(因为他边说话边思考,说话可以帮助他思考);二是巴特,他开始写作,最终知道了要写什么,因为他开始写作了。这些都是声音,也就是一种灵感,经由某种气流、某种困难而来的灵感,巴特身上的这种困难来自难以战胜的超脱。 巴特赠予我的第一篇文章要追溯到1965年,发表于杂志《批评》(Critique),文章是关于《戏剧》(Drame)一书的。五十年过去了。如今的文学形势与当时的荒芜境地相比是否有所进步呢?巴特比以往更现实且正确,我要赞美他的政治性(politique),因为这样,他才一直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基石,即文学能为政治提供一种特别的视角。他年轻时写过一篇很棒的文章,关于柏拉图的《克力同》(Critoh),我们可以此为证,巴特在这篇文章中想象出了一个不会自杀的苏格拉底——他之后可能会以其他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但未必非得自杀,非得服从城邦的法律牺牲自己…… 导语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公元1915年11月12日—公元1980年3月26日),法国作家、思想家、社会学家、社会评论家和文学评论家。 作者是索莱尔斯(Philippe Sollers)。法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评论家、思想家。与罗兰·巴特、克里斯特娃等同为法国结构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并成为结构主义思潮的思想先锋之一。他与巴特的友谊非常深厚。 《罗兰·巴特的友谊》是作者对罗兰·巴特的回忆。本书还特别收录了巴特写给索莱尔斯三十余封信件手稿。 内容推荐 本书是法国著名作家、批评家菲利普·索莱尔斯对巴特的回忆录。巴特与索莱尔斯的友谊持续了一生。1980年3月26日,巴特离世,索莱尔斯万分悲痛。很多年之后,他才抑制哀伤,提笔写下对巴特的回忆。 本书即是这些回忆文章的结集。在本书中,索莱尔斯的回忆文章共有两篇:《友谊》记叙了他与巴特的相知相识,尤其是二人20世纪在同一知识阵线上并肩作战的故事,这篇文章也对巴特诸多重要著作进行了回顾和评论;《R.B.》更像是《友谊》的延续,但有所不同的是,这篇文章更侧重对巴特的批判性思想进行分析,并对照当下的情况,说明巴特思想的重要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罗兰·巴特的友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菲利普·索莱尔斯 |
译者 | 译者:孔燕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19799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5 |
出版时间 | 2019-07-01 |
首版时间 | 2019-07-01 |
印刷时间 | 201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50 |
CIP核字 | 2019105786 |
中图分类号 | K835.655.6=535 |
丛书名 | |
印张 | 6.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165 |
宽 | 11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