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旅馆里发生了什么(精)/小说家的散文 |
内容 | 作者简介 王安忆,生于1954年,1969年初中毕业,1970年赴安徽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同上海,存《儿童时代》社任编辑。1980年参加中国作协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同年年底学习结束回原单位。1987年进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2004年调入复旦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著有《小鲍庄》、《长恨歌》、《启蒙时代》、《天香》等。 目录 第一辑 游记 纽约 第二辑 书评 旅馆里发生了什么 祛魅时代的异象 人生烦恼识字始 活着的讲故事人 第三辑 序、跋及其他 《给孩子的故事》序 相逢俄克拉何马 《小说和我》前言 姐妹情义 一个人的艺术史 同乡人 十年计划,一朝回首 美丽的爱荷华 中篇小说的材质 程乃珊五周年祭 蓦回首,二十年——《母女同游美利坚》再版跋 邻家有女初长成——《王安忆作品·少年读本》序 受颁澳门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感言 一个人的思想史——《今天》杂志“视野:王安忆特别专辑”序 第四辑 对话 答苏伟贞问 《考工记》答问一 《考工记》答问二 2018版《母女同游美利坚》答问 答《中华读书报》舒晋瑜问 精彩页 纽约 一 纽约的冬和春 纽约的冬天十分漫长,到三、四月,依然寒冷,偶一两日转暖的间隙里,樱花却适时绽出花朵。这樱花不是成片和成行,而是街头一株,街脚一株,径自开放。气温瞬息下降,照理要颓败了,可是它不,花季既已开始,就不可中途废弃,必要坚持到底。在萧瑟的冬景里,就这么透露出春期的信息。因要经受严寒的考验——纽约的冷可不是闹着玩的,冻得你哭,所以,那樱花就很茁壮,事实上,离樱花的本意相当远了。亚洲的樱花,常有“婆娑”之状,类似纱和绢的材质。有一年初春,韩国仁川的夜里,走在山路,漫坡的樱花,仿佛遍地起雾,一眨眼工夫,开始落英,飘飘摇摇,带一点星光,扑朔迷离,真好比人在绮梦。纽约的樱花则是确凿的现实,颜色也要肯定得多,意志是坚定的。在日本,樱花也象征着意志,通常用来喻作武士精神,但是指败势——全盛时一谢而尽,义无反顾。在纽约,樱花是败在枝头的,焦枯的一骨朵一骨朵,有股子蛮劲,所以,意志是在花开,有点原始人的性格。寄居的公寓楼下,有一个“日本花园”,在城市花园评比中得过名次。为什么叫“日本花园”,可能是园中草木来自日本。我不识植物,也就看不出来,只觉得这一方园地经过修剪,呈现出人工的刻意。而纽约的裸土,多是野蛮生长,肥沃的地力从水泥钢铁的接缝里窜出来,养息着杂树杂花。 据称,这一年是少雪的冬天,但也有过几次雪飘,其中最大的一场,亦相当可观。事先通知停止路面车辆交通,于是,一眼望去,就成白色旷野,一座座雪堡即是楼房。日间没有出门,暖气烧得起燥,只见一排排白色鸟雀,从窗前垂直坠落,是被降雪压下去,还是辨不出方向,将地上当天空,来个倒栽葱。风扫着雪粒,呼啦啦往这边来,又呼啦啦往那边去。看不见人。楼下的空地,原本是幼儿园的游乐场,每日里,以罩衫颜色为组别的小孩子,七八人一队,八九人一队,由各自老师带领玩耍,我们称之“红衫军”“绿衫军”“蓝衫军”。其时,各路军销声匿迹,滑梯、秋千、跷跷板、小车、木马,都埋在雪里,看起来很是寂寥,就像回到宇宙洪荒。 晚上,赴朋友生日宴。铲雪车推出的干道,即刻被新雪覆盖,再推开,再覆盖,到底留下一条浅路,供出门人行走。出乎意料的是,脚下极其松软,这大约就是“干雪”了。所以就不打滑,只是走不快,缓缓陷进去,缓缓拔出来,时间和力气都耗去一些。气温应该是低的,可是并不觉得,风吹来,雪粒似板子刮在脸上,不是凉,而是疼痛。想起古人的咏雪诗,“燕山雪花大如席”,一直讨论是指整体,还是单独,现在以为应在前者,就是雪阵,扑地而来。推进餐馆的门,即刻人声灌耳。前台是等座的人,趋进是寄存衣服的队伍,餐桌挤得不能再挤,服务生忙得不能再忙。街上的人都汇集在这里了,身上的寒气和雪片,在暖热中化水,烛光变得湿漉漉的,呼吸也是湿漉漉的。爱斯基摩人的冬天大概就是这样,在帐篷火堆旁,剖开马哈鱼,剥下一张完整的皮,然后,鱼肉割成一绺一绺,烤在火上,刺刺地响,故事篓子就打开了。此时此刻,所有的人都在说话和大笑,极尽全部注意力和听力,方得只言片语入耳。要是有故事,也都成零碎了。客人还在拥入,订餐的电话一个劲地响,于是,一个劲地加座,门厅里,遮风的皮帘子底下,都安了餐桌。 一顿饭的时间,雪又下猛了,铲雪车轧过的痕迹一点看不出来,凭依稀的印象,以及建筑物的参照,在齐膝的雪里,犁地般地蹚路。为保持平衡伸开手臂,扶到的是雪墙。真也不觉得冷,就是睁不开眼,雪粒子封住了眼,立定等它过去,人就种在了雪里。有一段路是在酒店的廊檐下走,灯光里立着门卫,往路上撒盐,雪就退下了,走过去,又是雪路。这一条路是从华盛顿广场穿行,走一截,回头看,白色平原上耸立白色的小凯旋门,像生日蛋糕上的奶油,有歌声和叫声,仿佛在很远的地方,降雪改变了声线,视线也有所改变。曼哈顿的海拔似乎抬高了,与天空接得很近,人呢,变得很小,爬在雪沟里,盲目地挪步子。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太阳高照,尖利的阳光穿透大气层,却穿不透积雪,还是要靠人力。百老汇大街上,商铺门前,店员们都在奋力铲雪,堆到路边。汽车轮胎,大踏步的靴子底,将余下的残雪碾碎,纽约人的脚步特别有力,人行道的钢板哐哐作响,污水横流下露出金属的表面。纽约一定是生产钢铁的年代里建成的,墙的立面是钢铁,露天的防火梯是钢铁,桥梁的钢架,铸铁的门窗,城市的钢铁的回音壁,反射出铿锵之音。气温还是在零度以下,雪就变成一种固体,倒也不是冰,依然保持松软的质地,需要多个升温的日子,才能化成液体,挥发干净。 真正的寒冷在二十天以后来临,官方气象部门报告零下十六度,学校给员工信箱发出预警,称之“危及生命”之寒潮。恰是周末,红绿衫军们未到校,楼下的乐园空寂着。路上行人极少,凡在外必须疾走,略一停顿便血流凝固。无风尚可坚持,一旦有风,顿时站立不稳,周身麻木,意识都开始模糊,对环境失去判断。而曼哈顿岛地 导语 本书是著名作家王安忆的最新自选散文集,精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写作的随笔,包括游记、书评、序跋、访谈,分为四辑,共计24篇作品,最新一篇写于2018年12月24日(未发表)。对世界、世情的幽微洞察,其思想独到、深邃而不流于俗。 内容推荐 本书开篇即为3万余字的作家旅居美国纽约期间的一组随笔,涉及自然、政治、外交、文化以及生活习惯、风俗风情等方方面面,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作家思想与情感的一次集中展现。其他主要内容,则是作家阅读最新出版的外国小说的观感;围绕新长篇《考工计》及重版《母女同游美利坚》,与提问者的互动问答;写父亲写长辈写同道的陈年记忆……字里行间尽显作家对世界、对世情的幽微洞察,其感性的体察,理性的思考,独到而深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旅馆里发生了什么(精)/小说家的散文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安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590823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57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94 |
CIP核字 | 2019068406 |
中图分类号 | I217.62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192 |
宽 | 132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