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国际环境立法的伦理基础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从厘清概念入手,在阐明伦理与道德、法与道德、法与伦理、环境问题实质的基础上,就自然的生存权、世代交替的伦理、地球有限性以及人类生活方式与科学技术选择的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论证了环境伦理在国际环境立法中的基础地位和不二价值,最后提出以“善”为念,以良知立良法,以良法促善治,让人性的善良与法律的善良综合外化,以人性的高度提升法的价值,构筑法的精神。 作者简介 林灿铃,男,福建周宁灵凤山人,法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环境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国际法学会理事、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副会长、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评审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组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职,专著《国际环境法》(修订版)获得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奖),主要著作有《国际法上的跨界损害之国家责任》《国际环境法》《环境伦理学》《国际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国际环境法理论与实践》《荆斋论法——全球法治之我见》《跨界损害的归责与赔偿研究》等,在国内外发表《论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国际法的“国家责任”之我见》《环境问题的国际法律调整》《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与国际犯罪》《工业事故跨界影响的国际法分析》《侨民保护之国际法理论的发展》《论国际环境法的性质》《国际环境法之立法理念》等学术论文近百篇。 目录 序 第一章 玄荒之变 第一节 虐症 一、史上大瘟疫 二、尚无定论的疫病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生物安全 一、气候变化 二、生物安全 第三节 物之生境 一、水土危机 二、进化论之谬 三、环境问题的实质 第四节 环境危机的全球化 一、全球生态危机 二、全球环境意识 三、全球新议题——环境外交 第五节 走出困境 第二章 伦理道德法 第一节 说“法 一、“法”之本义 二、何谓“律 三、法与律 第二节 伦理与道德 一、伦理探赜 二、道德索隐 三、伦理与道德的关系 四、环境伦理与环境道德 第三节 伦理与法 一、伦理与法的相对独立性 二、伦理与法的互动 三、伦理与法的内在关系 第四节 道德与法 一、道德与法的共性 二、二者之区别 三、环境道德与环境法律 第五节 理想国 第三章 国际环境立法 第一节 当今世界主题 一、国际关系的发展 二、世界主题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国际环境法的诞生 一、国际法发展的新领域 …… 第四章 自然的生存权 第五章 世代交替的伦理...... 第六章 地球资源的有限性… 第七章 生活方式与环境伦理 第八章 良法善治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际环境立法的伦理基础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林灿铃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20900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5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80 |
出版时间 | 2019-05-01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印刷时间 | 2019-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60 |
CIP核字 | 2019090922 |
中图分类号 | D996.9 |
丛书名 | |
印张 | 29.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