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菲利普·罗斯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研究--美国牧歌和人性污点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美国当代作家菲利普·罗斯后期所创作的两部代表性作品《美国牧歌》和《人性污点》为例,对罗斯在作品中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进行研究。作者具体论述了罗斯在这两部小说中对于现代性社会的深刻反思,指出了诸多现代性社会问题,如经典的消解、知识分子的世俗化和职业化沦落、主体性意识的零散化、青年的反叛和社会的分裂与对立在小说中的文学呈现。同时作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思考了保罗·蒂利希的“绝对信仰”和“终极关怀”学说,以及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对于这些问题的应对效用和局限性,最后以梁漱溟先生对于资本主义的批评为依据,分析了中国儒学的“仁”学说对于这类社会问题的补救性意义和价值。
作者简介
史元辉,1971年生,文学博士,咸阳师
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英美文
学和比较文学。以独立或第一作者在国内外
学术期刊《比较文明学评论》(Comparative
Civilizations Review)、《外语教学》、《江
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咸阳
师范学院学报》等发表论文近20篇;任副主
编参编了《世界文学重构与中国话语创建》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版)、《当代世界
文学史新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版),并撰写了其中当代美国文学章节;出
版专著《中西文化比较概论》(陕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19年版)。
目录
导论
一罗斯和他的小说创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世俗化和理性化的推动
第一节 主体性意识的觉醒和张扬
1.主体性意识的觉醒
2.瑞典佬西摩和科尔曼的主体性意识张扬
第二节 “除魅”的过程
第三节 “上帝死了
第二章 经典的失落
第一节 罗斯和科尔曼的困惑:经典意义的丧失
第二节 黛芬妮和科尔曼的曲解——经典的被解构
第三章 人文知识分子的沦陷
第一节 人文学科知识的理性化
1.西方哲学理性化的突出
2.人文和社会学科知识的理性操作主义倾向
第二节 人文知识分子的职业化和世俗化
1.科尔曼和黛芬妮:人文知识分子的职业化
2.科尔曼和黛芬妮:人文知识分子的世俗化
第三节 科尔曼和黛芬妮——科层机构下的知识人
1.科尔曼的“物化”倾向
2.黛芬妮的权欲做派
第四节 科尔曼的困境——知识人的“消解”和“放逐”
菲利普·罗斯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研究——《美国牧歌》和《人性污点》
第四章 “主体性意识的零散化
第一节 “历史的终结”和“深度感的丧失”
第二节 “孤独的人群”
第三节 反抗的年轻人
第四节 社会的疏离和对立
1.精英与大众的对立
2.瑞典佬与女儿莫莉:资本主义与其对立面
第五章 问题的应对
第一节 现代性的伦理困境
第二节 蒂利希的药方
1.蒂利希和他的学说
2.“绝对信仰”和“终极关怀”的效用
第三节 社会分裂的应对
1.哈贝马斯和他的交往理性
2.交往理性能否应对社会分裂?
第四节 儒学的启示
1.梁漱溟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
2.“仁”的应对意义
3.“仁”的主体性价值
结语
附录
《垂死的肉身》: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的反抗
垂死的肉体沉沦的灵魂
——《垂死的肉身》中体现的现代危机
罗斯的《人性污点》:又一场后现代主义社会的恶作剧?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菲利普·罗斯的现代性社会问题书写研究--美国牧歌和人性污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史元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737120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30
CIP核字 2018300360
中图分类号 I712.074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5: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