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走向自觉--中国近古历史研究论集(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作者包伟民教授第二本自选集,所选文章反映了他近年来对史学研究方法的思考。从内容上讲,则多是这十余年来他在从事重点研究工作——前期是城市史,近来则是乡村制度——之外的零散论文。具体而言,这本自选集所收录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略有差异的几个组合。除了第一篇《历史学是什么》,试着用尽可能浅近的语言,来表达作者对历史学作为一门学问的理解之外,第一组是关于近三四十年唐宋史有关侧面的学术综述;第二组就议题所涉及的那个两个领域如何进一步深入,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第三组前两篇讨论如何在史学研究中更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怎样更恰当地应对海外汉学的学术影响,后两篇是关于西方学者研究宋代历史专著的书评;第四组都是在具体的专题研究中,利用一些作者感兴趣研究方法的试刀之作。第五组是纪念作者先师邓广铭先生的专文。 目录 自序 历史学是什么 “理论与方法”:近三十年宋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近四十年辽宋夏金史研究学术回顾 新世纪南宋史研究回顾与展望 唐宋转折视野之下的赋役制度研究 视角、史料与方法:关于宋代研究中的“问题” “地方政治史”研究杂想 数字人文及其对历史学的新挑战 走出“汉学心态”:中国古代历史研究方法论刍议 精英们“地方化”了吗? 宋徽宗:“昏庸之君”与他的时代——评伊佩霞、毕嘉珍主编《徽宗与北宋后期:文化政治与政治文化》 努力构建以本土经验为基础的史学理论体系——从宋代“货币地租”问题的争论谈起 历史观察的思维特征——从宋代城市史说起 说“坊”——唐宋城市制度演变与地方志书的“书写” 形式的背后:两宋劝农制度的历史分析 再论南宋国家财政的几个问题 略论元初四明儒士的遗民心态 邓广铭先生的学术风格 邓广铭先生与当代宋史学科的发展 附录一 “专业市镇”与近代江南市镇研究范式的再认识——以浙江乌青镇个案研究为基础 附录二 从“龙游商帮”概念的演进谈学术失范现象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走向自觉--中国近古历史研究论集(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包伟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4109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61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45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92 |
CIP核字 | 2019199586 |
中图分类号 | K220.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7 |
宽 | 158 |
高 | 2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