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年沈从文
内容
目录
我的故事是怎样造就
自我评述
从文自传
从现实学习
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
二十年代的中国新文学
我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劫余情书·兆和日记
由达园给张兆和
彷徨是青年人的日常
一封未曾付邮的信
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复程朱溪
此后的我
由达园给刘廷蔚
水云
附录一
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郁达夫
附录二
青年沈从文年谱
精彩页
自我评述
我出生在湖南西部边远地区一个汉苗杂处的小小山城。小时因顽劣爱逃学,小学刚毕业,就被送到土著军队中当兵,在一条沅水和它的支流各城镇游荡了五年。那时正是中国最黑暗的军阀当权时代,我同士兵、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社会底层人们生活在一起,亲身体会到他们悲惨的生活,亲眼看到军队砍下无辜苗民和农民的人头无数,过了五年不易设想的痛苦怕人生活,认识了中国一小角隅的好坏人事。一九二二年五四运动余波到达湘西,我受到新书报影响,苦苦思索了四天,决心要自己掌握命运,毅然离开家乡,只身来到完全陌生的北京。从此就正如我在《从文自传》中所说,进到一个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习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了。
我人来到城市五六十年,始终还是个乡下人,不习惯城市生活,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虽然也写都市生活,写城市各阶层人,但对我自己作品,我比较喜爱的还是那些描写我家乡水边人事哀乐故事,因此我被称为乡士作家。
从文自传
我所生长的地方
拿起我这支笔来,想写点我在这地面上二十年所过的日子,所见的人物,所听的声音,所嗅的气味;也就是说我真真实实所受的人生教育。首先提到一个我从那儿生长的边疆僻地小城时。实在不知道怎样来着手就较方便些。我应当照城市中人的口吻来说,这真是一个古怪地方!只由于两百年前满人治理中国土地时,为镇抚与虐杀残余苗族,派遣了一队戍卒屯丁驻扎。方有了城堡与居民。这古怪地方的成立与一切过去,有一部《苗防备览》记载了些官方文件,但那只是一部枯燥无味的官书。我想把我一篇作品里所简单描绘过的那个小城,介绍到这里来。这虽然只是一个轮廓,但那地方一切情景,却浮凸起来,仿佛可用手去摸触。
一个好事人,若从二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去寻找,当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名为“镇箪”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中,安顿下三五千人口。不过一切城市的存在,大部分皆在交通、物产、经济活动情形下面,成为那个城市枯荣的因缘,这一个地方,却以另外一个意义无所依附而独立存在。试将那个用粗糙而坚实巨大石头砌成的圆城,作为中心,向四方展开,围绕了这边疆僻地的孤城,约有四千到五千左右的碉堡,五百以上的营汛。碉堡各用大石块堆成,位置在山顶头,随了山岭脉络蜿蜒各处走去。营汛各位置在驿路上,布置得极有秩序。这些东西在一百七十年前,是按照一种精密的计划,各保持相当距离,在周围数百里内。平均分配下来,解决了退守一隅常做蠢动的边苗叛变的。两世纪来满清的暴政,以及因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赤了每一条官路同每一个碉堡。到如今,一切完事了,碉堡多数业已毁掉了,营汛多数成为民房了,人民已大半同化了。落日黄昏时节,站到那个巍然独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时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这地方到今日,已因为变成另外一种军事重心,一切皆用一种迅速的姿势,在改变,在进步,同时这种进步,也就正消灭到过去一切。
P3-5
导语
全书聚焦沈从文的青年时期,详细而不加掩饰地记录了他从出生到成名的整个心路历程:他在偏远的边城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彷徨?他与乌烟瘴气的军阀部队有怎样的格格不入?他是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坚持自我,笔耕不辍?身陷热恋得不到回应时,他又有什么样的苦闷与忧愁?
序言
我生长在湖南西部凤凰城中,到十五岁时始离开了那
个地方。在九个儿女的家庭中,我应排列到第四。
因为生长地方,为清时屯戍重镇,绿营制度到近年尚
依然存在,故于过去祖父曾入军籍,做过一回镇守使,现
在兄弟及父亲皆仍在军籍中做中级军官。因地方极其偏僻
,与苗民杂处聚居,教育文化皆极低落,故长于其环境中
的我,幼小时显出生命的那一面,是放荡与诡诈。
十二岁我曾受过关于军事的基础训练,十五岁时随军
外出曾做上士。后到沅州,为一城区屠宰收税员,不久又
以书记名义,随某剿匪部队在川、湘、鄂、黔四省边上过
放纵野蛮生活约三年。因身体衰弱,年龄渐长,从各样生
活中养成了默想与体会人生趣味的习惯;对于过去生活,
有所怀疑,渐觉有努力位置自己在一陌生事业上之必要。
因这憧憬的要求,糊糊涂涂地到了北京。
过北京本意是读书,但到了那地方,才知道任何处皆
缺少不花钱可读书的学校,故只在北京小公寓中住下。最
先写文章是在北京《晨报》的“北京”栏得到发表的机会
。那里只需要一个滑稽的天分就容易办好的。第一次用一
个别名写的短文,报酬为书券五角。
后得与郁达夫、林宰平、徐志摩、陈通伯等认识,发
表创作于《晨报副刊》《现代评论》两刊物上面。近来小
说则常登载于《小说月报》与《新月杂志》上面。六年创
作生活把创作集印成为单行本小册子约有四十种。但这些
作品在自己看来,皆认为仅只为像一个完全努力意义所留
下的构图习作,毫无可矜持的一篇文章存在的。
现在以无所属那种个人态度,仍然继续写作。还在吴
淞中国公学教了点书,年纪是二十八岁。
十九年三月二日
内容推荐
不合群的焦虑、对理想的犹豫、对未来的恐慌、离家闯荡时的忐忑不安、陷入恋爱时的甜蜜苦恼……当代年轻人正在经历的,沈从文都曾经历过。
这是一本沈从文的自白书,不读这本书,你对沈从文的认识就少了一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年沈从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从文//张兆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46843
开本 32开
页数 3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19-11-01
首版时间 2019-11-01
印刷时间 201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34
CIP核字 2019228360
中图分类号 I216.1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12
150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