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北方农业历史地理专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文库
内容
作者简介
李令福,男,1963年生,安徽省萧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本科毕业,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毕业,现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学、中国古都学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利科技史,参与陕西省及西安市城市建设,主持一系列实践应用性的科学研究。出版专著8部,编著书籍6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1项。学术论著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其他奖励5项。
目录
第一章 山东耕地与人口
一 明代山东省耕地面积
1.明初山东耕地面积的估测
2.明中后期山东省土地垦殖的发展及土地清丈
3.万历丈田数据的修正
二 明代山东省人口发展的时空特征
1.明初的移民与人口的激增
2.明中后期人口统计数据的考证
3.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区域特征
三 清代山东盐碱土的分布及其改良利用
1.盐碱土的分布
2.盐碱地的改良利用
第二章 山东经济作物
一 明清山东省棉花种植业的发展与主要产区的变化
1.明前期的迅速发展与普及
2.明中叶以后商品棉产区的形成与演变
3.清末期长绒棉的引进与总面积总产量的推求
二 明清山东省柞蚕业发展的时空特征
1.明代柞蚕业的形成及主要产地
2.清中期柞蚕养殖技术的发展与外传
3.清末柞蚕业的繁荣
三 清代花生在山东的引种和发展
1.清中期花生的引种
2.清末期花生的迅速扩种
3.清末花生扩种的原因
四 烟草与罂粟在清代山东的扩种及影响
1.清中后期烟草的引种及其主要产地
2.清末期罂粟的急剧扩种与分布
3.烟草、罂粟扩种的影响
第三章 东北农区形成与作物布局
一 清代前期东北农耕区的恢复和扩展
1.清初东北各地农业开发的基本状况
2.辽河下游传统农耕区的恢复与扩展
3.黑龙江流域渔猎畜牧区农垦点的建立
二 清代黑龙江流域农耕区的形成与扩展
1.第二松花江平原农耕区的形成与扩展
2.第二松花江平原农耕区的扩展与呼兰河、牡丹江、洮儿河流域的放垦
3.农耕区向嫩江平原、三江平原及其他边远地区的扩展
三 清代东北粮食作物的地域分布
1.谷类
2.豆类
3.麦类
4.稻类与薯类
四 清代东北地区经济作物与蚕业生产的区域特征
1.棉、麻与靛的地域分布及扩展
2.烟草与罂粟的地域分布及扩展
3.蚕丝生产的区域发展
4.经济作物与蚕丝生产的区域扩展特征及限制因素
第四章 粮食亩产、作物结构与种植制度
一 清代山东省粮食亩产研究
1.粮食亩产研究的薄弱及其原因
2.清代鲁西南平原的典型分析
3.清代山东各地的全面评估
二 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
1.麦类与豆类作物种植比重的增加及其分布特征
2.新兴作物的传播与推广
3.传统杂粮谷类及稻类作物的兴衰与分布
4.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
三 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制的形成时间及其作物组合
1.明代以前华北没有形成二年三熟制
2.华北二年三熟制形成于明末清初
3.二年三熟制的作物组合
四 再论华北平原二年三熟轮作复种制形成的时间
1.二年三熟制及其形成的条件
2.对传统各家观点的评述——明代以前华北平原没形成二年三熟制
3.华北平原二年三熟制形成于明中后期
第五章 北方历史农业地理其他专题
一 西汉时代冬小麦在我国北方的推广普及
1.东海郡西汉末年冬小麦播种面积广大
2.冬小麦在华北与关中的普及推广
3.西汉时代冬小麦种植技术的进步
二 秦汉上林苑农业的多功能性
1.秦汉上林苑概况
2.秦汉上林苑的经济功能
3.秦汉上林苑的非经济功能
三 陕蒙地区治理沙漠的四种成功模式
1.恩格贝模式:中外合作绿化开发沙漠的典型
2.牛玉琴模式:家庭承包绿化治沙的楷模
3.石光银模式:公司加农户产业化治沙的代表
4.大伙场模式:村集体治沙的榜样
5.余论
四 黄帝“土德”“垂裳”的文化意义
1.“土德”“垂裳”原义考
2.从“土德”看黄帝故里故都
3.黄帝“土德”“垂裳”的经济文化意义
第六章 历史农业地理学理论及其纲要
一 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1.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形成及其研究意义
2.历史农业地理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
3.历史农业地理的研究现状与今后趋向
二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学科属性与研究方法
1.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体系
2.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其与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关系
3.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三 中国农业历史地理学纲要
(一)中国土地垦殖的区域发展过程
(二)我国古代粮食作物结构的历史演变
(三)我国古代经济作物结构的历史演变
(四)传统农具、耕作技术与种植制度的演变
后记
内容推荐
农业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农业发展、结构及布局演变规律及其形成原因的学科,人口增减、耕地垦殖及农作物的种植与布局为农业历史地理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本书前三章就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以明清山东与东北地区为例。第四章利用曲阜孔府档案资料等匡算出各类粮食作物的亩产量及播种比例,建立了两年三熟轮作复种制明中后期形成的新观点。在研究粮食作物结构变迁的过程中,认为历史地理学结构性的重要有时候会超过其空间性。第五、第六两章为农业历史地理相关综合与理论的内容。本书从中国北方农业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实践中总结出历史地理学专题研究最基本的四项原则,供学界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北方农业历史地理专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学术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令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52734
开本 16开
页数 3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8
出版时间 2019-10-01
首版时间 2019-10-01
印刷时间 2019-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10
CIP核字 2019216056
中图分类号 F329.9-53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