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德国法中的社会国原则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社会国是德国基本法上的重要国家目标,它植根于德意志民族的法律和历史。德国法中的社会国原则体现了欧洲的秩序自由主义价值,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弥合社会阶层鸿沟,促进社会衡平和社会团结,保障社会秩序的公平正义。在社会国理念、原则指引下的社会法制为"二战"后德国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经济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有效平衡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促进间的紧张关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德国经验对于新时代回应人民对公平、正义的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民生主义话语转化为法治表达时必须立足本国国情,走适合本国的社会保障之路。 目录 导论中国社会法治建设的理念和制度选择·001 0.1中国社会法治建设的时代难题/001 0.2中德社会法治建设的可借鉴性/002 0.3社会国原则的概念论/007 章社会国原则的理念和制度渊源·013 1.1早期社会国形成的历史背景/013 1.1.1德意志民族社会安全理念/013 1.1.2帝国社会问题和工人运动/015 1.1.3日耳曼法与法团主义精神/018 1.1.4社会国原则中的国家主义/022 1.1.5德意志知识分子的推进/025 1.2社会国思想的演进/027 1.2.1劳伦茨·施坦因的“社会君主国”/027 1.2.2黑勒与“社会法治国”/030 1.3社会保险法和社会国原则/032 1.4《魏玛宪法》与社会基本权/034 小结/035 第2章社会国原则的法理分析·038 2.1社会国原则的雏形/038 2.1.1从自由法治国到社会法治国/038 2.1.2《基本法》中的社会国原则/041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德国法中的社会国原则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若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06646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70 |
CIP核字 | 2019283296 |
中图分类号 | D951.61 |
丛书名 | |
印张 | 10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