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图书共六册,分别是:《楷书教程》《行书教程》《隶书教程》《篆书教程》《草书教程》《篆刻教程》。目前,图书市场上的同类书基本上是纯学术的研究读物,不接地气。本书结合技法教程阐述理论话题,将各种书体讲解透彻。作者为卢中南、叶培贵、赵宏等著名学者,具有权威性,有很大的市场号召力。
本册为《草书教程》。
图书 | 草书教程(中国书法教程)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套图书共六册,分别是:《楷书教程》《行书教程》《隶书教程》《篆书教程》《草书教程》《篆刻教程》。目前,图书市场上的同类书基本上是纯学术的研究读物,不接地气。本书结合技法教程阐述理论话题,将各种书体讲解透彻。作者为卢中南、叶培贵、赵宏等著名学者,具有权威性,有很大的市场号召力。 本册为《草书教程》。 作者简介 卜希旸,号老巽,1945年生,江苏连云港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先后从王传恭先生、郭风惠先生学习书法。1979年,加入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在萧劳先生等老前辈的指导下从事书法教学。1988年应欧阳中石先生之命,开始在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任教,至2005年退休。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展览,1998年参加在东京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书画展,获得日本外务大臣奖。著有《书法基础》、《楷书津梁》、《隶书写法》、《篆书写法》、《草书教程》、《民国书法史》等。曾参与《书法字海》的编辑工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 目录 第一章 草书概论 第一节 草书的定义 第二节 草书学习的目的、意义 第三节 草书的类别及学习轨程 第二章 草书的源流及发展 第一节 汉兴有草书 第二节 三国魏晋六朝之草书 第三节 盛唐之音——狂草的崛起 第四节 尚意书风下的宋代草书 第五节 向二王回归的元代草书 第六节 明代草书的繁荣与发展 第七节 清代草书的衰落与沉寂 第三章 草书书论辑要 第一节 汉魏南北朝书论 第二节 唐代书论 第三节 宋代书论 第四节 元明清书论 第四章 名家名作赏柝 第一节 章草名作赏析 第二节 今草名作赏析 第五章 革法形成的途径和规律 第一节 草法产生的几种途径 第二节 草法的沿革 第三节 章草典型草法 第四节 今草的偏旁符号 第五节 今草的歌诀——《草诀百韵歌》 第六章 草书的临摹 第一节 章草的临摹 第二节 今草的临摹 第三节 狂草的临摹 第七章 草书的创作 第一节 作书先散怀抱 第二节 草乖使转不能成字 第三节 速度节奏与格调 第四节 章法与幅式的选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草书教程(中国书法教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卜希旸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0726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00 |
CIP核字 | 2019170795 |
中图分类号 | J292.113.4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241 |
宽 | 16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