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本来,我的世界只是东京都新宿区的小巷,不仅很小,而且很矮,
过一条大久保通的小马路,就是最大的冒险。
二十岁的夏天,在北京火车站国际列车月台我发现了世界的入口,
从那里可以到莫斯科,再到柏林、巴黎、罗马、伦敦、阿姆斯特丹……
这是一场寻找世界入口的成年礼,
但是为了进入世界,首先你得一个人离开家。
旅行磨练的真谛不在于去了哪里,而在于找到自己人生的一条路。
人去旅行,为的是回来。
我认为,只有旅人才能真正找回故乡,并用双手紧紧拥抱它。
走再远,终究要回到家,
否则,我们不是旅行,而是自我放逐了……
作者简介
新井一二三,用中文写作的日本女作家。生于东京,上世纪八十年代留学北京,走遍中国,周游世界。曾任《朝日新闻》记者,在多伦多、香港等地报刊上发表中英文文章。目前专事写作,出版有《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我这一代东京人》等畅销著作,文笔清浅自然,带着几分日文味道的中文表达别具趣味;视角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目录
自序:一辈子的旅人
卷一——寻找世界的入口
寻找世界的入口
独立,从一个人走路开始
无法放弃旅人生涯
卷二——东京旅行故事
东京交通物语
人生的温泉旅馆
天空树教东京人重新发现浅草的魅力
日本美食之乡:静冈县
梓二号之旅
卷三——旅行家的饭桌
玫瑰色的烤羊排
粉红色的鱼子沙拉和蓝色的奶酪
筷子和牙齿之间
俄罗斯式生鱼片
稻草富翁的可乐饼
日本菜的凋零
东方女孩闯世界
世界文化遗产的吊诡
卷四——独特的旅行一册:日本人的南蛮情结
马六甲纪行:圣方济各的螃蟹
平户:如爱的旅行
双城记:澳门与长崎
序言
一辈子的旅人
在《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里,我写过从十五岁起
,一个人旅行去国内、国外各地的经历。后来很多次,被人
问:那学校毕业,出社会以后呢?结婚生孩子以后呢?现在是
不是没有了以前那么多自由时间去旅行?
每次,我都要尽力说明:过旅人生涯,并不需要每年出
国旅行的,所需要的,首先是对远处的憧憬,想发现另类生
活的渴望,年轻时曾不怕孤独出过门的记忆。这样子,拥有
了旅人精神以后,就能过一辈子的旅人生涯了。好比学会了
一门外语以后,能过一辈子的双语生活一样。
果然也有人问我:你在日本住,平时有机会讲英语、汉
语吗?我都要尽量说明:语言能力,或者其他任何知识,别
人都无法偷走的。我脑子里,除了母语日语以外,一直有英
语、汉语;即使每天的生活中见到的全是日本人,打开电脑
,就能看到世界各国朋友的消息。
尤其脸书普及了以后,终于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上,用多
种语言交流并发出消息了。以前我认为:世界的大小是由自
己脑袋的大小决定的。如今看脸书,我颇有感觉:很像是自
己的脑袋投射出来的影像;朋友们写着日文、中文、英文、
法文、西班牙文,也有人写着我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语言的
短文。
那是个波斯尼亚出生的文学博士,在德国大学教书,来
日本大学当访问学者的时候,我们彼此认识。因为她女儿插
班进入了我儿子当时上的小学班级,班主任每天发的班报里
写了什么内容,我一一翻成英文转告她。例如,夏天启用学
校游泳池以前,同学们要抓浊水里的水虿,然后带回家各自
饲养,记录变化。水虿是什么东西,我本来都不知道的,何
况用英语说。幸亏小孩子告诉我说:水虿就是蜻蜓的幼虫。
那该是baby dragonflies了,没错吧?关键在于,班主任提
醒各位家长:为了抓水虿,同学们需要带雨靴来。波斯尼亚
博士又糊涂了:游泳池里抓蜻蜓婴儿,我懂了,可怎么要穿
雨靴呢?日本人游泳不穿凉鞋,要穿橡胶制长靴吗?于是我给
她解释:没错,就是橡胶制长靴,因为日本学校的户外游泳
池是早一年九月用完之后,好几个月都没做清洁的,就是在
那浊水里,蜻蜓生下的蛋孵化成水虿,老师不忍心叫孩子们
穿着运动鞋在浊水里活动,所以特地提出带雨靴来。啊啊.
原来如此!波斯尼亚博士终于明白了。可惜,她也没有远从
德国带孩子的雨靴来日本。
如今她回到德国,脸书上写着德语、英语,还有我无法
确定的语言,该是波斯尼亚语言吧,好像以前叫做塞尔维亚
一克罗地亚语的,现在叫什么了?每次,看到那无法确定的
语言时,我就回想起游泳池里孵化的水虿来,自我娱乐一番
。那感觉很像旅行,我和她又似是在叫做“人生”的旅途上
偶尔碰到的两个旅人。何况她说,德国住家的厨房墙上,一
直贴着跟我们一家一起去东京西部御岳山时拍下的照片。
这本书里,我主要写了学校毕业、出社会、有工作、成
家生育以后,如何继续做旅人。第一章《寻找世界的入口》
里讨论,培养了旅人精神后,阅读、美食都会带来类似于旅
行的满足感。一直关在饭店里,也会留下跟一趟旅行一样多
的回忆。第二章《东京旅行故事》中的文章更要证明:日本
国内,甚至东京市内的移动也都会成为印象蛮深刻的旅行经
验。我也想通过第三章《旅行家的饭桌》给各位读者介绍,
如何把旅行经验融入于日常生活,把每天的日子当旅行过下
去。
年轻时候的旅行会像参观世界博览会,拿着“护照”要
收集尽量多的入境印章;年纪大了以后,却能享受到重游旧
地的滋味。或者如我在最后的第四章《独特的旅行一册:日
本人的南蛮情结》里实践的,把几个曾游之地的记忆缝合起
来,做成自己独特的旅游回忆。
总之,我特爱旅行,也很珍惜过去的旅行留下的记忆。
因此,我劝年轻朋友们趁年轻多去旅行,也劝上了年纪的各
位,趁身体健康多走几个地方。如果你现在的条件不允许出
门旅行的话,我希望你能通过阅读或品尝美食等,尽量享受
这一趟人生之旅。毕竟,我们都是走同一条路的旅伴呢。
导语
年轻的时候,新井一二三写《独立,从一个人旅行开始》,而在《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里新井一二三则告诉读者,拥有了旅人精神以后,就能过一辈子的旅人生涯了。培养了旅人精神后,阅读、美食都会带来类似于旅行的满足感;在日本国内,甚至东京市内的移动也都会成为印象满深刻的旅行经验;她也告诉读者如何把旅行经验融入于日常生活,把每天的日子当旅行过下去;最后,她把几个曾游之地的记忆缝合起来,做成自己独特的旅游回忆。新井一二三认为,旅行磨练的真谛不在于去了哪里,而在于找到自己人生的一条路,而只有旅人才能真正找回故乡,并用双手紧紧拥抱它。
精彩页
寻找世界的入口
——二〇一二年三月上海复旦大学演讲稿
只要认真寻找世界的入口,你一定找得到世界。因为世界本来就属于大家,世界也就属于你。但是为了进入世界,首先你得一个人离开家。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寻找世界的入口》。我这么说,你也许觉得奇怪。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不是早已经生活在世界上了吗?怎么还需要找个入口呢?
我在日本东京长大。对小时候的我来说,世界是很遥远的地方。世界是美国,世界是欧洲,都是在电视旅游节目里能看到,但是我身边没有人去过的地方。
讲语义的话,世界是包括地球上所有国家和地区以及男女老少全人类的,当然也应该包括日本在内。可是,当年住在东京都新宿区的小巷里,我的活动范围特别小,跟大世界简直沾不上边似的。如果有人告诉我,你也是世界的一分子,恐怕我会以为他是个骗子。
从我家到学校,新宿区立淀桥第四小学,走路不到三分钟,而且巷子特别窄。窄到什么程度呢?两个行人擦肩而过都需要侧身。有一次我家对面的同学家房子失火,但是救火车开不进来,只好把消防水管放得很长很长,花了好几个钟头才灭了火。那是我小学二年级的冬天,已经几十年过去了,可是心中的不安至今记忆犹新。
那一带密密麻麻盖的木造房子,都是平房或者两层楼,包括我自己住的家。有些大机关,如当年的日本国铁或者日本银行,为职工家属盖的宿舍是四层楼的水泥公寓。那是附近最高的楼房,由我看来够气派。所以,我的世界不仅很小,而且很矮。
下课回家以后上河合乐器的音乐教室、书法班、珠算班,都是在走路五分钟的范围内。有时候,替母亲去买东西,也都在家附近个人开的蔬菜店、面包店、鲜肉店、南北干货店。平时去的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同一个学区里面的一些朋友家。路上要经过一条大马路叫大久保通,有个红绿灯,看右看左后走过马路,对当时的我来讲,是最大的冒险了。
我懂事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一辆车了。到了周末,父亲会开车带我们去东京郊外的河边、海边、山区等等。讲距离的话,大概每一趟都有上百公里吧。但是,我并不觉得我的世界因此而扩大了多少,因为我只是坐在父亲开的车子里,并没有离开父母提供的环境。我从小就相信:有自由的地方才称得上世界。电视节目里出现的外国人都显得好快乐,好自由自在。否则的话,我也不会幻想:长大以后一定要去闯世界。
有几次,我自己去过住在东京东部的姥姥家,是大约一个小时的旅程。单独一个人出门,坐电车看窗外的风景,那感觉很自由,讨人喜欢。我从小就喜欢火车多于汽车,因为火车上有别人,有社会。
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九七。年的暑假里,父亲开五百多公里路,带我们去大阪参观了世界博览会。那是在一九六四年的东京奥运会以后,全日本都好期待的国际性活动。许多人从东京坐刚开通不久的新干线去了大阪。我也好憧憬据说跟子弹一样快的新式列车。但是我家孩子多,那年老五弟弟正在母亲的肚子里。坐新干线去,会很麻烦,费用也会非常贵,所以我们还是被塞在父亲开的小车子里去了。
夏天的大阪特别热,只比夏天的台北好过一点点而已。那年,大弟弟四岁,妹妹还不到两岁,母亲挺着大肚子,一家六口子排队参观一个一个场馆实在不容易。可是,我们手里有一人一本所谓的“世博会护照”,进一个场馆就给你盖一个印章,和真正的护照上盖出入境图章一样。我恨不得拿那本护照,到各个国家的场馆去收集更多的印章。比我大两岁的哥哥,从小跟我性格完全不同,乖乖的,就没有那种欲望。父母拿我没办法,叫我自己去逛会场。我会看看哪个场馆外边的人龙比较短,容易进去。反正,我感兴趣的主要是不同国家的印章,而不是里面的展览,所以去哪个场馆并不重要。
就那样,我自己进入了一个东欧国家的场馆,好像是匈牙利的。里面有什么展览,我一点都不记得了,却至今忘不了,那场馆里卖着一种食品,是当地风味。我特想尝一尝,所以跟母亲要了钱,买来吃。上面有白色的酱,看起来像生日蛋糕上的鲜奶油,可是吃起来一点也不甜,反而是酸酸的。现在回想,应该是酸奶油(sourcream)吧,可当时的我就是吃不惯,非得偷偷地扔掉,因为生怕母亲知道了以后会骂我浪费钱。没有错,我是浪费了钱,但我是被它的异国情调所吸引,就是想尝一尝,结果吃不惯都心甘情愿,因为吃不惯的东西更加充满异国情调。
那天,我似乎生平第一次摸到了世界的门。那儿是没人排队的冷门场馆,卖的食品味道很奇怪。可是,一个人站在微暗而稍冷的屋子里,我暗自感到兴奋,好比发现了父母都不知道的秘密。
世界的入口在哪里?我大概是那个时候开始寻找的。
上了初中以后,我看了许多日本人写的旅游文学。也许跟大阪世博会上的经验有关吧,对大家想去的美国、英国、法国等,我始终不大感兴趣。反之,相对少有人去的地方,如东欧、西班牙,还有南太平洋上的岛屿新喀里多尼亚等地方,会刺激我的旅游梦想。
不过,无论如何梦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旅行是为了找到回家的路(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新井一二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81683
开本 32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8
出版时间 2019-12-01
首版时间 2019-12-01
印刷时间 201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82
CIP核字 2019219746
中图分类号 I313.65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0
135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7: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