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榆树
内容
内容推荐
这是一轴中国北方农村斑斓壮美细致入微的写实长卷。故事围绕老榆树村张、王、李、赵四大家族百年的恩恩怨怨展开。在四个家族三代人起伏跌宕的命运浮沉中,展现近现代以来北方农村发展变化的历史同期声。
导语
一部中国北方广袤大地百年变迁的跌宕史诗
一曲历史变迁中人性善良、复杂、纠缠、嬗变的雄浑交响
精彩页
第一章
“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史书记载,中国古代的一个地方官曾发布过这样的告示。
这里的“依例”,是按照惯例、按照常规、按照程式、按照套路的意思。
依例,这里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先说时间。现在的我们说时间,年份是用一个数字表示的,耶稣出生前多少年叫作公元前多少年,耶稣出生后多少年叫作公元多少年,简单明了。可一百多年前,这事却并非如此简单,聪明的中国人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排列组合成六十花甲,周而复始,循环往复。那时候,代表年份的是一个干支组合,如甲子年、乙丑年,等等。
问题来了,倘若一个人甲子年出生,六十一岁时,岂不又逢甲子,两个甲子如何区分。
起初,这个顾虑是没有的,因为那时,活过六十岁的人太少了,即便活过六十岁,也得活埋。
相传,有个皇帝独裁统治,又嫉贤妒能,怕人有本事和造反,以为老年人知古通今,大多怀恋先朝旧制,痛恨他的残暴苛刻,便下一道圣旨:六十还甲。无论仕庶男女,活到六十岁不死者,一律活埋。逼得百姓纷纷想法把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给藏起来。
一只老鼠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格局。
话说某年夏季,京城被洪水淹了,几天后才消退下去。这时在城门附近,发现了一只如牛大的怪兽,样子有点像老鼠,便禀报到了皇上那里,皇上下令贴出告示:谁能认出这是什么野兽,就赏赐给他多少地亩和银两。城里有一家人,父亲已六十多岁,怕官府知道了被活埋,儿子便将他垒在了墙的里边,留出一个洞每天送饭和水给他吃喝。城门那里发现了怪兽和官府贴出告示后,儿子告诉了垒在墙里的父亲,父亲让他于袍袖内藏一只狸猫,暗地里到怪兽眼前露一下,如果那怪兽看见猫全身颤抖,那就是一只老鼠。老鼠在某种情况下也会长得很大,叫作“成了精”,天下所有老鼠都怕猫,这就是证明。你就揭告示,要赏你地亩银两时,你都不要,你只要朝廷不活埋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儿子照着父亲说的去一试验,果然那怪兽颤抖,便揭告示去领赏。官府里问他是谁指教的这个办法,他如实说了一遍,并提出不要一切奖赏,只要求朝廷不再活埋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官府禀报朝廷,结果皇上采纳了这个建议,从此废除了“六十岁不死就活埋”的法令。 活埋的问题解决了,两个甲子混淆的问题又浮出水面。
别急,有办法。在我国,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经历了二千一百三十二年。封建王朝皇帝总数四百九十四人,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王总数有二百五十一人,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称帝者约一百人,封建割据称帝者,约有六十人,此外还有一个“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这些帝王大多数有自己的年号。如此,除容易混淆的甲子、乙丑年份外,又多了一个朝代加帝王年号加序号的称呼,如明朝万历十五年、丁亥年。这样,万事大吉。
扯远了,回来。
我们的故事发生的年份叫辛亥年,又叫清宣统三年,还叫民国元年,以公元纪是1911年。这一年中国的封建制度寿终正寝。
该说地点啦!
中国北方,老榆树村。两座山,一座南北走向,一座东西走向,成九十度交会在一起,南北向的山伸延出二里路的样子,东西向的山半里路长短,两山夹住的山塆中,是一个村落。中国的地名,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考究起来恐怕能写出厚厚的一本书。但不少地名,大致与住在这里的人息息相关,高姓人家住的庄子叫高家庄,马姓人家住的河边叫马家河,杨家占住的岭子叫杨家岭,张家守着的峪口叫张家口。但张老三住的村子不叫张家村,这个拥有张王李赵“四大家族”附带其他姓氏住户的村子名叫老榆树。来由很简单,第一个走西口在这里落脚的人看到的满眼都是老榆树。
自打一个叫王秃子的老汉在这里垦荒拓土以来的几十年里,从山西走西口来到这里的人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到了张老三长成大后生,老榆树已是户数近百人口超五百的大村子。
村子里,最显眼的是全村唯一的一处砖瓦房院落,坐落在村子最东头的高坡上,俯瞰着全村拥在山塆子中的灰溜溜的土房。
砖瓦房院落是一处四合院,正屋里住着王姓东家两口和他们的儿子王老五。东西厢房里,出嫁的王家二女儿王二女刚和婆家分家,领着女婿李老四赶着牛羊坐着马车回到娘家住进了东厢房。王家的大女儿王大女死了丈夫受不了婆家的白眼抱着孩子跑回娘家,住在西厢房。西厢房顶南头的一间通向西边一个土房土墙的大院,规模不比砖瓦房院子小,只是没有东西厢房。正面一排土房是牛圈马圈驴圈羊圈,西墙根下,堆放着为牲畜过冬预备的干草麦秸,南边正中一扇大门供人畜出进。大门两侧的土房,西屋的碾房里一盘大石磨雄踞中央,环绕石磨的磨道被驴蹄马蹄人脚踩得坚实而光滑。东屋里住着两个长工,一个是外地来的赵老六,另一个是本村的张老三。
在老榆树及其周边的广大区域,男孩到了十三四岁就该提亲了。家底殷实的人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榆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颙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207453
开本 16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20-01-01
首版时间 2020-01-01
印刷时间 202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20
CIP核字 2019233759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3: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