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江南繁荒录(精)
内容
作者简介
徐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已出版长篇小说《缘去来》、《沉浮之路》、《公民喉舌》,散文集《天下知己》等12种;近年致力于紫砂文学创作,有系列小说《壶王》《壶道》《壶殇》,传记作品《花非花》《尧臣壶传》,长篇散文《一壶乾坤》问世;作品屡获全国电视文艺奖、“五个一”工程奖、紫金山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重要作品见于《人民文学》《当代》《中国作家》《十月》《钟山》《北京文学》《上海文学》《青年文学》《雨花》《芳草》等,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长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散文选刊》《读者》《中外文摘》选载、转载。
现居陶都宜兴。
书评(媒体评论)
手心繁华,手背苍凉。徐风提炼江南的精神符号
,在一场旷日持久的书写中,为我们梳理了一条江南
的历史文化根脉,他用抽丝剥茧的方式,写鲜活的世
俗生活,写可贵的人性品质,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
的活性江南。
——邱华栋,作家
徐风通过紫砂去寻找它生成的因由,并拓展开去
,江南的自然风物,文化传承自然而然地进入他的视
野,一张以紫砂为核心的江南文化地图终将被绘制出
来。
——汪政,评论家
如果要问徐风全部创作表现出怎样的精神特征,
我以为用“六朝气息”来概括是比较合适的。在徐风
的文学创作中,我最喜欢的是散文部分,我以为,散
文创作也是徐风全部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部分。
——王彬彬,学者、评论家
《江南繁荒录》之于徐风,有一种“壮年变法”
的意味。徐风写作至此,格局与色调突然一变,此岸
已非彼岸,江花日出,照亮了繁与荒。
——潘向黎,作家
目录
第一部 青玉案
一 风与气
二 古城签
三 仰望与遗忘
四 女人何必江南
第二部 声声慢
五 读书不好玩
六 渎边遗事
七 乡村无恙
八 大地救赎
第三部 风满楼
九 紫醉与金迷
十 海棠并不依旧
十一 君有癖否
十二 原野上的荒腔走板
参考文献
精彩页
一 风与气
一古碑
行旅天下,古碑总是绕不过的。
我们的祖先似乎深谙人类健忘的毛病,也知道岁月剥蚀的巨大力量,更兼借一种庄重的行为艺术的仪式感,希图用勒石与碑刻,来铭记那些不该忘却的人事沧桑。于是,漫长的岁月里,所有蓬头垢面的古碑都充当了最好的历史解说员。当我们在一块古碑面前站立,冥冥之中总有一个苍老深沉的声音在告诉我们,这里从前原来是这样的。以致我们会产生一种思维上的惯性:一个地方,没有几块古碑,总感觉历史在这里遗忘了什么,没有根基,时间的隧道也被湮没了,容易产生一种难言的肤浅。
说话间就到了太湖边,水色迷离,天光炽炽。
传春秋时,伍子胥逃离楚国入吴,一路风餐露宿,饥肠辘辘。一日,来到溧阳与古阳羡交界的南溪河畔,一个叫虾笼泾的渡口岸边。见一村姑正在河边浣纱,便上前讨食。村姑见其相貌不凡,心生敬慕。但家中并无现成食物,只有身边一盆浆纱用的糨糊。伍子胥顾不得许多,狼吞虎咽,将一盆糨糊全部吃光。问明去吴地的方向后,便拜求村姑,万不可告诉即将追赶而来的兵士。村姑一口应允,伍子胥不放心,回头又交待一遍。村姑默默转过身,留给子胥一个柔弱的背影。他走不多远,听到背后扑通一声,人不见了,河面上泛起些许波澜。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好刚烈,竟然一头扎进河中自沉了。伍子胥跪拜于河边发誓,若有将来,定在此地建祠造庙,纪念村姑的忠义贞节。
子胥为吴国宰相后,专来虾笼泾寻找村姑家人。但村上人告诉他,此女姓史,名唤贞女;父亲早亡,言终身不嫁,事母孝纯。其殁后,老母亦亡,家中已无一人。又说,此等事情不必在意,乡风如此,换了谁,都会这样做的。
此时,河面应该有风,轻轻拂过,呈呜咽之态。
子胥有大感慨。当时的狼狈,只有这个史姓姑娘看见了。印象中,这个恩人长得不丑,眸子是黑漆漆的,腰很细,粉盈盈的樱桃小口,齿特别白;如果她能活下来,说不定他还可以收了她做小妾。不过故事的走向就偏离了轨道。死,有时对于成全一个人,成全一件事,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后人回忆,伍子胥当时从村上走过去,坚持不肯骑马。走到村庄拐角处,他分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裙裾飘飘,一阵风过来了。啊,那不是史贞女,又是何人?
快步走近细看,那女子确实与史贞女有几分相似。子胥便热热地呼喊了一声:姑娘,真是你吗?
先生,民女史小芽,乃贞女姐姐的堂妹。
哦,堂妹。
子胥眼里,竟然有薄薄的泪光。
虽然长得不如姐姐。但眉宇之问,气质还是有几分相近的。
能说一个姐姐的故事吗?那天,子胥心情有些特别。觉得这村子里,到处都是史贞女的气息。 于是子胥走进了一个语境里。那女子,五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她聪慧而勤快,到及笄之年,上门提亲的人便络绎不绝。贞女誓言孝母而不从。
有一天,贞女在走亲戚的途中不慎落水,被一个邻村的放牛郎救起。面对着救命恩人,贞女长跪不起。放牛郎说,我可以娶你吗?若是可以,明天我就请媒人来提亲。贞女取过对方的镰刀,割下自己的一缕青丝赠与对方,说,若是肯等贞女,便回去等。等到老母归西,贞女自然便是郎家的人。
听到这里,子胥长叹一声。P3-5
导语
在长江流域以南,从前的六府,今天的环太湖流域,山林蓊郁、鱼米水乡。与江南的山河相伴而生的还有古碑、牌坊和寺庙,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一个被遮蔽的人文江南徐徐展开。在古阳羡,有伍子胥的邂逅,有李白的游历,有韦应物、白居易的勤政,也有沙祖康的曲折录取故事和丁俊晖另类的幼年读书经历……潜藏在古城中的历史兴替,从古碑里牵拽出的人物传奇,为我们梳理贯穿江南人上下求索的文化脉络。
我们的民族似乎自古就是与泥土分不开的,人们聚村而居,在这里耕作、生活。六七十年代,江南人车水、养蚕,挣工分;八十年代,乡镇企业崛起、机器轰鸣;九十年代,“买卖户口”、医院改制……有插秧的欢愉,进城“捉肥”的默契,也伴随着老医生无病可治的失落,老厂长复垦无望的忧心。乡村,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家园;乡村变迁,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作者用散文的笔法,采撷具有年代印记的若干人物,讲其在变迁中面临的尴尬和无奈,写他们在时代浪潮下的执拗与坚持,塑其性格,摹其品质,呼唤起一段段集体记忆。
内容推荐
江南一壶一茶一寺的风物,一碑一谣一人的世情,流转千年化为文脉,士农工商的文化价值观延续至今。隐于历史与山河之间,是从春秋经六朝,沿唐宋至明清,文人往来,进士频出;是田垄村落,碑坊祠堂,乡规民约维护文字尊严,家族传薪秉持耕读传统,时代变迁印刻于乡村面貌。
“中国好书”作者徐风,长居江南,经年累月,遍访乡野桑梓,爬梳典籍方志,以内视角为我们讲述何为江南。在《江南繁荒录》这部最新散文力作中,他以抽丝剥茧的方式,梳理人文江南的脉络源流;撷取历史上命运攸关时刻的人与事件,讲述嬗变中的坚守与繁荒。“青玉案”“声声慢”“风满楼”三部曲层层递进,对江南地域的文化现象细作检点,对隐藏于民间的风土、情怀、侠义、肝胆、宽厚、仁爱等传统精神深加描摹,最终,留给现实的迷路人和未来的还乡者一份永不磨灭的江南精神版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江南繁荒录(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777728
开本 32开
页数 45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20-03-01
首版时间 2020-03-01
印刷时间 202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36
CIP核字 2019099666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4.62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6
151
2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