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通、马光亚、易权衡、董延龄、巫水生,五位传奇中医的养生智慧和私房菜谱首次大曝光!
五位中医均是我国台湾地区医学界的权威人士,累积半个世纪的临床经验,总结毕生的养生体会;本书雄踞台湾地区诚品图书排行榜30周之久,是为养生哲学的经典之作。《国宝中医的养生智慧》语言通俗易懂,行文朴实生动,记述清晰严谨,极具可操作性!
五位在我国台湾地区文明遐迩的老中医,年岁大多将近百岁,他们健康长寿就是他们养生智慧最好的明证。
图书 | 国宝中医的养生智慧 |
内容 | 编辑推荐 姜通、马光亚、易权衡、董延龄、巫水生,五位传奇中医的养生智慧和私房菜谱首次大曝光! 五位中医均是我国台湾地区医学界的权威人士,累积半个世纪的临床经验,总结毕生的养生体会;本书雄踞台湾地区诚品图书排行榜30周之久,是为养生哲学的经典之作。《国宝中医的养生智慧》语言通俗易懂,行文朴实生动,记述清晰严谨,极具可操作性! 五位在我国台湾地区文明遐迩的老中医,年岁大多将近百岁,他们健康长寿就是他们养生智慧最好的明证。 内容推荐 姜通、马光亚、易权衡、董延龄、巫水生,中国台湾地区五位国宝级中医,年龄都已超过七十五、行医岁月加总超过两个世纪,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拥有非凡的成就。谢晓云、林贞岑等著的《国宝中医的养生智慧》除了挖掘五位中医的传奇故事,更完整公开中医师独家私房食谱及长寿的秘笈。老中医讲述的长寿心得一直都是自己身体力行多年,方法上简便易行,极具可操作性,让读者朋友们知道养生道理之余,更可以参照《国宝中医的养生智慧》,现学现用,轻松活到百岁。除了五位老中医私家菜谱外,他们还从困扰现代人的“亚健康、疲劳过度、过敏、肝病、肠胃、妇幼”等主题切入,提出最实用贴切的养生保健方法。 目录 推荐序 善用杏林瑰宝的智慧于生活保健 为中医国宝继绝学,发潜德之幽光 中医的老法子不能不信服 慢活、中医养生,古今辉映 “国宝”中医,台湾的骄傲 第一部分 姜通 开中西整合医疗先河 遵循祖训“医后不昌,医后必昌” 临床经验累积比死记药方重要 【养生篇】 喝绿茶解疲劳,“和尚操”健筋骨 饮食清淡,少外食 饮食均衡,偶以米汤补充营养 ·中医私房食谱:中药炖鸡汤 每天喝绿茶,数十年不变 阅读打牌活化脑力 ·中医私房食谱:银耳莲子汤 枸杞、石斛能明目 起床先做“和尚操” 情绪平和睡得好 【健康经验谈】 挥别过敏性鼻炎 第二部分 马光亚 医学成就享誉两岸 迁居来台,以医为志业 辨证论治,不分门派 没有秘方的肝病权威 挺身为中医发言 从不发脾气的好好先生 【养生篇】 按穴养身,书画养心 饮食:不吃补,嗜吃空心菜 ·中医私房食谱:炒空心菜 每天的早课:穴道按摩+八段锦 ·中医私房食谱:莲藕排骨汤 兴趣跨界,青春之钥 从容老人, 宁心淡泊 【健康经验谈】 养肝,从顾脾胃开始 第三部分 易权衡 编著台湾第一本中医考试用书,培育中医师 现代神农氏,让中药普及科学化 开药温和,教师、西医师都成主顾客 白天上班,晚上当医师 亲眼见识基隆中学事件 随遇而安的如诗年纪 【养生篇】 勤阅读活化大脑,拍手功锻炼体力 养生达人,三八原则的生活方式 统计学读书法,治病更有效 【健康经验谈】 不发胖的青春秘密 1.少车多步 2. 少欲多施 3. 少怒多笑 4. 少食多嚼 5. 少盐多醋 6. 少言多行 7. 少衣多浴 8.少烦多眠 ·中医私房食谱:梅干扣肉 9. 少糖多果 10.少肉多蔬 ·中医私房食谱:蔬菜排骨汤 ·临床治病经验心得分享 第四部分 董延龄 与中医缘分未了 救醒昏迷老立委,声名大噪 为文出书,积极推广中医 ·中医私房食谱:香椿炒蛋 【养生篇】 每天做延龄保健功,50年未间断 养生八字诀:一动一静,一进一出 ·中医私房食谱:红烧木耳豆腐 饮食简单,少吃冰寒与燥热的食物 推动“三生”运动,从源头养生、乐生、优生 ·董延龄的懒人功 【健康经验谈】 为父母解答育儿疑难 第五部分 巫水生 家传中药房,从小以中药强身 治不孕扬名国外,患者从美、日各国来我国台湾地区求诊 青春期就需注意经期健康,及早调养 感念已故爱妻,化小爱为大爱 致力提升中医地位 【养生篇】 爬山强身 写字静心 用毛笔写日记静心 规律爬山运动一个半小时 饮食简单,多鱼少肉,天天一杯蔬果汁 当补才补,不随意长期吃补药 ·中医私房食谱:综合蔬果汁 ·中医私房食谱:清蒸鱼 【健康经验谈】 细心照顾女性健康 【附 录】 强身固本八段锦 预备动作:甩手 第一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 第二段锦:左右开弓似射雕 第三段锦:调理脾胃需单举 第四段锦:五劳七伤往后瞧 第五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 第六段锦:背后跂颠百病消 第七段锦:攒拳怒目增气力 第八段锦:两手攀足顾肾腰 试读章节 【养生篇】 喝绿茶解疲劳,“和尚操”健筋骨 一早,诊所铁门拉开,八九位病患排队等着看诊,时间一到,101岁老中医姜通准时走进诊所,像问候老朋友般和大家打声招呼,进入诊间开始一天的忙碌。 姜通虽然个子瘦小,但身形健朗、神采奕奕,更难得的是,他的腰杆挺直,步伐清爽不缓滞,且不需持拐杖或仰赖他人搀扶,虽已101岁高龄,却丝毫不见老态。 他不仅眼睛炯炯有神,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炎、便秘等常见的老人问题。全身最不健康的地方,竞只是牙齿。 “牙齿掉光了啦!以前蛀牙就比较严重,因为我最爱吃这个……”,说着他从口袋掏出巧克力糖,咧嘴笑了,简直像个孩子。 现代人不仅期盼长寿,更渴求体魄健壮、身心活跃的老年生活,观察姜通的养生之道,或许可略窥一二。 饮食清淡,少外食 出身大家庭的姜通,由于家教严格,从小养成不外食的习惯,偶尔有应酬或亲友聚餐,也只意思意思吃一点,如此可避免吃下过多油脂、盐分和糖分,减少身体负担,摄取加工食品的机会也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姜通平时也吃得清淡,他的理论是,浓淡合宜的饮食不但有益健康,更能迎合大众,否则每道菜端出来,这个人不吃酸、那个人不吃咸,最后一道菜只合某一人的口味,岂不可惜,因此即便是进补,他也不喝十全大补汤等重口味的药膳,而是炖煮清淡的鸡汤,全家一起喝、一起补。 饮食均衡,偶以米汤补充营养 由于曾在美国进修10余年,姜通养成以牛奶加好立克可可粉变成巧克力牛奶为主食的习惯,到现在仍旧一天喝6大杯,或许正因牛奶喝得多,长年摄取充足钙质,因此骨质强壮,至今仍健步如飞,也没有驼背困扰。 蛋白质摄取则以鱼肉为主,黄鱼、鲳鱼和鲈鱼的肉质软而鲜甜,是他最常吃的鱼种,通常一餐吃半条鱼;水果则以多水又富营养的西红柿、木瓜最合他胃口,整体饮食均衡,少量多餐。 不过近10年来,他因为没有牙齿可咀嚼,平时大多吃流质食物,有时候为了替他快速补充体力,同住的女儿会熬米汤给他喝。 和一般粥类不同的是,米汤必须用小火熬煮五六个小时,使饭粒完全糊烂分解,然后只取上层的浓稠部分,再加一点冰糖或肉松调味。 每天喝绿茶,数十年不变 姜通嗜喝浓茶,从年轻时就养成习惯,每天早晨必定泡一杯龙井绿茶,为一天的忙碌拉开序幕,到现在仍是如此。不过他也说,因为年纪增长,平日饮食少油,所以现在习惯将茶泡淡一点,以免胃痛。 绿茶有抗氧化、抗菌、美容、瘦身功效,从中医观点来看,能利尿、化痰、解毒、清热、宁神,还可消除疲劳,是现代人的保健圣品。 阅读打牌活化脑力 随时保持求知精神,是他的活力泉源。 他的记忆力好得惊人。诊间桌上堆满一叠叠书报数据,看似凌乱,却有一定的放置逻辑,当我们询问是否有相关资料时,姜老先生竟然转了个身,在后方数据堆中抽出正确的文件,让人啧啧称奇。 姜通除了看诊之外,还要做研究、写书,每天回家后必定把当天看病时手写处方重新整理、建档,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也乐此不疲。 他精通英、日语,每天除了阅读国内的报刊之外,还要阅读国外的信息,“因为中医也要现代化,继续研发不同的药材啊!”他点头回答。 工作之余,星期四、日休诊时,他早上在家阅读写作,下午和朋友相约打牌,既可休闲娱乐,又有活化脑力功效,或许这也是姜通记忆力一级棒的妙招哦! 没约朋友时,他就在诚品书店点一杯咖啡,悠闲看书,消磨一个下午,很像台北时髦的青壮年知识分子的风格,这也是他每周最大的休闲。 除了动脑活动多、生活充实之外,姜通更强调,抽烟、喝酒对脑子有害,或许短时间内无法察觉,但时间一久,记忆力会明显变差,因此这些恶习他一概不碰。 枸杞、石斛能明目 百岁中医姜通,一辈子没近视,至今仍耳聪目明、眼观四方,反观现代人因工作忙碌,个个用眼过度,不但眼睛容易疲劳,更影响视力,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长时间使用计算机。 P12-17 序言 善用杏林瑰宝的智慧于生活保健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即为人类追求的共同愿望。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大幅度改善了人类的健康,亦延长了国人的寿命。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现代医疗已逐渐为商业所主导,而抗生素、类固醇的过度使用,已造成疾病的复杂化及抗药性,更造成文明疾病的年轻化。 我国台湾地区已面临老龄化的诸多问题,尽管政府提供全民保健医疗服务;但是如何在不浪费医疗资源下,使老年人活得更健康,更有尊严,就成为政府医疗体系面对的课题。为了维护人民的健康,倡导预防保健,改善人民的饮食文化及生活质量,确有必要深入探讨。现代医疗体系已不仅是提供医疗的服务者,更应成为民众的健康守护者,预防保健已成为新世纪的重要议题。 中医药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亦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传统医学。中医古籍《黄帝内经》即记载“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即有预防医学的观念;《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即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近年来发生的SARS、禽流感以及新型流感H1N1皆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尤其针对抗体及免疫系统较差的人群,坊间的各种养生之术一时蔚为风潮。 《康健》杂志为服务广大的读者,特推出《国宝中医的养生智慧》专书,汇集了台湾地区当代行医半世纪老中医师平日的养生之道。本书即探讨5位名老医师多年来在各科临床的诊治心得,将老中医师个人的养生保健方法公之于世,殊为难能可贵。 中医肝病权威一代宗师马光亚教授,生前培育中医人才,桃李满天下,悬壶济世,活人无数,仁心仁术,口碑载道,视病犹亲,儒医风范,足为后辈学习典范。本书即集结其生前治病的理论及养生原则,颇为难得。 中医妇科大家巫水生医师,为昭庚尊敬的长者,巫医师出身医学世家,奉献中医公益服务,建树良多。在中医妇科临床治疗领域独具一格,其守护女性健康,从生理期、妊娠期至更年期保健不遗余力。 百岁人瑞姜通中医师,现101岁高龄,养生有道,健步如飞,虽101岁仍看诊不辍,对过敏性疾病着手成春,享有盛誉。 中药制药专家易权衡中医师,尽管88岁高龄仍勤于进修,亦手不释卷,或电脑打字或著书立言,活力充沛的老中医师,其养生更有独到之处。 董延龄中医师,倡导三生运动“养生、乐生、优生”,为中医发言,豪侠心肠,令人敬佩。他对治疗难症有独到的临床经验,在我国台湾地区享有“中医之光”之盛誉。 五位名老中医师除行医济世救人,一生立德、立功、立言,立下三不朽的事业,令人景仰及尊敬。这几名老中医多年的行医经验及养生智慧,经《康健》杂志结集出版造福世人,提供社会大众日常保健养生参考,亦可作为中医师临床应用,泽惠杏林。 期望拥有《国宝中医的养生智慧》的读者善加利用中医的养生智慧,将中医中药应用于生活保健中,活出更健康的人生。值本书付梓出版前夕,除向中医长者致敬,并谨作数言以为之序。 ——林昭庚(中国医药大学教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国宝中医的养生智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谢晓云//林贞岑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0529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2-10-01 |
首版时间 | 2012-10-01 |
印刷时间 | 2012-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71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25-2012-177 |
版权提供者 | 天下杂志股份有限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