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唐诗里的衣食住行/读图时代
内容
编辑推荐

  唐诗是大雅,所谓“琴棋书画诗酒花”;生活是大俗,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

潇洒豪迈如唐代诗人,是怎样度过凡尘俗世的生活的?而五万首意境迷人的唐诗,又是怎样透露了最为繁琐的生活细节的呢?

本书分衣、食、住、行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唐人生活各个方面的情况。借助贴切的诗句和丰富的插图,本书力图描绘出生动翔实的生活场景,尽可能将当年盛世中人们的生活细节再现,一飨读者朋友。

内容推荐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朵奇葩,五万首流传千年的唐诗,记载了古人的美好情感和生活感悟,也描绘了大唐盛世的社会生活场景。本书以唐诗为范本,从衣、食、住、行四方面,探究唐代生活。借助贴切的诗句和精彩的插图,力图描绘出生动翔实的生活场景,尽可能将当年盛世中人们的生活细节再现,具有参考价值。

目录

 冶袖长裙兰麝香——裙

 薄罗衫子金泥缝——衫襦

 衫色青于春草浓——同衫

 罗袜绣鞋随步没——鞋袜

 翠髻高丛绿鬓虚——发式

 青黛点眉眉细长——黛眉

 最爱铅华薄薄妆——妆容

 面揉玉尘饼挑雪——面食

 稻米流脂粟米白——米饭

 小园春暖掇新蔬——蔬菜

 水陆鲜肥饫——鱼、肉

 万里桥边多酒家——酒

 寒食深炉一碗茶——茶

 果园坊里为求来——水果

 千金买绝境——别业

 乐游古园崒森爽——园林

 势拟驱山近小台——亭台楼阁

 翠帐云屏白玉床——床

 肘摇轻扇倚绳床——椅与凳

 横眠木榻忘华荐——榻与靠垫

 几案随意设——几案

 珠帘挂户水波纹——帘帐

 行愁驿路问来人——驿道

 客舍青青柳色新——旅店

 十里飘香入夹城——夹城复道

 春风细雨走马去——骑乘

 万斛之舟行若水——舟行

 送客短长亭——长亭短亭

试读章节

裙子,最能将女性的柔美气质和曲线风姿表现得淋漓尽致。唐诗里描写女陛的诗篇很多,自然少不了裙子的芳踪。其中明确提到“裙”字的唐诗就有300多首,加上各种对裙子的代称,怕是远远不止这个数目。

并非唐代诗人对裙子格外青睐,而是裙子到了魏晋之后才逐渐成为女性专用的装束。到唐代时,裙已经成为女性标志物,风行之广更是令人瞩目,从妃嫔贵妇、大家闺秀到歌舞艺人、青楼女子,及至农妇村姑,裙子无不为各个阶层的女性所青睐。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绮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金麒麟。”这是杜甫《丽人行》中的诗句,描写了上祀节曲江水畔一群贵妇踏春的场景。那能够与暮春景色相映照的绮罗衣裳,该是怎样华美飘逸呢?年代相隔久远,诗句只可意会,让想象总是显得贫乏。好在有传世的画作可以一解好奇。唐代画家张萱的仕女图驰誉天下,他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仿佛是为杜甫这一诗所作的插图。在画中,杨贵妃的两个姐姐身着的是精致的红色描金花长裙,既有花团锦簇的明艳华丽,又具绮罗质感的绰约风姿,确与暮春景致相得益彰。

裙子可以做得精美如斯,是宫廷和富贵人家的女子才能享受的。至于以取悦他人为生的歌舞艺伎和青楼女子,虽然没法企及,但对体现女性风韵的裙子也是异常在意和讲究。李峤《东飞伯劳歌》云:“谁家窈窕住园楼,五马千金照陌头。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描写青楼女子身着罗裙,略施粉黛,便堪与春日媲美。如果单单描写玉佩和妆容,少了罗裙二字,“竞春日”恐怕就少了很多说服力,从中可以想见这件罗裙的精美程度。

而在平民百姓诸多富有劳动生活气息的场景里,裙子的倩影也是随处可见,如: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

(王勃《采莲归》)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纶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刘禹锡《插田歌》)

江南采莲的女子身着飘逸的罗裙,白皙的手臂轻摇渔舟,说不出的清新动人。采莲这件事从古以来就被诗人们描绘得极具意蕴和风情,尤其是在六朝,全然忘了这其实是件并不见得轻松惬意的体力活儿。唐诗也不例外,在这首采莲诗里,因为裙子的出现,采莲的场景尤为浪漫飘逸,惹人遐想。至于插秧这听起来就跟苦累相联系而丝毫没有浪漫可言的事情,被善于捕捉民间生活气息的刘禹锡描写得也很引人入胜:白裙绿衣与清水绿苗的田野相映衬,犹如一幅天然画卷。那农妇所着白纶裙,也就是麻布做的裙子,虽然粗糙,但也是时尚的着装了。

唐代裙子相比前代而言的独特之处,一是裙子的长度有明显的增加。裙裾拖至脚踝,盖住脚面,这都不算什么,还要在地下拖着一截曳地而行,这才是再常见不过的所谓长裙。这种施施然的迤逦之感无疑很能表现女子身姿摇曳的风情。在《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等传世画作以及出土的陶俑中,长裙曳地的妇女形象异常鲜明,而孟浩然的《春情》更把这种长裙的风姿摹写得曼妙无比:“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长裙在当时的普及程度,可以从以下诗句中略窥一二:

黛眉小妇砑裙长,总被抄名入教坊。

春设殿前多队舞,朋头各自请衣裳。

(王建《宫词》)

长裙锦带还留客,广额青娥亦效颦。

(王翰《观蛮童为伎作》)

南国佳人至,北堂罗荐开。  长裙随凤管,促柱送鸾杯。

(卢照邻《辛法司宅观妓》)

绝世三五爱红妆,冶袖长裙兰麝香。

(张柬之《东飞伯劳歌》)

君看红儿学醉妆,夸裁宫额砑裙长。

(罗虬《比红儿诗(并序)》)

虽然这些诗句描写的多为青楼歌伎,但作为最注重着装打扮的一类女子,翩翩长裙不知为这些女子们平添了多少动人的风韵。她们纷纷着长裙亮相,也很能说明当时裙子的流行趋势。在水田里插秧的农妇也身着长裙,但那怎么干活呢?爱美的人自有妙方应对,农妇们在穿着这种长裙劳作时,会将裙幅撩起,并在腰间以带系之。在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里就能看到这样的形象。

二是裙子越来越宽大。唐代是崇尚浓丽之美的,尤其女子以丰腴为美,更是一种审美主流。女子为了使自己显得更丰满,以前那种束缚腰身的裙子就逐渐被淘汰,而朝着越做越宽大的趋势发展,总之是极尽阔大之能事。对此诗人李群玉有“裙拖六幅湘江水”的形容,虽不免夸张却很形象,因为当时一条裙子一般用六幅布帛竖向缝合而成。据考证,六幅裙的周长折算起来足有3.18米。裙子摆动起来,裙褶的起伏可不就像荡漾的湘江水面吗?然而,后来六幅也不算什么了,七幅、八幅甚至十二幅布帛的裙子也不少见。施肩吾的《定情乐》就提到:“感郎双条脱,新破八幅绡。”曹唐在《小游仙诗》中也说:“不知昨夜谁先醉,书破明霞八幅裙。”而八幅裙的周长算起来有4.15米,跟这种裙比起来,西方古代宫廷中流行的曳地长裙怕是犹有不及。

配合裙子的修长和阔大,唐代女子着裙时就不会将裙腰束在腰部,而是多将裙腰提高至胸部,有时甚至束至腋下。这样,整个人从肩部和胸部开始凸显浑圆丰满,而腰身曲线则被包裹在飘散而下的裙幅之下,越发给人以丰腴无限的感觉。但裙身的肥大并不等于没有了女性的曲线和柔美。因为裙子的质料多为丝类,即所谓的“绮罗”,这种质料是很贴合身躯的,所以能够在隐约问把女子的曲线表露出来,更有一种回味不尽的美感。《江南曲》就写道:“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少女苗条的身材藏在长裙下,随着湖面微风摇曳生姿,犹如杨柳般婀娜多姿。这就生动地描绘了裙子的式样,不但能显得女子丰腴,而且使少女纤纤的细腰隐约可现。

唐人女装崇尚明艳的红色,裙子更不例外。白居易的《小曲新词》写道:“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好向昭阳宿,天凉玉漏迟。”一个穿着红裙的少女,在初秋皎洁的月色里徜徉,月色和裙色相映生辉,构成令人回味的意境。元稹的《晚宴湘亭》也说:“花低愁露醉,絮起觉春狂。舞旋红裙急,歌垂碧袖长。”这是红裙舞女旋转翻飞的动态之美。这些诗句恰巧表明红色的罗裙为各个阶层的女子所钟爱。

……

P2-7

序言

一句“大唐气象,诗歌盛世”让唐人的形象就此定型,令人一时忘了,那个辉煌朝代里的人们并非总是霓裳羽衣、巴山夜雨、春江花月夜。等到想起他们首先也是凡人,也一样有衣食住行的要求时,满满的好奇便油然而生:潇洒豪迈如唐代诗人,是怎样度过凡尘俗世的生活的?而五万首意境迷人的唐诗,又怎样透露了最为繁琐的生活细节呢?

唐诗是大雅,所谓“琴棋书画诗酒花”;生活是大俗,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用大雅而写意的诗句去记述大俗而写实的生活,难免让人对其准确性产生怀疑。然而,唐代文人热爱生活,他们的绝大多数诗篇不是赏玩风花雪月、无病呻吟,而是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其现实性和社会性都极强,所以有“诗史”之称。唐诗不但印证和丰富了史料的相关记载,更有自己独特的记录功能。比如关于唐代的水果,史料里只有《初学记》记载了最常见的十二种水果,而唐诗里关于水果的记载就有三十种之多。

因此,从唐诗里去看唐人的生活,在一种感性的了解中收获理性的认知,不亦乐乎?

本书分衣、食、住、行四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唐人生活各个方面的情况。借助贴切的诗句和丰富的插图,我们力图描绘出生动翔实的生活场景,尽可能将当年盛世中人们的生活细节再现,一飨读者朋友。

囿于学识,书中谬误之处难免,还望读者方家不吝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唐诗里的衣食住行/读图时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莫丽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6416
开本 16开
页数 15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8
出版时间 2009-11-01
首版时间 2009-11-01
印刷时间 2009-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