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成功的阶梯(第4辑青少年必读的财商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关注青少年的财商成长。作者采用生动而流畅的文笔,有趣而引人入胜的事例,不知不觉间让人明白一个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财富始于野心的膨胀,任何成功都需付出代价,脑袋决定钱袋,积小钱成大钱,让资金在流动中升值,获取财富在于行动,财富青睐好的品格,有钱并不等于富足。

内容推荐

《成功的阶梯》是你成功的帮手,《成功的阶梯》是你读写的助手。

◆财商是一个人最需要的能力,也是最被人们忽略的能力。

◆财商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人的其他智慧和能力密切相关的。

◆财商可以通过后天的专门训练和学习得以改变,改变你的财商,可以连动地改变你的财务状况。

◆提高财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以家庭财务为基础进行实践。

目录

走进本书

序一

序二

自序

第一章 财富始于野心的膨胀

 贫穷不是上帝的旨意

 野心让人得到想得的东西

 一生都在树干上的蝉

 没有远虑的渔夫

 钱是给神的礼物

 一英寸一英寸地接近梦想

 财富跟随梦想而来

 从小就拥有经济头脑

 富裕家庭的经济压力

 胸有大志的“拾荒者”

 为了自己的梦想打工

 生命真的可以很精彩

 从学生到首富的飞跃

 信念创造奇迹和财富

 财商俱乐部:穷人和富人的十二大差异(一)

第二章 任何成功都需付出代价

 不吃免费的午餐

 不靠乞讨过生活

 等待“好运”的老农

 幸福的种子也需要耕种

 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炼金的方法是勤劳

 任何东西都可以创造出价值

 在金矿上种卷心菜

 “金子”可以自己种出来

 为董事长准备的刁钻问题

 财富就在你的头脑中

 最后一个“钉子户”

 成功不会一蹴而就

 高薪水伴随着高能力

 一本越问越贵的书

 17岁的百万富翁

 拥有信息就等于拥有财富

 财商俱乐部:穷人和富人的十二大差异(二)

第三章 脑袋决定钱袋

 你的价值是脑袋

 喝水花钱还是挣钱

 世上最快乐的卖豆人

 一生都在挣钱的菲勒

 不放过每一个新奇的念头

 给微软白领上课的“的哥”

 把冰运往马堤尼克岛

 一磅铜的价格是多少

 50美元买一根树枝

 一个价值百万的创意

 超前思维成就亿万富翁

 眼光决定财富

 危机之中蕴藏商机

 “卖错”的公园门票

 海鸟与百万富翁

 改变策略提高销量

 把笑话作为“商品”

 “1美元商品”广告

 把增强洞察力放在重要位置

 身价百万的“拾荒者”

 一次关于溜溜球的生意

 富士山上的“空气罐头”

 越来越昂贵的画

 财商游戏:算账

第四章 积小钱成大钱

 不起眼的一枚硬币

 5万美元的来历

 能挣钱不等于有钱

 “守财奴”的致富术

 关于财富的三个忠告

 两个饥饿的人

 没有底的水桶

 利用每一分钱的价值

 1美元的租金

 狄罗德与配套效应

 发财的秘方

 不要把窝边的草吃掉

 自己挣的才珍惜

 每个人都有心理账户

 不要不需要的

 100美元周游世界

 财商测试:你懂得节俭吗

第五章 让资金在流动中升值

 让资金在流动中升值

 为财富之路做好铺垫

 有趣的吃蛋原理

 证券交易所的“神奇黑马”

 价值连城的破雕像

 百万富翁的美梦

 1元钱的“繁殖”能力

 报童的营销哲学

 借别人的钱投自己的资

 让钱为你工作

 最好的投资是自己

 旧的比新的还贵

 借钱出去也是一种投资

 买苹果不如买泥土

 五颗稻谷收获五仓库稻谷

 上亿身价却“无家可归”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永远也不会用完

 猴子抓桃子

 财商课堂:从小开始学理财

第六章 获取财富在于行动

 和总统做一笔小生意

 700万美元从何而来

 行动起来做个实践者

 陶罐破碎后的惊喜

 是鄙夷还是机会

 开采自己的油田

 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抓住更多的机会

 寻找七座金山

 接受“荒唐的建议”

 任何梦想都必须付出代价

 搬家公司东山再起

 财商测试:你的性格特征

第七章 财富青睐好的品格

 智者赚明天

 三分能耐七分胆

 硫化橡胶法的问世

 “婆婆妈妈”的开店者

 信誉是为商最大的资本

 甩掉眼前的蝇头小利

 报童的精彩演讲

 坚不可破的口碑

 微笑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一把椅子改变命运

 玉石大战中的常胜将军

 一杯烫咖啡的损失

 成功的百分比定律

 最大的利益不在眼前

 坚韧敲开财富之门

 时刻准备从零开始

 分析能力中蕴含巨大财富

 财商之道:犹太人的理财秘诀

第八章 有钱并不等于富足

 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

 金钱价值在于使用方法

 每天钓鱼两小时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道德的金钱量化法

 农夫的钱里有血汗

 发财不能铤而走险

 健康和金钱

 人人都是百万富翁

 富翁的诡计

 死在金币里的穷人

 穷人的富裕生活

 两个死去的富人

 把握今天

 财商游戏:赚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试读章节

道德的金钱量化法

你会为了追求财富,而违背自己的道德准则吗?

有道德的人才能真正驾驭金钱。

富翁的儿子与朋友做生意,被朋友骗了,很懊恼。他对父亲说:“我没想到朋友会是那种人,我们曾相处得那么好。”

富翁安慰并告诫儿子:“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当外在的诱惑突破了他的道德底线,他就会颠覆传统的道德准则。”

儿子听后,仍一脸迷惑。富翁说:“我们不妨做个实验吧。”儿子点点头。

富翁领着儿子找到了商人甲。甲的店面不大,正悠闲地喝着茶。富翁取得了甲的初步信任,然后对商人甲说:“我有一批货想和你合作,你卖不卖?”

商人甲骨碌碌转了转眼珠子,一脸狐疑。富翁说:“如果你不放心的话,可以先卖了货,再给我钱,反正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富翁装作放心的样子,瞥了一眼甲租来的这间门面。生意谈成了,富翁放了1万元钱的货在甲的店里。

随后,富翁又领着儿子找到门面稍大的商人乙和门面更大的商人丙,都放了1万元的货在他们店里。

一个月后,商人丙率先来找富翁,丙的铺子大,周转得快。丙还了货款,并提出要从富翁这儿进更多的货。不久,商人乙和商人甲都来还了货款,无一例外都要求从富翁这儿进更多的货。富翁各给了3万元的货。儿子说对富翁说:“他们还是很讲信用的,应该多给他们货呀!”富翁依然只是笑笑。

又一个月后,商人丙率先来还钱了,提出要进更多的货。随后,商人乙也来了,也想从这里进更多的货。商人甲却没来。富翁领着儿子到了甲的店铺,却已是人去屋空。儿子说:“他真不讲信用。”富翁没说什么。

这回,富翁给了商人丙和商人乙各5万元的货。儿子又说:“他们还是很讲信用的,应该多给。”富翁笑而不语。

再过了一个月,商人丙率先来还钱了,还提出要进更多的货。商人乙却没有来。富翁领着儿子到了商人乙的铺子,却已是人去屋空。儿子很惊讶,说:“他怎么这么不讲诚信呢?看来,只有商人丙到底是做大买卖的,可靠!”富翁赊给商人丙8万元的货。一月后,丙按时还钱。

富翁赊给商人丙15万元的货。一月后,丙按时还钱。

富翁赊给商人丙30万元的货。一月后,丙却没来还钱。

儿子说:“一定有特殊原因,他这么讲诚信的人怎会不来呢?”富翁不声不响,领着儿子到了商人丙的铺子,却已是人去屋空。儿子更惊讶了。

富翁说:“我把人的道德底线都量化成了数字,你该明白了吧?——商人甲的道德底线是3万元;商人乙的道德底线是5万元;商人丙相对还是诚信的,但他也有道德底线,是30万元。这就是人性。但不用担心,我早料到了他们会来这一手,现在他们正准备受审呢,人性的龌龊自有法律和道德来约束。”

儿子大悟。

逆商阶梯

道德和金钱,任何人都需要,缺一不可。离开了道德无以立身,离开了金钱无以生存。因钱而失德者必将是德财两空,只有常修德、修大德者才能保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农夫的钱里有血汗

赌徒和农夫花起钱来,谁更“吝啬”?

农夫。因为他的钱里有血汗。  有一位农夫和一个赌徒走进同一家餐馆,每人挑一张桌子坐下来。

赌徒点了一桌子菜,要了一瓶酒和一笼蒸包。一瓶酒喝光了,一笼蒸包吃了两个,一桌菜,有的动了几筷子,有的一筷子也没动。

赌徒的肚子撑得像个大西瓜,他把几张百元钞票往服务小姐的盘子里一放,起身就走。

服务小姐叫住他:“先生,请稍候,还要找你10元呢!”

赌徒打了一个响指,说:“不用找了,就算你的辛苦费吧!”

农夫点了一菜一汤一碗米饭。菜吃光了,汤喝完了,最后剩下一团米饭,他把它倒进菜盘里,盘子里的油被蘸得干干净净。

把最后一粒米送进嘴里,农夫叫道:“小姐,两分钱您还没找我呢。”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学生说:“这个农夫太小气了。瞧,那位先生多大方!”

苏格拉底说:“农夫的钱里有血汗,那个人的钱里有什么?”

P244-247

序言

一本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好书

曾几何时,在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是:除了尽其所能在物质上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最受家长重视的便是孩子的课业和成绩了。让孩子上重点学校,为孩子请家教,报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成堆成摞地购买各种学习辅助教材……在一些家长看来,只要孩子身体好,学习好,便万事大吉了。然而,随着一个个“马加爵”事件的频繁出现,社会和家长都逐渐认识到,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有效承受和抗击挫折的心态,一颗积极的向上的心灵是多么迫切和必要。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呢?我们知道,健康心理的建立和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除了社会引导、学校和家长长期的教育培养外,最可行也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孩子坚持读一些有针对性和启迪作用的好书了。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或许有人会质疑,阅读好书,真的有那么大的效用吗?

我译过这样一则小故事:在一个山区村庄里,生活着一对爷孙。每天早上,爷爷都早早起来投入地阅读他称之为“好书”的一些书籍。孙子受爷爷的影响,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开始阅读好书。

一天,孙子问道:“爷爷,花费这么多时间来读这些书籍,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爷爷从一个竹篮里夹起一块块煤炭,把它们丢进炉火熊熊的取暖炉里,然后对孙子说道:“你拿着这个空煤篮,到河边取一篮子水来。”

孙子按照爷爷所言,提着篮子走了。等他返回到家中时,竹篮里的水已经漏得一滴不剩了。爷爷笑着对孙子说道:“下次打水的时候,你必须走得更快点。”孙子拿着竹篮再次来到河边,这次他跑得比上次快了许多。但是,等他回到家中,竹篮里依旧空空如也。如此反复了几次,孙子最终认识到,用竹篮打水完全是徒劳,就对爷爷说道:“这纯粹是白费力气,根本没有一点用。”

“你真的认为这样做没有一点用处吗?”爷爷指着湿漉漉的煤篮说道,“你好好看看它。”孙子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竹篮,他意外地发现,竹篮确实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先前那个脏兮兮、黑乎乎的篮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洁净如新的竹篮子。

“孩子,看到发生的事情了吧,阅读好书也是如此,只要你坚持用心阅读它,长此以往,它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洗涤、净化了你的心灵。”

这就是好书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究竟哪些书才算是好书呢?就我的理解,但凡能够让人在阅读中受到启迪,学到知识,能够引领人的心灵向上、向善,使人们的心胸变得开阔、心理变得坚强的书,都可以归为好书。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淘筛而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固然都是好书,但相对于青少年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而言,有些经典名著,因为太过艰涩深奥,块头又太大,如果让孩子勉强阅读,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弄不好还会影响到孩子的阅读欲望,打击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因而这类精神“大餐”,可以留待孩子以后享用。当务之急是为孩子找到既适合他们阅读,又能起到培育作用的书籍。崇文书局策划的这套《成功的阶梯》,正是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好书。在活跃于当今文坛的青年作家中,作者的视觉和笔触无疑更加关注青少年的成长。作者善于用生动而流畅的文笔,有趣而引人入胜的事例,不知不觉间让人明白一个个既浅显又深刻的道理。而这些道理,又涉及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个14岁女孩的父亲,我也一直在尽我所能地为女儿寻找适合她阅读,又有助于她成长的各类读物,当我看到《成功的阶梯》时,粗览之下,便隐约觉得这正是我要寻找的一类书,在我细细品读完全书之后,我毫不迟疑地将它列为了女儿必读之书之列。  在此,我由衷地感谢,作者为包括我女儿在内的、急需心灵营养的青少年们奉献了这样一套有益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好书。

尹玉生

(著名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课题组文学专家,国家50位中考热点作家之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成功的阶梯(第4辑青少年必读的财商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汤昕//尤红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317720
开本 32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9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9: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