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伞杨树菇茶薪菇栽培新技术/名特优珍稀食用菌栽培新技术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科学栽培新技术是食用菌生产致富成功的关键。本书着重介绍黄伞、杨树菇、茶薪菇等珍稀菇类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方法,并对有发展前途的杨柳菇、库恩菇的栽培方法作了简要介绍,是我们研究和学习食用菌栽培新技术的最好指导书籍。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黄伞/1

 一、慨述/1

(一)分类地位和产地分布/1

(二)经济价值/2

(三)栽培历史和发展现状/3

 二、生物学特性/5

(一)形态特征/5

(二)生长条件/6

 三、菌种分离、培养和保藏/9

(一)菌种生产程序/10

(二)菌种生产设备/1l

(三)培养基配制/20

(四)菌种分离/30

(五)菌种培养/35

(六)菌种保藏方法/39

(七)常用优良生产菌株特性简介/41

 四、栽培方法/42

(一)室(棚)内熟料袋栽法/42

(二)墙式覆土栽培法/56

(三)露地覆土栽培法/58

(四)生料栽培法/59

(五)南方地区袋栽法/60

(六)台湾太空包栽培法/63

(七)瓶栽法/64

(八)箱式栽培法/69

(九)段木栽培法/80

(十)短木栽培法/86

(十一)埋木栽培法/90

(十二)树桩栽培法/92

 五、病虫害防治/93

(一)杂菌和病害的防治/93

(二)虫害的防治/106

 六、保鲜和加工/111

(一)黄伞的保鲜方法/111

(二)黄伞的加工方法/113

附鳞伞属的其他栽培种类/117

第二章杨树菇/123

 一、概述/123

(一)分类地位及生态习性/123

(二)化学成分及经济价值/124

(三)驯化栽培历史和生产发展现状/126

 二、生物学特性/128

(一)形态特征/128

(二)遗传特征和生活史/128

(三)营养需求/132

(四)环境条件/135

 三、菌种分离和培养/137

(一)菌种分离和出菇试验/137

(二)菌种培养/142

(三)菌种质量鉴定/149

(四)生产菌株介绍/150

 四、栽培方法/151

(一)室(棚)内层架式袋栽法/152

(二)双层塑料棚畦栽法/165

(三)室外覆土畦栽法/166

(四)人防地道栽培法/171

(五)室内瓶栽法/174

(六)工厂化瓶栽法/177

 五、病虫害防治/179

(一)发菌阶段的杂菌污染和虫害/17E

(二)出菇阶段的病虫害/179

(三)防治措施/180

 六、保鲜和加工/181

(一)保鲜方法/181

(二)干制/182

(三)盐渍/183

(四)罐藏/183

 附一白杨树菇栽培/184

 附二田头菇驯化栽培/185

第三章茶薪菇/187

 一、概述/187

(一)学名及分类地位/187

(二)形态特征/187

(三)生态习性及自然分布/188

(四)化学成分和经济价值/190

 二、生物学特性/194

(一)营养需求/194

(二)环境条件/195

 三、菌种分离和培养/196

(一)菌种分离/196

(二)母种培养/197

(三)原种和栽培种培养/199

(四)常用生产品种/201

 四、栽培方法/203

(一)室(棚)内层架式袋栽法/203

(二)室(棚)内菌墙袋栽法/220

(三)室外墙式覆土栽培法/229

(四)室外菇棚畦床覆土栽培法/231

(五)段木栽培法/232

 五、病虫害防治/233

 六、保鲜加工/233

第四章杨柳菇/235

 一、概述/235

 二、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236

 三、生物学特性/236

 四、菌种分离和培养/238

 五、栽培方法/241

(一)袋栽/241

(二)瓶栽/244

第五章库恩菇/246

 一、概述/246

 二、形态特征/247

 三、菌种分离与培养/248

(一)菌种分离和母种培养/248

(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249

 四、栽培方法/250

(一)短段木断面接种法/250

(二)短段木栽培法/252

附录/254

主要参考文献/265

试读章节

(九)段木栽培法

野生黄伞生长在林地枯立木和风倒木上,段木栽培法是一种模拟自然生长状态的栽培方式。黄伞的段木栽培在国 内未见报道,在国外如日本、德国有少量栽培,近几年稍有增 加。这是因为段木生产的黄伞,菇肉致密,耐贮藏,较之木屑 培养者风味更好,可与野生黄伞相媲美。因而在鲜菇市场上 段木产黄伞是木屑栽培的两倍。根据消费市场的发展,在林 区利用间伐木、木材加工的剩余物,有限度地发展黄伞高档 位商品菇生产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1.菇木的选择及砍伐适于黄伞栽培的菇木,包括大多数阔叶树种,如麻栎、辽东栎、蒙古栎、青冈、山毛榉、尖柞、 米槠、白桦、椴、杨、柳等。

原木的砍伐最好在冬末春初进行,也就是树内养分、水分还没有开始流动之前。砍伐后放在背阴处,不要让阳光直射,否则树内水分蒸发快,到接种时原木内水分不足;砍伐后 也不要急于去枝,以减少原木的水分蒸发。

菇木的树龄以10~20年生左右为好,以树径10~20厘米左右比较适合。

砍伐菇木还必须与保护菇木资源、节约用料紧密结合,避免乱砍滥伐,造成生态失调、资源枯竭。为此,砍树的同时 还要注意造林,不断培养出高养分、易生长的菇树,为菇类生 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

2.菇场选择菇场是堆放菇木并使其发菌、出菇的地 方。菇场的好坏,对黄伞产量、质量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必 须根据黄伞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认真选择。 选择菇场主要从温度、湿度、水源、菇木资源及周边环境等方 面考虑。

菇场应选朝南或东南方向的山腰间或坡地,尤以能避免干燥寒冷的西北风侵袭、通风良好、夏季有凉爽感、可接受温 暖潮湿的东南风、地势平缓的场地为好。避免选用正北、无 挡风林及不通风的谷地或凹地。如果菇场是平地,要选择地 势稍高、排水流畅、靠近水源、空气流通、无污染源,且交通方便的地方。

根据黄伞对光照的要求,无论山区和平原,菇场内最好有自然常绿的阔叶林、松杉树或老竹林及竹木混交林,既可害。菇场的面积应根据栽培规模而定。

如果没有适当的菇场,可选通风良好的开阔地,并有水源的地方开辟菇场,在场内搭遮荫棚进行栽培。

菇场选定后,应先行清理和整修好场地,包括以下作业 内容:

(1)清除过密的树木,菇场中留下适当的遮荫树,将其余的适宜成木砍作菇木,同时清除菇场内6米以下的一切树 枝、小灌木和杂草,以利通风。

(2)清除菇场内及周围10~15米内的枯枝落叶,尤其是腐朽的枝叶和老枯木更应清除出去烧掉。

(3)将地面整平,如是坡地,可修成水平线梯田,开好排水沟,并在地面撒石灰粉及喷消毒药水消毒灭虫。

(4)如菇场内遮荫度不够,必须搭盖遮荫棚。

3·段木准备菇木砍倒后连同树枝放在山场中进行干 燥处理抽干多余的水分,使含水量达35%~45%,此时接种为宜。

菇树的含水量,因树种、树龄、粗细、生长环境、砍伐时间和放置地点而有差别。干燥时间不能一概而论。菇木的干燥,以没有萌发力、接种打孔时树液不渗出为度。在正常情 况下,一般菇树的干燥时间为10~15天,保水力强的树种,干燥时间可适当延长。

段木中的含水量适宜,是保证接种后菌丝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菇树在截断后15天内,含水量达45%左右时,接种成活率最高。在打孔时,段木不出水,树心由于水分蒸 发而出现细小裂痕,表示含水量适宜。

菇树砍倒后,在断口涂上0.5%的波尔多液或20%的石灰溶液,可防止杂菌污染。在原木适当干燥后,立即去掉多余的枝条,也可在主杆处留下5厘米树枝,以减少杂菌入侵 树条,增加出菇量。将树截成1米左右的段木,用波尔多液对断口进行涂拭消毒。尽量保持断口干净。      (P80-83)

序言

近几年来,食用菌新品种的驯化栽培已成为人们关注的 热点。在发展传统栽培品种的同时,不断丰富我国食用菌的 栽培种类,这对我国食用菌业在新世纪的持续发展、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进一步巩固我国“入世”后的食用菌产业大国地 位,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本书着重介绍黄伞、杨树菇、茶薪菇等珍稀菇类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方法,并对有发展前途的杨柳菇、库恩菇的栽培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在较早的分类系统中,这几种菇均隶属于鳞伞属,且生物学特性相近似,因此,把它们列为一个专 集进行介绍。

黄伞的人工驯化栽培,在欧洲已有1 000多年历史,日本 也进行过多年的栽培尝试,但都没有达到商业化栽培的程 度。黄伞是滑菇的近缘种,较之滑菇耐低温性能更为突出, 且生物学效率较高,风味不亚于滑菇。20世纪末,我国山东 已成功地对黄伞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并选育出适合我国栽培 的优良品种,栽培技术已基本成熟,在北方一些地区已形成 批量生产,近年来,在南方的一些省区也开始推广种植,是一 个有着发展潜力的品种。杨树菇的驯化栽培也有近50年的 历史,我国在1985年开始试种,近几年在南方各地发展甚 快,市场前景好,能为生产者带来较高的经营效益。国内不 少文献中,将茶薪菇与杨树菇作为一个种,都称为“茶薪菇”。 我国著名食用菌专家黄年来认为,茶薪菇是一个独立的种,在自然条件下,仅生于油茶树的枯干上,是福建历史上著名 的特产。国外未见茶薪菇的人工栽培报道,我国已成功地进 ’行人工栽培,其栽培方法大体上与杨树菇相同。江西远泰集 团公司的总经理谢远泰,原是一位普通的菇农,从1992年开 始试种茶薪菇,现已发展成拥有1 800多万元人民币的固定 资产,在海内外设立了16家分公司、63家子公司的大型企 业。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以及港、台等国家和地区, 并被列入“亚太国际投资大陆重点项目”和国家科委“科技开 发重点项目”。这表明发展珍稀品种是一条成功之路,不但 有益于种菇者,而且有益于社会。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胡德仁先生提出这个选题 是很有眼光的。我们承担这个选题后,结合工作经验,并参 照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根据我国实际情 况,本着实际、实用的原则,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编写成此书, 为有利于生产者,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对栽培技 术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栽培模式,希望能对这些珍稀品种 的推广栽培竭尽绵薄,涌现出更多的“谢远泰式”的食用菌企业家。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引用过许多国内出版食用菌专著和 报刊上的文献,因限于体例,未能一一指出,易文林、田敬华、 陈启武先生等为本书提供许多珍贵的照片,胡德仁先生对本 书进行审定,在此一并致谢。书中谬误之处,尚祈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5.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伞杨树菇茶薪菇栽培新技术/名特优珍稀食用菌栽培新技术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慧//王丙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3925175
开本 32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1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家庭家居-家庭园艺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S646.1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