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宫八大疑案
内容
内容推荐
《清宫八大疑案》由石玉新编著。
《清宫八大疑案》将有清一代,268年间发生在宫廷中的重大事件或者依后人定性的重大案件,集中起来,参照过去的传统说法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比较,整合选择,锁定八桩,加以叙写。这八案事件历史影响大、案情疑点多、复杂曲折、扑朔迷离、似是而非,不由得人不好奇、不置疑、不探究。这也使这些事件成为案件、并成为长期以来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像“嘉庆遇刺案”和“嘉庆朝林清之变”等均为重大事件,但事件脉络清晰,前因后果明白,无甚可疑之处,也就引不起人们多大兴趣,也就被排除在“八大疑案”之外。
另外,这八桩疑案的案主身份高,权位重,八大疑案的主角,五个是皇帝,顺治帝、雍正帝、乾隆帝、同治帝、光绪帝,其中雍正帝还涉及两桩疑案;两个是太后,顺治朝的孝庄和同光两朝的慈安。这是使八大疑案具有重大影响,流传百载、于斯为盛的重要原因。封建皇权专制时代,深宫大内,秘不可闻,这也是八大疑案的可读之处。
作者简介
石玉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原籍河北顺平,1951年生于石家庄市。1982年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河北省政协《文史精华》杂志主编,编审。
曾与他人合作电影《夜盗珍妃墓》《新中国第一大案》、电视连续剧《敌后武工队》的编剧工作,写有《华夏姓氏考》《东陵盗宝记》《刘青山张子善案件始末》等文史专著,以及多部小说及剧本问世。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目录
写在前面
八大疑案之一:太后下嫁
八大疑案之二:顺治出家
八大疑案之三:雍正夺嫡
八大疑案之四:雍正被刺
八大疑案之五:乾隆生世
八大疑案之六:同治死因
八大疑案之七:慈安暴薨
八大疑案之八:光绪猝亡
序言
先说书名,名不正则言不顺。
清宫八大疑案,6个字,表达6层意思。清:清代,表
明时间;宫:宫廷,表明地点;八,表明数量;大,表明
分量和影响;疑案,表示内容和性质。
“清宫八大疑案”这个称谓,许多人有所知晓。实际
上过去没有这个叫法,或者说没有这个习惯认知。过去有
“清初三大疑案”、“清末四大奇案”等,其中包括我要
讲的清宫八大疑案中的案子,另外还有“张汶祥刺马”、
“杨乃武与小白菜”等这些大家也比较熟悉的清代案件。
1988年,我和李秉新、武永召两位同事编写出版的一本书
,将有清—代,无论是清初还是清末,总归是这268年间发
生在宫廷中的重大事件或者依后人定性的重大案件,集中
起来,参照过去的传统说法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比较,整合选择,最后锁定八个,书名即为《清宫八大疑
案》。从此,这个定位便流行开来,在社会上广为人知。
上述这段话是说明“清宫八大疑案”这个称谓的来源
,或者说发明权。
清宫八大疑案的选定,基本条件有三个。
一是事件影响大,百多年来,野史、小说、戏曲和民
间传闻多有涉及,特别是近二、三十年间影视作品强势媒
体的传播,“正剧”也好,“戏说”也好,高投入大制作
的电影大片也好,三、四十集的电视连续剧也好,铺天盖
地,汹涌澎湃,“清宫热”持续高温,人们想不看不听都
不行,结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都能讲述—通,评点
一番。
二是案情疑点多,复杂曲折,扑朔迷离,雾里看花,
似是而非,不由得人不好奇、不置疑、不探究;这也是这
些事件成为案件、成为长期以来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
像“嘉庆遇刺案”和“嘉庆朝林清之变”等均为重大事件
,皇帝遭遇刺客、天地会造反打进午门,这还了得!但事
件脉络清晰,前因后果明白,无甚可疑之处,也就引不起
人们多大兴趣,也就被我们排除在“八大疑案”之外了。
三是案主身份高、权位重,八大疑案的主角,五人是
皇帝:顺治帝、雍正帝、乾隆帝、同治帝、光绪帝,其中
雍正帝还是双份;两人是太后,顺治朝的孝庄太后和同光
两朝的慈安太后。这是使八大疑案具有重大影响、流传百
载、于斯为盛的重要原因。封建皇权专制时代,深宫大内
,秘不可闻,平民百姓哪里知晓?能够闻听一二,便会神
秘地传播出去,造成社会心理的更大好奇。推翻帝制,建
立共和,每个人都可以随随便便地说说太后皇帝了。
这本书就是说说清朝的太后和皇帝,但不是随随便便

清宫八大疑案,官方典籍中都有明文记载,似成定论
;但野史披露、坊间传闻则涉及更多,且与正史出入较大
甚至完全相悖。就是《清实录》。《东华录》这样的所谓
“权威档案”中,亦常见矛盾龃龉之处,这也往往成为学
人著述、民间传言视为疑案的滥觞。笔者查遍资料,穷极
搜罗,将正、反、侧、暗等多方面的观点集中起来,从广
阔的社会背景着眼,从人物的性格行为入手,从事情的发
展逻辑用心,进行考证、辨析、推断、论述,进而得出比
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和定论。也确得
不出的,笔敦口“慈安暴崩”,那就仍然存疑,不加妄断
,这也是—种科学的态度。
本书采用“话说”文体,类似当今盛行的“讲坛”,
使用通俗易懂、活泼生动、时不时还要“幽他一默”的语
言方式,而将丰富的史料和严密的论证寓在其中,将知识
性和学术性转化为可读性。这种与前几版风格特点完全不
同“新书”,相信会有更多的读者喜欢。
最后啰嗦一句:研究历史,心态很重要。首先要知道
尊重史实,二是要明白鉴往知来。克罗齐那句名言:“—
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认为其真谛是用现在时代已经达
到的理念和认知来看待过去,分析以往。就说这么多吧,
不耽误大家看书。
石玉新
辛卯孟春于石家庄
导语
《清宫八大疑案》作者石玉新查遍资料,穷极搜罗,将正、反、侧、暗等多方面的观点集中起来,从广阔的社会背景着眼,从人物的性格行为入手,从事情的发展逻辑用心,进行考证、辨析、推断、论述,进而得出比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和定论。
本书采用“话说”文体,类似当今盛行的“讲坛”,使用通俗易懂、活泼生动、时不时还要“幽他一默”的语言方式,而将丰富的史料和严密的论证寓在其中,将知识性和学术性转化为可读性。这种与前几版风格特点完全不同“新书”,相信会有更多的读者喜欢。
精彩页
下面按时间顺序,先讲清宫八大疑案的第一案——太后下嫁。
让我们找个切入点——
从清东陵的昭西陵谈起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遵化市的马兰峪,因其在北京东北一百二十五公里处而得名,是世界文化遗产,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这座清代皇陵始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共有帝、后、妃陵寝十四座,葬入一百五十七人。其中帝陵五座,为顺治的孝陵、康熙的景陵、乾隆的裕陵、咸丰的定陵、同治的惠陵;还有九座后妃陵,其中四座皇后陵,五座妃嫔园寝;打个比方,皇后陵可视为独门独户,那妃嫔园寝就是集体宿舍。
清王朝时期,此处皇家陵寝被视为“万年龙虎抱,每夜鬼来朝”的“风水宝地”,修砌了一圈长达二十公里的“风水墙”,把帝后妃嫔诸多陵寝一那大小不等、形式各异的两百多座单体建筑都围括起来,唯独有一座皇后陵寝一昭西陵——建在陵墙之外。这在清东陵鸟瞰图上,一眼就能辨识出来,在整个陵区的总门户“大红门”左侧陵墙外不远之处,就是孤零零的昭西陵。虽然它也是设置完备、规模相当、—体自成,但与陵墙内依列有序的诸帝后陵寝相对照,昭西陵的位置的确显得很不协调,非常引人注目。
昭西陵是清世祖顺治帝的亲生母亲孝庄文皇后的陵墓。“皇后”的称谓是依随顺治帝生父—青太宗崇德帝皇太极而称的,说明此人是皇太极的妻子;顺治帝应称“皇太后”,是母亲;康熙帝则应称“太皇太后”,是祖母、奶奶。下面要说明的是,除了在特定时期和事件匕变动称谓外,一般依照顺治朝简称为“太后”或“孝庄”。此人是清东陵所有入葬者中辈分最高的一位。她的身份极其尊贵,对清王朝的贡献非常巨大,可以说劳逾半百,功助三朝。然而,清王朝却偏偏将其葬在了皇家陵园大门之外,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这便引出了清官入关十朝的第一件疑案——太后下嫁,或称“太后再醮”。
“孝庄文皇后”这个称谓中的“孝庄”为谥号,即帝后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的称号;后面还有十四个字很长很拗口的徽号,即“昭圣慈寿恭简安懿章庆敦惠温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文”是皇太极的谥号,有清一代,皇后之谥号皆随同皇帝之谥号,如皇太极庙谥号合为“太宗文皇帝。”于此可见,“孝庄文皇后”之称是昭西陵墓主人死后尊上的。皇太极在世时,其为妃;皇太极死后,其子福临继位为顺治帝,尊其为皇太后;顺治帝死后,其孙玄烨登基为康熙帝,晋其为太皇太后。从这称谓的阶段生变化中可以看出,所谓“太后下嫁”或“太后再醮”这件事,应当发生在顺治朝。
“下嫁”这个词,多用于地位、身份、家境高的女子嫁到低一等或几等的男家去。后来,它几乎成了公主出阁的专用语,凡皇帝的女儿结婚都称下嫁。的确,普天之下,论地位、身份、家境,谁还能超过皇帝之家呢?
皇帝的女儿下嫁在历朝历代屡见不鲜,而皇帝的母亲皇太后,天下万民的“国母”怎么可能和“下嫁”这个词相联系呢?“再醮”特指妇女再嫁。太后公然下嫁再醮,这在视改嫁为耻辱、把失贞当罪恶的中国封建社会,是难以想象的奇闻怪事,更是为那占统治地位的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时代精神与行为规范所绝对难以接受、难以容忍的丑行劣迹。在今人看来,也实在是有点太不可思议、太不成体统了,可谓千古奇闻。尽管太后下嫁给先皇之弟、今上之叔,功勋卓著、地位显赫的摄政王,这种嫂醮叔娶的几与乱伦无异的婚配发生在帝王之家,着实让皇子皇孙及天下臣民感到耻辱与羞愤。古来丧葬规制为帝后合葬,即使不能同穴,其陵墓也应当相邻相傍,如顺治朝,孝康章皇后与孝献端敬皇后的卒日与顺治帝“龙驭上宾”之日前后相间不久,两后随帝同葬孝陵地宫;孝惠章皇后卒于顺治帝死后五十六年,因封闭已久的孝陵地宫不可再行打开,便于孝陵东侧另建山陵入葬,就其方位定名为孝东陵。皇太极逝后四十三年,孝庄薨逝,依制应运送梓宫出关至盛京(今沈阳),在皇太极的昭陵旁建陵入葬,但或因生前有下嫁再醮之事,自绝于前夫,便不能柑葬昭陵而玷污先皇“万年吉地”。更或因后世天子皇胄对孝庄不守妇道、非礼非分之行端深恶痛绝,干脆将其埋在清东陵“风水墙”外,令其为子孙后代看守大门,日夜孤寂,风雨独捱,以示惩处。
如上所言,昭西陵几乎就是清皇室为这位太后着意修造的囚禁之所,至多也不过是个栖身的门房。鸟瞰陵区,这个联想似乎还是很恰当的,印证了“太后下嫁”之说。然而,追究设问一下,这是史实还是传说?是因事建陵还是因陵生事——是太后确有下嫁之事才修建了如此这般的昭西陵,还是因昭西陵位置独特才引动流传起“太后下嫁”之说呢?
当然,关于太后下嫁之说的论据,不止昭西陵建在“风水墙”外这一条,但这却是持此说者很重要很有力的一个例证。太后下嫁之说流传甚广,三百多年来,正史无法回避,野史极力渲染,专家各持己见,闻者莫衷一是,真可谓迷雾难辨,疑团费解。
在下认为,要想驱开迷雾看清此案之轮廓,首先应对所谓的醮娶双方一孝庄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的生平事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宫八大疑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石玉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400916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1
出版时间 2011-04-01
首版时间 2011-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440
CIP核字 2011020376
中图分类号 K249.06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259
165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6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