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尧臣壶传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涌现出了无数奇人异事,使中华文化更加璀璨夺目。宜兴紫砂艺术就是这种璀璨文化的奇妙章回。人造紫砂,紫砂亦在造人。这种文化互动催生了灿烂的中国紫砂艺术。在几百年紫砂艺术的嬗递过程中,名家辈出,代有高手,他们以其逸群的技艺,自由驰骋于艺术创造的天地,留下了一批批富有艺术魅力的名壶珍品。看到这些艺术珍品,我们不由感叹人类创造力的神奇。吕尧臣大师就是这个神奇人物之一。

目录

[序一]壶里有乾坤 郑欣淼/1

[序二]壶中日月长 大隐 陈绶祥/4

[楔子]水乡童年 寂寞花开/5

 [一]海棠壶 初试身手门/16

 [二]四方竹段壶 “只专不红”/21

 [三]绿化咖啡壶 擂台故事刀/30

 [四]风筝飘带 咬定山根/35

 (五]饥馑岁月 负重修行/38

 [六]小仿鼓壶 得而复失/44

 [七]竹炉茶具 锐意创新/52

 [八]西瓜壶 绞泥之先/54

 [九]银葵壶 纳福镶银/59

 [十]碧波茶具 心手合一/61

[十一]提花壶 惺惺相惜/64

[十二]御玺茶具 方器突破/68

[十三]得福壶 壶外情缘/71

[十四]矩式集器 全面出击/77

[十五]掇球壶 仿与放/94

[十六]小型竹节壶 壶迷故事之一/99

[十七]容天壶 料峭春寒/106

[十八]入林壶 何不飞去/109

[十九]天外天壶 醉陶有居/113

[二十]姊妹壶 绞泥新姿/119

[二十一]熊猫壶 风波又起/_125

[二十二]玉屏移山壶 诗情万里/132

[二十三]天际壶 大家风范/135

[二十四]相扑壶 壶迷故事之二/138

[二十五]贵妃系列 风声鹤唳门/143

[二十六]休闲系列 放飞怡情/150

[二十七]紫玉金砂系列 联袂佳话/155

[二十八]_一壶深情/169

 [后记]/172

后记

2004年金秋,一个沉甸甸的收获季节。  9月20日下午2时。金碧辉煌的北京饭店二楼。作为世界工商协会峰会活动之一的“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示拍卖会”,在数百位与会的国内外工商界、收藏界巨头的密切关注下,隆重地拉开了帷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的旷世壶艺精品《小石冷泉壶》,以力挫群雄之势,以六十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被上海“恒源祥”的一位老总拍走。由此开创了当代中国紫砂壶个人作品的最高记录。  这是中国紫砂的巨大荣耀,这是中国紫砂的空前成功。  历史将永远铭记那重重的一槌落下时的辉煌一瞬。  中央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中国文物报》、《收藏家》杂志以及专程前来的宜兴媒体记者,记录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场面。  大师的另一件精品《仙果茶具》,也以四十六万元被一位客商拍走。  收藏界在惊叹,紫砂界在震动。  专程赶来的中共宜兴市委副书记、丁蜀镇委书记邵亚群,中共宜兴市委常委、宜兴市副市长王敖盘,向吕尧臣大师表示热烈的祝贺。  会后,笔者采访了负责这次拍卖活动的中工美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富振洋先生。  在中国工艺美术品拍卖界具有较高声望的富先生认为,吕尧臣大师的《小石冷泉壶》的成功拍卖,是整个中国紫砂界的胜利。作为民族工艺瑰宝的紫砂艺术,这次走到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最前沿而独领风骚,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乃至轰动。可以说,吕大师的作品提升了整个中国紫砂的品位和身价。值得指出的是,在本次展示的九百多件包括玉器、瓷器、紫砂、国画、油画作品中,吕大师的《小石冷泉壶》也是最高的价格。历史上的紫砂价格从来没有超过景德镇瓷器,这一次却遥遥领先。包括蒋蓉、汪寅仙、谭泉海、鲍志强等大师的作品、吕俊杰等中青年紫砂高手的作品,这一次都创造了最高的价位。可以说,中国紫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中国紫砂的地位从此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它的深远意义,将被今后的历史所证明。  说到《小石冷泉壶》的艺术价值,富振洋先生认为,《小石冷泉壶》开创了紫砂作品体现中国文人画意境的先河,既具古典的雅致之美,又有现代的韵律之美。它蕴涵着东方哲学的理念,有着丰富的肌理语言。一壶五杯就像一部交响乐,每一个声部都浑然天成;妙在似与不似、抽象与具象之间。这一次吕大师的作品不仅是和景德镇的瓷器拼比实力,而且和齐白石、傅抱石、关山月、陆俨少、亚明等近当代国画大师的作品比肩,虽然紫砂作品和书画作品各有千秋,不可类比,但六十万元的价格为中国紫砂重新进行了定位。任何一个艺术领域必然产生它的领军人物,从上述意义来说,吕尧臣大师堪称是千呼万唤、当之无愧。  金秋九月,云淡天高。北京的朋友说,现在是北京一年四季中最好的季节。入夜,笔者和吕尧臣大师漫步在灯火璀璨的长安街上,一路交谈。晚风习习吹来,沁人肺腑的凉爽。笔者问大师,此时此刻,您想到了什么?  大师感慨地说,想得很多。我想到了师傅吴云根,他生活在一个不需要大师的时代;而我却遇上了紫砂的盛世。如果师傅知道我有今天,如果师傅知道中国紫砂能有今天,他该多高兴啊。  笔者若有所悟:紫砂盛世,靠的是几代大师薪火传递,众多名手合力打造,万千传人默默奉献;而吕大师半个多世纪的追求与奋斗,可谓千山独行、艺海征帆;在年满六十五岁的时候,他独占鳌头,为中国紫砂拿了一块金牌,拿了一个历史性的冠军。这看似偶然,实际蕴藏着巨大的必然。  滴水穿石当经百年,枫叶经霜才红得灿烂。  从春天到秋天,因为写作本书,我有幸和吕尧臣大师接触交流,进而成为忘年之交。大师性格中的古典与浪漫每每打动着我、鼓舞着我;大师创造的传世作品常常感染着我、熏陶着我。在一百多个耿耿难眠的长夜里,我穿行在浩如烟海的中国紫砂历史隧道中,漫游于五彩缤纷的紫砂艺术的长河里,感受大师的坎坷人生,领悟大师的独特风格。我终于明白,真正的独特是不可模仿的,它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它不是某些精心做出的姿态,而是贯穿作者全部作品的灵魂。毕生探索技巧的艺人,到技巧终于圆熟的时候,他的艺术生命也就行将结束了。这就是艺人的悲哀,也是艺人和艺术家的根本区别。而吕尧臣大师最可贵的就在于他前无古人的独特风貌和永远创新的理念。艺不惊人誓不休,这将是一切艺术家的至理箴言。  盛夏七月的一个凌晨,当我终于写完初稿的最后一笔,走到窗前作了一次深深的呼吸,全身有一种卸下千斤重担般的轻松。每天都在思念着终点并向终点进行着艰难的冲刺,当终点终于到来,我却对连续几个月的挑灯夜战产生了深深的眷恋。眺望着月明星稀的夜空,我突然感到,这样的一次精神之旅在我的创作生涯中是何等宝贵。  谢谢您,大师,是您的人格力量和豪放情怀给了我完成本书的强大动力。  感谢李铁映副委员长为本书题写了书名;故宫博物院郑欣淼院长、大隐陈绶祥教授为本书作序;王俊华兄作为特别顾问,为本书的创作和出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戴逸如老师热情地为本书的出版牵线搭桥,上海文艺出版社陈先法、丁元昌先生对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时顺华兄为本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细节和有益的观点;均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谢意。  行文仓促,又兼才疏学浅;对本书可能出现的谬误,敬请读者方家指正。            徐风          2004年9月25日

书评(媒体评论)

吕尧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相当突出的紫砂艺术大师。他天性聪颖,勤奋好学,对书画、戏曲、音乐等艺术门类的爱好,为他打下了浓厚的艺术修养基础。他一入门,即在师辈引领下,刻苦钻研,锲而不舍。他拟古而不泥古,推陈而不忘赓续。艺无止境,吕尧臣没有陶醉在大师这个耀眼的光环中,敢于不断否定自己,推陈出新,“衰年变法”,用神奇的紫砂语言.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紫砂艺术世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吕氏绞泥”,即把紫、红、黄、绿陶土绞在一起,形成变化无常的自然纹理而独创出了“吕氏绞泥”。         ——郑欣淼  吾兄,善陶壶者。受传承,秉天赋,勤研习,巧思索。中宫商、杂流羽,知平上去入,顺起承转合;喜书画、了镌镂.擅丹青翰墨,能铄金刻石。尤善为绞胎,纹合大道,视接千载,亘古未有也。其壶艺于泥之选治、于胎之抟造、于胚之捏塑、于饰之镌刻,皆无不精。尤在颈把之连接处、嘴流之过渡处、泥色之营造处,最显出匠心独具,卓而不凡。        ——大隐 陈绶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尧臣壶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27672
开本 其他
页数 1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5-01-01
首版时间 2005-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2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3
出版地 上海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0: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