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知识创造管理 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管理新模式
内容
作者简介
野中郁次郎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一桥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士院院士。1935年生于日本东京,1958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随后进入日本富士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工作。
曾先后任职于南山大学经营学部、防卫大学、北陆尖端科学技术研究生院大学。1997年,他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聘为“施乐知识学名誉教授”。
提出“知识创造理论”,是享誉世界的知识管理领域的权威,2017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终身成就奖”。
绀野登
经营信息学博士,多摩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庆应义塾大学研究生院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科特聘教授,Ecosyxlab株式会社董事长。
1954年生于日本东京,1978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建筑专业,曾就职于博报堂。目前兼任日本未来中心联盟及日本创新网络代表理事、日建设计顾问,旨在推动创新管理。
自30年前起开始研究设计与管理的融合之道,从知识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从事领导力培养、组织改革、研究所的场所设计等实践工作。
译者简介
马奈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硕士,曾公派留学日本国立千叶大学。中国翻译协会会员。出版译著多部,曾获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第八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译著类鼓励奖等4项省部级奖项。
刘会祯
青岛理工大学日语教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曾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8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日语)全国总决赛季军。
主题词
知识管理,知识创造,企业管理,德鲁克,创新,知识炼金术,管理的实践
目录
致中国读者 / VII
推荐序一 / XI
推荐序二 / XVII
译者序 / XXI
前 言 / XXV
序章 可持续的社会系统与管理 / 1
社会系统多元化引起的管理前提的变化 1
迈向重视共同体的管理 8
把市场当作动态的“发现性”场所 18
关乎日本振兴的管理的生命力 22
一条新途径:“场”的实践性管理方法 28
// 第 一部分 /39
知行合一的战略学
第 一章管理的实践性理论 41
战略与实践 42
管理中的实践智慧 48
知识创造管理法则① : 作为基本单位的身体间性 52
知识创造管理法则② : 实践性知识方法论 56
实践要点:以身体创造知识的能力 62
第二章知识的生态系统 67
用知识理解一切管理 68
市场:知识的生态系统 76
知识创造管理法则③:知识创造理论的系谱 84
实践要点:知识创造管理的可视化 98
第三章作为生活方式的战略 102
管理中主观意志的回归 103
战略中的目的论 108
以追求共同善为起点的战略形成 111
知识创造管理法则④:生存于叙事中 116
实践要点:叙事战略的案例 124
// 第二部分 /131
基于实践智慧的组织与领导力
第四章基于实践智慧的判断的方法论 133
实践智慧中的思维 134
决策不同于判断 140
知识创造管理法则⑤:实践三段论 142
实践要点:推理的训练 148
目的与伦理 151
第五章成为明智的领导者 153
明智与判断 154
分布式自治型领导力 160
知识创造管理法则⑥:实践智慧的循环 163
“群策群力”的方法 181
实践要点:反馈的力量 188
第六章由“场”创造组织 193
对于组织设计的前提条件的质疑 194
建立共情的组织 197
知识创造管理法则⑦ : 非树状结构的组织设计 208
实践要点:以“场”的实践驱动组织 216
以实践为中心的组织的案例 221
建立全球化人才开发的场 227
// 第三部分 /231
通过业务创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第七章知识资产和商业模式 233
知识创造管理的资产和利润 234
设计新的规则 240
知识创造管理法则⑧ : 关联性的设计 242
实践要点:设计研讨会 251
从商业模式设计到实践 255
第八章将技术融入社会的设计的知识 260
利用技术的管理 261
知识设计 273
知识创造管理法则⑨ : 融合市场知识和技术的知识设计 277
实践要点:“体验”的设计 281
多元化的设计方法 284
第九章信息之海,为我所用 289
网络导致的“失去的二十年” 290
以人为本的信息处理技术 299
创造“场”的网络技术 304
知识创造管理的视角:用于场创造的ICT 308
实践要点:与工作场所的融合 313
第十章作为市场的城市 321
不要通过物质资产掌握市场 322
城市型服务经济的兴起 333
实践的视角:未来中心与智能家居 338
建议:振兴市场经济的“企业共同体” 345
后记 知识创造管理的作用 / 359
术语表 / 367
参考文献 / 375
导语
“知识创造理论之父”野中郁次郎新作,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的实践”,清华大学陈劲教授、北京大学陈春花教授作序推荐;
原创性地提出了“知识创造管理”这一新管理模式,并给出了指导实践的管理法则和要点,帮助组织尤其是企业实现管理转型,提升其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能力,让企业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占据优势。
内容推荐
当下,我们正在从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向以知识为主体的经济转变,可是目前的管理学,特别是战略论和组织论,都以封闭的企业框架内部的模型为基础,分析性战略以及“战略与实践的分离”成为基本的思考过程,这一工业社会的管理范式业已失效,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呼唤新的管理范式。
《知识创造管理 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管理新模式》原创性地提出了知识创造管理这一管理范式,它不同于以有形资产为资源的、以竞争优势和追求利润为基点的管理及战略思维方式,而以组织的“知识创造过程”为中心,关注企业如何创造可复用、可传承的知识资产。书中各个章节围绕知识创造管理实践,就企业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分别阐述了“知识创造管理的视角”“指导实践的十大原则”和“实践中的要点”,力求帮助企业认清管理的发展趋势,及早调整管理思维及战略,以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阅读提示:
正文三个部分中的每一章都以工作指南的形式编排,具体分析知识创造管理法则,读者可根据阅读需要查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知识创造管理 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管理新模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野中郁次郎,绀野登
译者 马奈,刘会祯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532893
开本 小16开
页数 382
版次 01
装订 平装
字数 360千字
出版时间 2020-03
首版时间 2020-03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中文版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企业经营管理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4
丛书名
印张 26.000
印次 01
出版地 北京市
23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中国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4: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