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了全面研究和探讨。认为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瞄准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建立教学新模式,在创新中打造有颜值、有温度、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思政课,做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引领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创新的时代新人。
目录
第一章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概述
第一节 “互联网+”教育的风起云涌
第二节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
一、“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第二章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界定及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本质的历史溯源
二、中国共产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灌输理论的发展
三、明确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
一、“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二、“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第三章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第一节 创新“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一、构建信仰、信念、信心三位一体的理想信念体系
二、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的价值操守
三、建设以中国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网络精神家园
第二节 创新“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一、完善慕课教学平台建设
二、积极运用情境微课教学
三、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四、创设全时空网络育人环境
五、建立“互联网+”思政联盟
第四章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第一节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困境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一、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影响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
第五章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尊重人性之以人为本
二、跨界融合之思政联盟
三、创新驱动之德育革命
四、重塑结构之网络工程
五、生态开放之美美与共
六、连接一切之“三全”育人
第二节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资源挖掘法
二、协同教育法
三、线上线下混合法
四、沉浸体验法
五、融通协调法
第六章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途径
第一节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一、“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类型
二、“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设
第二节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以学生为本
二、双向教育
三、新媒体教育
四、拓展教育
五、顺应共生
六、“微思政”
七、“大思政”
八、有效监管
九、教育者的自我提升
第七章 基于超星泛雅的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第一节 思政慕课网络教学平台
一、设计理念
二、课程建设
第二节 思政慕课探索实践
一、项目特色:“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育心
二、2018年度河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三、思政微课脚本
第八章 “一体两翼”思政课翻转教学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一体两翼三端四连五位”思政课翻转教学
一、“一体两翼三端四连五位”思政课翻转教学模式
二、推出“7+7”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促学生全面成长
三、“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构建多元长效学习实践机制
第二节 李保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李保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二、李保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途径与思路
三、李保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效果与保障
第九章 “一平三端”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
第一节 “一体两翼”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
一、课程简介
二、教学内容
三、课题教学逻辑
四、拼图互助合作小组:微型剧主题活动
第二节 “一体两翼”线上线下混合教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二、教学要点
三、教学分配
四、参考文献
五、教学反思
第十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教学评价与效果
第一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教学评价
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联网+”教学效果
一、在线课程建设
二、检验效果
三、社会影响
第十一章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案例
一、养殖生态圈下的饲用酶制剂(节选)
二、绿环生物全降解保鲜膜(节选)
三、舒源双歧因子肠调灵(节选)
四、灵达保健型养殖(节选)
五、食康LAMP视频快速检测试剂盒(节选)
六、百生北方苦荞饮品(节选)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
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
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和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
发展的前景的同时也极大地加速了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进
程。今天的教育最需要的是用迭代和创新来思考,用“
互联网+”思维来推动,用信息技术来革新。翻转课堂
、慕课、微课、动画、动漫等已经成为时下人门普遍采
用的学习方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
2012年,为推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
教育部组织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
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
2020年,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
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
网络的全面覆盖。对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任
务进行了明确划分。基础教育信息化:重在缩小地区、
城乡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职
业教育信息化:重在加强数字校园建设,提升实践教学
水平。高等教育信息化:重在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
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
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继续教育信息化:重在推进网
络环境下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教育管理信息
化:重在整合信息资源,建设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和教
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
实现管理信息化,提升教育服务与监管能力。
《规划》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
水平显著提升。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信息
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
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
显现。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中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互联网+”成为助力经济、促进改革、
惠及民生的重要方式,更多传统行业通过O2O拥抱互联
网。人工智能的崛起,加速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落地。
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
、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
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有
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创新的时代新人,是中国教育
者共同的责任,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对大数
据时代、“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挑战的必然
选择。
在这样的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网络化的背景下,
2015年,《河北农业大学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工程实施
方案(试行)》启动,学校于2016年开展了基于“翻转
课堂”教学模式的SPOC课程建设项目立项工作,项目建
设时间为2-3年。李亚青负责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课程作为首批建设课程立项,2019年经河北农业
大学专家组鉴定验收该课程翻转课堂实施为优秀。从
2016级大学一年级学生开始,为更好地实施翻转教学和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创造性,《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课程成立翻转课堂教学工作室和明德工作
室。翻转课堂教学工作室是为了方便教师和研究生助教
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翻转教学,包括资料检索与汇
总、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研讨、教学效果保障、考试测评、教学反思
等各个环节。明德工作室是团队教师带着部分精英本科
生一起录制与课程相关性强、富有感染力的案例教学视
频、微电影、动画、动漫视频等。通过全面分析学情、
创新教学设计、知识点拆分、线上线下对接、课前课中
课后串联,在依托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搭建了课程网
络学习平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德
育理论与实践》、《考研政治》)的基础上,通过四年
教学实践积累逐渐探索出“一体、两翼、三端、四连、
五位”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基于该模式申报
的教学成果《 “一体、两翼、三端、四连、五位” 思
政课“互联网+”教学实践探索》获2019年河北农业大
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育
人育心实践探索》获2019年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8年3月李亚青主持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被河北省教育厅立项为河北省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
程目前正在结项验收。2019年12月李亚青负责的《思想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被河北农业大学立项为首批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并被河北省教育厅推荐参评国
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评选。2019年李亚青作为
主讲教师参与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被河北
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同年底该课程
也被立项为河北农业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2019年12月份周燕负责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被河
北省教育厅推荐参评国家级实践一流课程评选。
2014年以来笔者关注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
,专注于“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导语
本书对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和指导意义。全书视角独特,内容丰富,逻辑性强,论述得当,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亚青//周燕//王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071376
开本 16开
页数 19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20-10-01
首版时间 2020-10-01
印刷时间 202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其他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26
CIP核字 2020161201
中图分类号 G641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