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棠城的晚春
内容
编辑推荐

由朱益发和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重庆读书月活动办副主任雷平合作编写的《棠城的晚春》以解放前的荣昌为大背景,融合荣昌多种文化元素,以细致的笔调,描绘了1948年,以黄湖、渝大金为代表的中共地下党人,奋不顾身,与反动派誓死抵抗的情景。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朱益发和雷平编写的长篇历史小说《棠城的晚春》。《棠城的晚春》的内容简介如下:

1948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国的炮声震开了西南的大门。盘踞在重庆的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万分,制造了惊人的白色恐怖。由于叛徒出卖,大批地下党员遭受逮捕残杀。以黄湖、渝大金为代表的地下党人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和凶恶,拾起烈士的事业,踏着先烈的血迹,按照中共上海局的指示,重新组建川东地下党,成立华蓥山游击纵队,发动川东地区农民暴动。在国统区,一批“白皮红心”的基层政权首领策应下,完成了牵制国民党正规部队,减轻人民解放军正面压力的任务,为解放大西南做出了贡献。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试读章节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渝大金结束板书,转过身来面对同学们说,还习惯性地把两手往讲台上拍了拍,发出轻微的响声。

教室里顿时停止了嗡嗡嗡的读书声。

同学们抬起头来,望着讲台前面的渝大金。

“王惠同学,你把今天学的课文背一遍。”

随着渝大金的喊声,第三排中部的一位女同学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背后,两眼平视前方,朗声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坐下。”随后,渝大金又叫了几位同学背诵,大家的表现都让他满意。

“下面,我来讲解课文的意思。”渝大金用教鞭指着黑板,抑扬顿挫地演讲:“今天课文讲的是,国家想要兴旺,必定要看重老师;看重老师,就能保持规则制度。国家要衰败,必定轻贱老师;轻贱老师,人们就会放纵。人们放纵自己,规则制度就会被破坏……”

“当当当……”

工友拉响了歪脖槐树上的吊钟。

“下课。”

“起立!”值日喊响了口令。

“老师再见!”同学们站立致礼。

“同学们再见!”渝大金回应着,一边收拾教案。然后夹着教案,走出教室,来到自己的宿舍。

渝大金放下教案,径直朝厨房走去。

这是当天的最后一节课。

虽然是一所大学,教师们仍然需要自己做饭。这里毕竟只是个县城,不过能烧上原煤。已经算是很卫生了。

渝大金到荣昌四川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院做国文教师已经两年了,这是一所为推广荣昌猪而配套的技术学院。

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年,中国共产党估计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将不能容忍共产党继续与他们在同一口锅里舀饭吃,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从各个方面及早进行准备。

果然,几个月后国共两党摩擦升级,重庆被白色恐怖笼罩得严严实实。根据共产党“隐蔽精干,等待时机”的方针,渝大金和几位地下党骨干,从重庆撤离到这交通不太方便,信息比较闭塞而出脚又比较便捷的荣昌县城,干起了教书育人的事。

这里是外地在重庆地区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之一,归四川省管,学生人数不多。

这所大学是轮班做饭,今天刚好轮到渝大金。

其实,专职做饭有工友,教师轮班仅仅是称称米、洗洗菜、帮帮厨师而已。当然,主要是监督厨房,饭菜不可短斤少两,燃料不得生脚走路。

吃过晚饭,渝大金在学校操场散步,还与几个同学玩了一会儿篮球,他是想让自己消耗些体力,极度劳累疲倦之后才好睡觉。

最近,他觉得有些不对劲,心烦意躁,莫名其妙地心口堵塞,胸闷发慌,做事不能完全集中精力。

晚上,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直静静地数着出栏的白羊,一只……,两只……,三只……还是不能入睡。

作为一个职业革命者,不能轰轰烈烈地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窝在这里“隐蔽潜伏、等待时机”,犹如困兽,欲斗不能。

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似乎一些不利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渝大金,一米七几的个头,魁梧强健的体魄,仪表堂堂,天生一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相。精明强干,面孔轮廓分明,有着冷静的头脑。从他明快清新的语言里,能听出他严谨的思维和很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渝大金1918年出生在四川酉阳(现为重庆)一个中等地主家庭,自幼听到当地民众口口相传同乡革命先辈赵世炎的许多推翻旧制度的革命故事。他十分崇拜赵世炎的革命行为,受其影响,倾向革命。1933年到成都建国中学读高中,1934年考入四川大学法学院政治经济系,后来又转到国学系就读。抗日战争前夕,渝大金参加了中共四川大学党组织发起的“声援东北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实行民主救亡”的运动,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四川大学中共党组织负责人、中共川康特委青年委员会负责人。1938年被派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担任晋绥边区一个县的县委书记兼游击队政委。1945年渝大金光荣地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亲耳聆听过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刘少奇副主席、朱德总司令及彭德怀副总司令的演讲报告。1945年秋,党组织决定让渝大金回四川工作。他便从延安搭乘美军观察组的飞机到重庆,秘密进人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红岩村。小住几日后,便被中共中央南方局派往荣昌县,以大学教师的职业为掩护,“隐蔽待机”。

荣昌四川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院,是中共地下党的一个联络站。校董事长游兆昌是一位开明绅士,他思想进步,倾向革命,同情共产党。荣昌四川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院虽然是省政府直接管理的学校,但并没有建在县城的核心地段,而是坐落在县城的北面3—5公里处。这是一座院落式建筑,大门朝东,直接面对县城。

从学院到县城必须经过一片广阔的水田,县城里来学院的人一出城就全景式地展示在师生的视野之内。

学院背面紧邻着一个小山包,上面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平日里鸟语花香,繁荣丰富,是同学们考试前背诵课文和做题复习的好去处。站在山包望县城也是一览无遗。

地下党选择这个地方作为“隐蔽精干”之处还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一般而言,只有山包离学校近处的边缘才人丁忙碌,山包的深处却很少有人前往。

森林再往深处就是鸦屿山了。

P4-6

序言

荣昌,旧称棠城,是“海棠香国”的地方。

相传,每到阳春三’月,这里的海棠便枝繁叶茂,花开得分外娇艳。

放眼望去,赤橙黄绿,姹紫嫣红;闭眼轻闻,沁人心脾,香飘四溢……

人们都说,海棠是有灵气的。

每到初秋,硕果累累的一树树海棠,压得枝杈摇曳,常常引得当地土人男欢女歌地背着大筐小篓忙着采集,然后制作成供奉神灵、善待贵客的美味佳肴。

到了唐朝一个大雪纷飞的寒冬,一位皇帝带着后宫佳丽和众梨园弟子临幸昌州府海棠园踏歌取悦,随驾之处“轻风十里昌州路,笙歌雁舞脂粉浓”。

群姬欢愉。

她们或弹琴吹箫,或吟诗作画,一个个兴高采烈。

唯独新近入宫的宠妃“昌君”紧蹙娥眉、凤眼无神。

为博爱妃一笑,皇帝百般捧逗,讲了许多笑话。

底下随从更是煞费苦心,十八般武艺样样试过,最后尽逗得自己捧腹大笑,却见“昌君”依旧铁颜不开。

皇帝愁了,爱妃啊,你怎么就是不笑呢?

此时白雪厚裹海棠枝,青云罩山轻风扫。

忽听有人献计说,如果在这天寒地冻之时能让海棠生出青枝绿叶开满艳丽鲜花,宠妃必然会眉目舒展,凤眼传情,释怀解颜。

为博得“昌州妃”欢心,皇帝连下九道金牌速速召来土地神和林官,问他们怎么才能让海棠在寒冬里生绿吐艳。

林官面露难色:“我等无能,只有海棠仙姑才能做到。”

皇帝一听:“那就叫她马上开花。”

可时节之景哪能逆天时而孤行呢?

海棠仙姑坚辞不从。

皇帝龙颜大怒,下令:“严刑逼就。”

于是烈火煅烧、泼辣椒水、灌碱水汤,各种酷刑悉数使出,非得要海棠开出鲜花不可!

海棠仙姑含屈受侮,宁为玉碎,也不愿顺从暴君,因此,她受尽了人间折磨。

皇帝还放下狠话,如若敬酒不吃吃罚酒的话,将诛灭十门,斩草除根,让海棠永无生还之日。

慑于淫威,为了保护家族,保护孩子,仙姑悄悄扔掉香囊抛去果实之后,方才全力绽开。

顿时,皑皑白雪之中,一抹火红鲜亮刺眼。

昌妃笑了。

龙颜悦了。

但是,海棠废了,从此有艳无香,有花无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群有一方情。

荣昌这个“海棠香国”正像传说中的海棠仙姑一样,历尽沧桑磨难却依旧性格倔强,这里孕育了人们世世代代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天性。

从上个世纪初期开始,这“海棠香国”里的中共地下党的党员们,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为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仰而奋斗。

他们历经风风雨雨,演绎出一幕又一幕悲壮的革命斗争大剧。

据中共荣昌县的党史资料介绍,1923年,荣昌就有了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们到处散发告农民书,号召老百姓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提出反对封建主义的口号。

1927年,中共在荣昌组建了第一个党支部,号召工人组织工会,号召农民组织农协会共同抗击英帝国主义。  1929年,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委军委书记罗世文到荣昌举办党员训练班;一些进步青年筹组了屠帮大会;开明绅士变卖家产为农协会提供经费,筹集枪支,购买武器,准备武装斗争。

1930年,中共党员们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之日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号召“工农兵团结起来加入红军,打倒东家、粮户、长官,推翻国民党政府,建立全国苏维埃政权”。

1938年、1939年,中共在荣昌的党组织创办了宣传抗日救亡的进步书刊,团结进步青年,成立读书会,积极推动抗日救亡运动,输送进步青年到陕北延安学习。

1945年,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面向农村,发动群众,开展统一战线,大力发展党的组织,准备武装斗争。

1947年以后……中共荣昌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从人力、物力、后勤各个方面支援和策应华蓥山共产党游击队的武装起义,建立和发展党领导的进步群众组织,在广大农村以抗丁、抗粮、抗税、反饥饿等形式积极开展斗争,迎接人民解放军的到来……

然而,黎明之前的黑暗总是那么难熬。1949年的那个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晚,荣昌人民望眼欲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棠城的晚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益发//雷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44404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5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36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2:49:10